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要注重牵住牛鼻子 牵住价格的牛鼻子



 都说收藏黄金可以增值,买房子可以对抗货币贬值,但综观白酒行业的发展历史,如果您真有点闲钱的话,您会发现,收藏茅台、五粮液才是真正的保值、增值之道。黄金的价格从以前的几十元每克上涨到现在的300多元每克,不过五六倍而已,跟房价的上涨速度没有什么不同。而茅台、五粮液的价格从以前的几元、几十元每瓶上涨到现在的过千元每瓶,上涨的速度达到了几十、上百倍,而且茅台、五粮液的陈酒(几十年前的黄金放在现在还是那个黄金,其本身除了市场的正常溢价并没有上涨),也就是您几十前的茅台、五粮液现在拿出来除了市场本身的溢价外,因为年代的久远,他的售价可以达到几万、几十万元一瓶,它比人们通常意义上的房子、黄金不知道贵了多少倍?

  我们今天探讨的是白酒行业本身的市场价格趋势,不说其收藏价值。白酒行业的价格规律在中国还真是有点中国特色,那就是中国人对价格最贵的白酒总是情有独钟。茅台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之日起就被周总理确定为“国宴招待酒”,一举成为卖得最贵的白酒。改革开放后,五粮液抢抓机遇,率先玩起了价格牌,也成了与茅台齐名的白酒老大。九十年代初,湖南的酒鬼酒借黄永玉大师的签名,推出了当时号称白酒行业最贵的白酒,风头一时盖过茅台、五粮液,也成就了酒鬼酒目前为止最为辉煌的一段历史。后面的水井坊、国窖1573所使用的手段如出一辙,均是抓住了茅台、五粮液打盹的机会,率先在价格上做起了文章并得到了坚持,始有今日之地位。

  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酒鬼也好、水井坊也好,抓住了机会不代表其总是能够把握机会,战略眼光的缺失,使他们在五粮液、茅台交替上涨价格的过程中迷失了自己的方向,死守刚开始时的价格,害怕失去暂时的销售,也导致了曾经的消费者对他的抛弃。今天的国窖再次用行动证明,只有追随或者主动挑起价格的风向标,您在行业的主导地位才不会被别人超越。茅台在2010年的价格越过了千元大关,紧随其后,五粮液、国窖进行了跟进,而水井坊这次却主动放弃了机会,从现在的行情和趋势来看,国窖的跟进策略又一次选对了,市场在经过短暂的阵痛后重新恢复了元气,而水井坊虽然保持了一时的销售,但未来的落伍已经不可避免。

  为什么价格对于白酒行业来说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呢?价格在白酒行业究竟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地位?下面我们就一一道来。

  一、 消费趋势上移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迅猛发展,各行各业的价格都有了上升,白酒自然也不能例外。在南方市场,因为经济困境,家庭条件也不允许,许多家庭就延续古老的自酿米酒习俗,家家户户酿米酒,现在的南方市场还是有这样的家庭、这样的市场,但很多市场已经转变自酿米酒的习俗,转而购买市面上的产品,也顺便拉升了价格。

  同样的道理,随着收入的增加和社会交往的增多,当有人用200元每瓶的酒招待来宾时,其他的人自然不甘落后,这样200元每瓶的酒在当地就成了潮流。一旦有人打破规则选择用300元每瓶的酒做招待用酒时,风向标一段时间后又会改变。而社会的发展只会促使消费趋势不断上移,对应的白酒价格只有跟随上移来满足消费的内在需求。

  当然,消费趋势上移不代表选择的单一化,不是说只有茅台才能代表价值,只要您的酒在当地得到大多数人的价值认可您就成功了,毕竟以茅台的产量不可能满足大部分人的需求。因此,消费趋势的上移同样造就了众多品牌的价格拉升,也给到了消费者多样化的选择。

  二、 满足消费者的价值需求。

  喝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喝什么最能让客人满意,这就是现在的商务应酬现实。如果您能够将一款光瓶酒做出价值感,哪怕这款光瓶酒比市面上所有的光瓶酒价格都高出几倍,消费者也会买您的帐。加入您仅仅是将一款产品标高价格,而不去做一些对应价值感事情,这款产品仍然会无人问津。所以,标高价格是一回事,消费者是否买账是一回事;但标高价格是体现价值感的第一步在白酒行业来说应该没有人反对,关键是看后续的价值感工作做得怎么样才能判断这款产品是否会成为当地消费者的选择。

