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化企业大流通模式操作弊端无庸赘述,本文主要探讨大流通日化企业实现营销模式转型的路径。
一、营销模式转型目标
日化企业大流通操作模式要转型为什么样的营销模式?务在“精耕细作,精兵强企”。
二、营销模式转型路径
“行其道,道可致也”,大流通日化企业欲实现营销模式转型,必外联诸侯、内修管理。其中“外联诸侯”是指外部与经销商结盟,以小博大;“内修管理”包括两个方面:第一,营销系统内部,通过“教戒为先”,实现“兵贵精,不贵多”,第二,对研产供销协同实施严格考成(核),从而实现“精耕细作、精兵强企”之转型目标。
转型应循序渐进,具体路径包括五大步骤:动员——准备——试点——复制——组织变革。
步骤(一)进行模式转型思想动员
在企业内部重点解决“该不该做、能不能做、愿不愿做”的问题,应经过深入动员,统一思想,做到“上下同欲”。
步骤(二)做好模式转型准备
1.进行结盟经销商的组织准备——设计“助销体系”
相关资料统计,全国有地级市283个、县级市374个、1636个县,实现精耕细作,如企业只是尽己之力,是万万不能的。古圣先贤讲“力不敌众,智不尽物”,上上的企业首先应尽经销商之力,才能以小博大、精兵简治。
那么企业应如何尽经销商之力?消费品行业有以下实践:
其一,步步高模式,厂家几乎没有业务员,经销商是步步高的股东(关于经销商入股,蒙牛也有类似做法),段永平带着经销商一起做生意,一起炒股,超越了生意关系,经销商建立了强大的销售团队,守着“本分”,尽心竭力。其二,美的、格力与经销商的合资公司模式,美的业务员到合资公司做职业经理人,有干股,该模式在白酒行业被借鉴。其三,娃哈哈的联销体模式。其四,宝洁的助销模式。对于国内大多数快消品企业而言,宝洁的助销模式更具有现实意义。
助销体系的实质在于厂家的基层销售组织(类似于“党代表”)建立在经销商上。建立助销体系,成为营销模式转型的关键组织问题所在,也是能够做到“精兵强企”的基础所在。
2.进行新模式下的战术准备
古之兵圣讲“人常死其所不能,败其所不便”(常常由于缺乏作战技能而战死,由于战法不熟练而失败),新模式下市场操作通常会遇到以下困难:
难点:
没有操作套路、标准和方法,几个月时间,搞不清楚,弄不明白。
对策:
新模式下的市场操作完全有套路可循,业界总结成“六渠四曲”。“六渠(道)”是指经销商、分销商、大店(KA)、化妆品连锁、中店、小店,“四(步)曲”是指调研、规划布局、开发、维护。
在进行精耕市场的战术准备时,应组织企业精英对以往市场操作经验进行提炼,形成《葵花宝典》,精髓包括:
(1)市场调研“两表一图”(网点与经销商档案表、网点与经销商拜访表、经销商与网点分布图)。
(2)经销商和分销商布局策略的“渠道再造”,即如何通过分田到户、划渠而治、鼎足而立等手段,实现“立体渠道”之布局。
(3)网点布局应重点掌握利用“商圈规划”之方法,打造商圈内网点的立体布局。
(4)商圈开发的战术方法应掌握:选准突破商圈,利用“小群多路”,运用“点面结合式”与“定点爆破式”方法进行有效突破。重点商圈突破中,灵活使用类似于“独孤九剑”、“降龙十八掌”等策术达成商圈与门店开发目标与建设的基本标准。
(5)掌握商圈维护的基本手段:定人员、定车辆、定线路、定网点、定周期、定指标、定标准、定考核等等。
对以上市场操作套路预先提炼,启动市场前深入培训,使人人用其所能,行其所便。
3.做好建立省级管理平台的准备
篇幅所限,不再讨论。
4.做好后勤保障准备
古语道“预则立”、“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新模式试点启动前的后勤保障是一项计划性强且庞杂、琐碎的工作,篇幅所限,不再讨论。|!---page split---| 步骤(三)新模式试点
试点一般要选基础好又具有典型意义区域,如选一个省的几个地级市或全省,试点时间一般在三个月,达成四个目标:
第一,树立市场样板,第二,检验新模式,第三,新模式提炼,第四,为复制市场培训骨干。
前面准备工作到位后,即可择机启动试点市场。如果按部就班,试点推进应该水到渠成,可“知易行难”,问题还是会出现。
难点:
1.试点无法破局。
2.试点风生水起,但缺乏提炼成果。
3.试点没有为复制市场培训必要的骨干。
对策:
1.试点无法破局
在试点市场选择正确的前提下,首先,检核试点的领导与组织工作是否到位?其次,检核试点城市助销体系是否建立,骨干与基层销售人员配置、培训、基础管理、各项市场资源配置是否到位?第三,检核试点市场启动计划是否制定,渠道再造是否完成,商圈有无规划,突破点是否找到……如果都已到位,最后要关注:试点骨干是否整天呆在办公室里发号施令,光说不练,试点前制定的各项战术动作是否亲自带队去落地?
