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购麦当劳中国 麦当劳的中国之痛



  当我参观麦当劳的中国分店时,偌大的餐厅里用餐的人不多,与肯德鸡的门庭若市对比鲜明。而且,我观察到人们在肯德鸡的每餐消费额要明显高于在麦当劳的消费。显然,麦当劳遇到了麻烦。

  2002年,我在深圳的时候,到沃尔玛购物,发现这家公司的生意做得很成功,它出售的商品非常符合中国消费者的需要。并感叹像沃尔玛这样一家巨无霸的美国公司都能够采取柔性的策略,因地制宜的在世界不同的国家出售不同的商品。并且我在中国也访问了肯德基(KFC),也发现厅堂里挤满了年轻人,他们正在争相品尝颇具中国风味的香辣鸡翅。事实上,肯德基在中国开设的分店比美国还要多。

  而当我参观麦当劳的中国分店时,偌大的餐厅里用餐的人不多,与肯德鸡的门庭若市对比鲜明。而且,我观察到人们在肯德鸡的每餐消费额要明显高于在麦当劳的消费。与我同行的美国海军将军奥克·布鲁克(Oak Brook)是典型的“婴儿潮”时代的美国人,对麦当劳的感情很深,他竟产生了同感:麦当劳遇到了麻烦。

  

  麦当劳的几大顽疾面临严峻考验

  如此鲜明的对比足以引起我们的深思。很显然,麦当劳很难实现它的成长目标。这意味着麦当劳在中国所有的连锁系统可能都存在问题。2002年,麦当劳已放慢了在中国的扩展计划,麦当劳正在做一些战略上的调整。直截了当地说,麦当劳在中国的前途面临严重的考验。既然如此,那就让我们来探讨一下,看看麦当劳能不能医治好自己的几大顽疾。

  麦当劳的致命伤:

  麦当劳的经营哲学是:a.质量;b.服务;c.卫生;d.价值。而“质量”的内涵,就是说麦当劳要提供品质具有“一致性”的食品。然而,口味相同的汉堡包,虽然在以牛肉为主食的欧美市场很受欢迎,但是中国发达的饮食文化却基本上与牛肉无缘。因此,麦当劳的汉堡

  包受到冷落也就在情理之中了。麦当劳品质的一致性可以说恰恰是其在中国的致命伤。

 中信购麦当劳中国 麦当劳的中国之痛
  没找准服务的突破口:

  麦当劳在美国的服务模式是行之有效的,因为美国人大多数住郊外,为了赶时间,他们需要在一个熟悉的地方点上一份熟悉的快餐。可是这样的服务理念拿到中国来就行不通了,因为中国的消费人群多为城市居民,在城市里遍布多式多样服务快捷的餐馆。可见麦当劳还没找准服务的突破口。

  价格问题:

  麦当劳提供的快餐食品价格不菲,因为欧美地区人们的收入水平较高,客人一落座很少有消费额在10美元之下的。可是8美元在中国足够一家三口在饭馆里美美地吃上一顿丰盛的午餐,而不是一份单调的快餐。

  毫无疑问,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快餐食品市场。肯德基找准了自己在中国市场的位置,通过建立500家特许经营连锁店,已经在竞争中大大超过了麦当劳。然而直到2002年,麦当劳才如梦初醒,开始修改其以往的合伙经营模式,也准备搞特许经营。但是,根据历史的经验,特许经营模式只有在神秘感十足的时候才能积极推动,而不能等到“玫瑰凋谢”的时候再来进行。

  不仅如此,麦当劳近年在中国可谓是屋漏又逢连天雨,纷扰不断。在与肯德基的竞争中败下阵来之后,标志性的拱门被毁,史努比滞销,在成都的广告牌被取消,以及在西安发生的爆炸事件……麦当劳陷入到一个狼狈不堪的境地。在这种困境下,做特许经营显然更加难见成效。