我们新推出了一款典藏产品,卖价1280元每瓶(500ml装),售价与茅台接近,刚上市时,部分市场借助小型品鉴会的推广取得了一定的销售业绩,表面看来势还是可以。最近到一个市场出差,看到经销商货架上也摆放了这款产品就随便问了问经销商,该产品上市后的反应怎么样?经销商的回答让我非常震惊,说是因为没有找到这款产品的卖点,不知道我们卖1280元每瓶的理由是什么?支撑点在哪里?所以他一直不敢开小型品鉴会,害怕消费者问这个问题时无法回答。

  因此,满足消费者的价值需求不是喊口号,不是因为茅台卖1380元每瓶了,我们就要卖1280元每瓶,这不是高价的理由。只要您的卖点令消费者信服,我们哪怕卖2800元每瓶也是有消费者选择的。当我把为什么卖1280元每瓶的理由及其产品卖点告诉那位经销商后,经销商的信心才陡然增加,表达了马上开品鉴会的意愿。 |!---page split---| 三、 小幅平涨好过大幅快涨。

  提价的幅度以多少为宜?不同的品牌和企业给出的答案不一样,最关键的是看品牌影响力和企业对市场的掌控程度。对全国性品牌来说,提价幅度的大小决定于企业对市场的理解,一边是要求价格猛涨,一边害怕销售下滑丢失市场,放给市场的货物不加控制,这样的提价注定是失败或者不成功的。借涨价之名行压货之实,许多品牌的这种做法最终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记得前几年五粮液借换装的机会一次性将出厂价格提升100元每瓶,而对应的茅台仅仅提升20元每瓶,提升100元每瓶的五粮液尽管当时的品牌影响力高于茅台,但因为市面上货物过多,价格真正达标也花了近两年的时间,而这期间茅台又提了两次价,与五粮液一次性提升100元每瓶差不多,但茅台的市场负面影响却小了很多。如果大家细心观察的话,还有一个现象很有意思,茅台每次提价时总是其终端价格已经预先提升好几个月了,茅台的出厂价才会应声上调;而五粮液总是先提升出厂价再倒逼市场提升卖价,也就出现了五粮液发文明令禁止经销商不能低于某某价格销售,而茅台却总是发文禁止经销商不能高于某某价格销售。提价水平的高低以及市场的影响仅此就可以看出来了。

  对于地方品牌来说,品牌影响力本能就没有茅台、五粮液高,您不去选择茅台的小幅平涨,而去选择五粮液的大幅快涨,您得到的结果自然比五粮液还要差。尤其是地方品牌的提价更加让终端价格先行,不能为了提价而提价,更不能害怕一时的销售影响搞虚假提价,这种提价对品牌的杀伤力非常大。

  四、 借助产品升级提价。

  每次提价时都对产品外包装或者瓶型做一些小小的改动,但这些改动不要破坏产品本身的传承性,要让消费者觉得产品有了改动、有了升级,但又要让消费者觉得看起来跟以前的产品区别不是很大,在这种情况下,适当提升产品的价格,采用小幅平涨的方式,消费者一般都不会排斥。地方品牌运用这种方式提价比盲目拉升价格的方式要好,劲酒的每次提价非常好地运用了这种方式,表面看来每次改动不大,但对比前几次来看,现在产品的改动又有了很大的改观。

  地方品牌在抢占市场时往往采取挤压的方式做市场,堆积在市场上的货物一时半会还真难消化完,如果贸然提价又要承担半年没有销售或者销售下滑的压力,一般的企业和营销总监都是抗不住这种压力的。而采用产品升级的方式提升价格对市场的影响要小很多,尤其是来自销售的压力更加小,因此更符合地方品牌的需求。