2.提炼成果不到位
这是组织问题,应将提炼计划作为一项重点工作贯穿于整个试点过程中。根据每个地级市场特点,结合预定的《葵花宝典》,将提炼内容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分解到每一个区域的负责骨干,要求结合实际对《葵花宝典》相关内容进行验证、修正、补充、完善,并对提炼成果及时予以检核、组织讨论与推广,最终通过市场实操形成指导市场复制的《九阴真经》。
3.最后问题属于计划问题。为复制市场培训的骨干可以全程参与试点,亦可分阶段赴试点市场实习并参加考试。
步骤(四)新模式复制
试点结束后,应根据试点成效,结合企业与市场实际,采取“集中滚动、先易后难”的方式进行复制。企业在复制新模式时内外条件会发生一定变化,可能遇到以下困难:
难点:
1.新模式在全国市场整体切换,管理失控。
2.新品上市并涨价。复制之时,适值新品上市,市场面临新老产品交替,同时为消化导入精耕模式增加的营销费用,企业借新品上市涨价,由此增加了复制市场导入新模式的难度。
3.复制市场销量增加,但人员增加,销售费用率上升,新模式不具备可持续性和可复制性。
对策:
首先,应控制复制的节奏,新老模式并存,循序渐进复制,“慢就是快,少就是多”。
其次,对于产品涨价应予以调研和评估,权衡利弊,做出适当决策,否则易发生产品的“基因突变”,如果我们的产品卖的都快赶上或超过宝洁了,而品牌又撑不住,岂不是因小失大。
最后,企业导入新模式,销量增加,但人员增加、费用率上升,这是客观事实,但最近我看到一种说法“现实中不少企业的深度分销,其实是以丧失盈利能力的代价来实现所谓的网络精耕的!试问,失去了盈利能力的企业还有什么必要去做深度分销呢?”我认为这个观点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其一,不同企业,所处的行业不同,企业的销售规模、品牌的影响、产品的品类、市场发展的阶段、人员的素质等都有不同之处,导入精耕细作模式的套路不同,结果会有很大的差异。
其二,组织模式不当,兵何以简?不能“外联诸侯”,建立助销体系,而是把经销商变成物流商,企业采取“蚂蚁雄兵”的人海战术,万之师出,日费千金,模式转型如何具备可持续和可复制性?
其三,兵简而不精,企(业)何以强?组织模式确定后,干部是决定因素,兵贵精,不贵多,万人之众不战,不如千人之死战,所以古之善用兵者,以一当十。兵何以精?吴子讲“用兵之法,教戒为先”,此之谓“内修管理”。
其四,要考虑到内外部的不确定因素。新模式要逐渐为市场接受,产品涨价,人员不到位,后勤保障不力、转型经验不足等,致使转型不能立竿见影,这恰恰说明改革是有风险的,也不是一蹴而就,否则大家都去改革了。
步骤(五)组织变革
营销模式的变革必然牵动研产供销,即组织变革,组织变革有三大难点:
1.产供销协同困难。
2.新产品无法准时上市。
3.绩效考核难于推行。
此之仍谓“内修管理”。这些问题肯定是解决有法的,但没有人去执行,有方法与没有是一样的,组织变革最后的难点就是“严格考成,廉勤吏治”。企业推行变革,事在人为,荀子曾经讲过,“法不能独立,类不能自行,得其人则存,失其人则亡”,张居正对此也深有感悟:“盖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法之不行也,人不力也。不议人而议法,何益?”
组织变革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应循序渐进,如果三个月到半年能解决一个问题,一年解决两到三个问题,就相当了得了。
结语
“精耕细作,精兵强企”是大流通日化企业营销模式转型的必然选择,而操作的路径——“外联诸侯,内修管理”是本文探讨的重点,“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希望对准备进行营销模式转型的日化企业有所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