1、循环经济成为第一战略性新兴产业
循环经济是将传统的从资源到产品再到废弃这一线性过程,通过废弃物的再生利用,变成一个循环型过程,其理论基础是产业生态学。美国Thomas Graedel教授和B. R. Allenby博士根据其在贝尔实验室的长期研究和实践,撰写了《产业生态学》。产业生态学理论认为,工业生产过程与生物的新陈代谢过程一样,都是一个吸收原料、能源并将其转化为产品的过程,因而,就可以利用生物学中的相关理论来指导产业的发展,最终使得产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闭路循环性就是利用了这一理论,证明使用后的废弃物仍可具有价值,产业生态系统的价值流不是单向的,而是一个闭路循环系统。经济的发展是实现可持续要求的必要条件。环保循环设备就是将废蚀刻液系统内的成分经过多级萃取变为全部有价值的资源,再次循环利用,全面提高了电路板企业产业生态系统的整体经济效益。所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第一位的就是节能环保的循环经济产业。
2、 《环评法》与循环经济没有衔接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没有规定循环经济产业项目和设备如何适应,环保设备是后来在生产企业设备上做个连接,这种两套不同设备同时运行情况属于什么,显然,应该将法律制度体系予以统一化。
《环评法》中的分类管理对象和范围确定也很笼统,这就造成很多环保政府部门对《环评法》理解的片面性和适用上的不恰当,将环保高技术设备当作一般的设施对待而要求进行复杂的环评审批。很多环保部门机械片面地认为:只要防污措施有重大变化就必须进行环评审批,而不管是好变化还是坏变化,也不管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变化,显然这种观念是违反科学发展观的。
3、 电路板企业得到环保和经济的双收益
企业自己搞技术发明,自己投资生产环保设备,自己安装并提供技术服务,投资压力和经营压力都由自己承担,而在电路板生产企业还可以从回收的铜中得到经济收益,达到了清洁生产和环保的目的。
4、 制度缺陷与滥用行政权的后果
对纯粹市场行为的过多干预是没有任何必要的,因为过多干预部分的行为降低了效率,这就给企业增添大量没必要的负担,增加了没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支出,而企业的高效率将给消费者带来好处。所以,这种低效率不仅浪费了整个社会资源,而且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对环保设备再次做环评审批是毫无价值的重复工作,这又浪费了政府大量的人力、物力,浪费了纳税人的税收,毫无意义地增加了政府的工作量。环评审批是基于可能产生不良的环境影响和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建设项目,才实行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60天的审批管理,而企业就要为此付出大约4个月的准备和协调时间,还需要很多时间和人力来与政府环保部门进行沟通和安排。环评报告编制费还需要几万—几十万元。这就给环保设备企业和电路板生产企业都造成巨大损害和经济损失。
我国电路板生产占全球30%以上,并以每年约13%的速度增长。如果行政审批程序的繁琐复杂,电路板企业而不愿意采用环保设备,却宁可采用原来的污染性处理方法。如果每安装一台设备就要环评审批一次,一年生产安装500台设备,就要环评审批500次,那么,所耗费的时间就是:2个月X 500=1000个月。显然,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和间接损失,对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来说是巨大的障碍和损害。这样就大大阻碍了创新技术设备的应用和推广,这本身就违背了国务院要求政府加大支持力度的指示,也违背了《循环经济促进法》和《环评法》的立法精神。给节能减排创新企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了损害。
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重要推动力的绿色经济,它不仅是一个技术创新以解决资源短缺限制的过程,更是整个社会结构性转型过程,对于我国而言更是需要全方位转型的挑战,这首先包括思想观念、制度环境、政府管理等硬性因素的转型。企业是节能减排和发展绿色经济的主体,如果没有对绿色产品、节能、可再生能源、技术进步、减排技术的制度安排和鼓励支持政策,那么,我国企业的竞争力在全球低碳经济的大市场上就会是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