  五、 运用新产品提价。

  这种方式一般人都理解,我的产品在这个主流市场上只卖200元每瓶,我如果要去抢占300~500元每瓶的价格区间市场,这个时候就要靠开发新产品(或新品牌)去挤占,而不是对现有的200元每瓶的产品直接提价到300~500元每瓶来抢市场。

  我们有一款15年的产品,刚上市时卖价与茅台、五粮液相差不大,在地方上也赢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因为没有跟上五粮液、茅台提价的趟,时至今日仍然在300元每瓶左右徘徊,比剑南春还不如,而今天的茅台、五粮液已经越过1000元每瓶的大关,差距之大可以想见。如果我们因为曾经与茅台、五粮液同价就盲目提升价格,靠现有的产品追赶茅台、五粮液的步伐,不要说永远追不上,恐怕这辈子是没有希望了。怎么办?学习水井坊、国窖的做法,靠推出新产品(新品牌)来提升价格,挤占新的市场区间,因此,卖价接近茅台的典藏产品就这样推了出来,消费者的反响很好,对现有主销产品也没有影响。洋河的崛起也是沾了这个光,没有蓝色经典系列的崛起,洋河恐怕还在为生存问题奋斗。

  运用新产品提价要研究透彻所在市场的黄金价格带,做好充足的市场调研,更要有坚持两三年的决心和耐心。现在的高端产品推广要一举成功,这种可能性已经微乎其微,更多的是要有打硬仗的心理准备。

  六、 对主销产品提价。

  地方品牌还能够成为当地的强势地方品牌,一般都有一、两款支撑企业发展的主力产品,对这样的主力产品如果不提价,就会丧失消费趋势上移的大好机会,也会让产品变得没有生命力,企业本身丧失活力。

  主销产品提价就要像茅台那样,哪怕产品本身不做任何改动,价格的提升也要推行,只是作为地方品牌来说,您的价格提升没有茅台的幅度那么大而已,但不提肯定不行。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已经超过了世界上任何一个人的预期,这种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的消费趋势上移是任何一个国家和经济体都不能比拟的,我们不做好主销产品的提价还要谁来做呢?

  主销产品提价一定要遵循终端价格先提的提价原则,不要做提升出厂价倒逼终端价上移的蠢事。而主销产品的控货销售手段在平时就要推行,不能等到提价时再控货,这样的话一旦提价,市场的恢复期相当快,对销售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劲酒的操作在这方面给我们树立了典范,也因此,劲酒的每次提价市场波动都不大,不像椰岛那样,提价时雷声很大,提价后市场的价格上涨很有限,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不是椰岛的品牌力不行,而是椰岛属于典型的对货物不加控制的操作手法所致。

  做促销的最好方式就是涨价,做营销的最高境界就是缺货。凭什么涨价?凭什么缺货?就要靠我们的品牌力、靠我们的市场基础工作来实现。涨价很容易,涨价后面的营销真功夫却不是那么容易。要想玩转市场上的价格魔方,除了弄懂产品为什么能够涨价的原理外,更重要的是要为涨价的产品储备足够的品牌势能,这样的涨价才会顺理成章、才会成功。

 又要注重牵住牛鼻子 牵住价格的牛鼻子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71377.html

更多阅读

不同价格的茅台酒,区别在哪里? 做网站价格不同区别

目前茅台集团出品的白酒有多种,价格从百元到千元不等,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同是茅台酒,价格却不一样呢?不同价格的茅台酱香美酒,到底区别在哪里?神奇的“酱香密码” 据了解,茅台酱香酒由三种酒调制而成,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原浆酒勾兑原浆酒。

四川理工学院又要换马甲 四川理工学院汇南校区

欣闻四川理工学院又要更名了,我顿时兴趣倍增,这个以前叫四川轻化工学院的高校更名为四川理工学院还不到8年吧!现在又开始要换马甲了?难道觉得四川理工学院这个名字还对不起自己这个二本学校的名称。一个高校的名字应该是持久的,有文化传

教研员要做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引领者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教研员要做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引领者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各级教研室的学科教研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研员的存在是中国特色,教研员不是教育官员,不是一线教师的领导,其本身就是一个教师,一个由教学实践转为教学研究的教师,一个源

声明:《又要注重牵住牛鼻子 牵住价格的牛鼻子》为网友小小少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