  总之,麦当劳在中国不应该把自己看成是一个完全的外国人,更不应当有“过江龙捞一把就走”的心态,要真正地关心中国伙伴与客户的利益,同他们一起成长。

  学习本土化大于盲目追风

  麦当劳在生产配送环节上也存在一系列严重的失误。麦当劳曾与上海华联达成一项协议,合伙使用上海华联下属的1500家分店。可是麦当劳的配送中心提供的仍然是价格昂贵、外国味十足的食品,难以取得中国消费者的认同。与此同时。麦当劳又推出“麦咖啡”,同星巴克展开竞争,试图抢占都市白领阶层的市场。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在青少年眼中一旦出现了什么样的消费风潮,麦当劳总是全力跟进。但是,麦当劳并不知道,他们是在追逐着一个形同鬼怪的市场。麦当劳想做卖高档咖啡的星巴克,但却忘记了自己是卖汉堡包的麦当劳,因此,麦当劳更不想降价来赢得大众市场。

  麦当劳应该向McChina学习本土化策略。弗兰克·袁(FrankYoen)是一位来自英格兰的企业家,他开办了一家快餐连锁企业,名字叫McChina,麦当劳的英文名字叫McDonald。于是,麦当劳将McChina告上法庭,认为“Mc”这个字母前缀侵犯了它的商标权。但是,McChina赢得了这场官司,喜欢弗兰克·袁的人认为裁决是公正的,他们说:“消费者在McChina总能找到合乎口味的食品。”可是在麦当劳却找不到,所以在“McDonald”和“McChina”之间并不存在所谓的侵权问题。

  不可否认,麦当劳仍是一家非常优秀的企业,而且我也为麦当劳的美国总部提供了多年的营销战略咨询服务。这里提出的问题是:麦当劳要如何应对战略性预警?我认为关键是麦当劳如何能够重新“找回”创新能力,向McChina、 肯德鸡们学习,在中国灵活地经营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人需要的生意,而不是墨守成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71077.html

更多阅读

中信购麦当劳中国 麦当劳的中国之痛

  当我参观麦当劳的中国分店时,偌大的餐厅里用餐的人不多,与肯德鸡的门庭若市对比鲜明。而且,我观察到人们在肯德鸡的每餐消费额要明显高于在麦当劳的消费。显然,麦当劳遇到了麻烦。   2002年,我在深圳的时候,到沃尔玛购物,发现这家公

概念市场:电子商务的中国之痛

  用慧聪网总裁郭凡生的话来讲,中国B2B行业是苍蝇趴在玻璃窗上,“有光明没前途”:体系不完善、交易习惯和交易心理的差距、对网络安全性的担心等等,都限制着这个领域的发展。而对于试水者来说,能忽悠到投资者让自己生存下去并且发展壮

麦当劳的成功之道 浅析麦当劳的成功经验

雷·克罗克生于1920年,是美国最大的快餐公司——麦当劳公司的老板。这家公司目前拥有1万多家分店,分布在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营业额高达140亿美元,是它的竞争者——世界第二大快餐公司汉堡王的2倍,是它的竞争者——世界第三大快餐公

思亚能源咨询 中国企业的能源之痛及思变

 从去年开始,国际原油价格一路上涨,这对于大部分原油依赖进口的中国企业造成了巨大影响,我国油价也随之水涨船高,今年6月20日起再次提高油价,汽油、柴油价格每吨提高1000元,航空煤油价格每吨提高1500元。由此对我国以石油为能源、原材料

销售人员晋升机制 麦当劳的用人之道之培训与晋升机制

麦当劳95%的管理人员要从员工做起。每年麦当劳北京公司要花费1200万元用于培训员工,包括日常培训或去美国上汉堡大学。麦当劳在中国有3个培训中心,教师都是公司有经验的营运人员。    培训的目的是让员工得到尽快发展。许多企业

声明:《中信购麦当劳中国 麦当劳的中国之痛》为网友心病无药医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