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的学生好奇心强,而好奇心又是激励学生探索知识的起点和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因此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和物理知识的特点,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兴趣中学习,在兴趣中提高。 1创设民主、宽松的课堂气氛。
![浅析初中物理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http://img.413yy.cn/images/a/06020206/020611034066027451.jpeg)
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许多物理概念抽象枯燥,如果应用恰当形象的比喻,富有哲理的幽默,风趣的语言去感染和吸引学生,即让物理课堂变得轻松愉快,又使内容生动化形象化,同时让学生对于知识更加记忆深刻。如:在讲解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内容时,穿插一个幽默的故事:父亲告诉儿子“不要使劲拉猫尾巴”,儿子答到:“我只是用手拉着,使劲的是猫”。这“开心一刻”立刻把力的相互作用理解透了。 2确立学生主体的地位,尊重个性,因材施教。 课堂中,教师应把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的热情在动手探究,主动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到极大的满足。在课堂中,教师只作为配角,而把主角让给学生,对于不同个性学生,老师要“因材施教”。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积极发现其“闪光点”,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发挥展示其特长,增加学生成功的体验,在欢愉的气氛中掌握了知识,培养了能力。 3巧设情境,使物理走近学生生活。 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很多,如:壶盖上为什么有小孔;下雪不冷化雪冷;电风扇如将扇叶安反会有什么结果等;经常分析讨论常见的物理现象,注意挖掘学生感兴趣的事例,引导他们用学过的知识,科学地加以解释,使学生感到学有所用,学而不厌。如学完蒸发和液化后,提出这样的问题:同是从人嘴里呼出的气体,为什么缓慢哈在手上感到温暖,而吹到手上感到凉爽?学完摩擦力后,提出拔河时取胜的一方是靠拉力大吗?用手握住啤酒瓶是因握力大吗?在联系实际问题上应使学生感到既熟悉又有甚知其理,欲言而又不能,从而激发起学生探求知识的愿望,主动愉快地追求、学习、探索。 ?? 4加强实验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物理是一门以探究性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用实验引入新知识,即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又使学生课堂上注意力集中,从而激发他们思索的欲望,最终的目的是极大的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另外,教师可以积极开辟第二课堂。指导学生动手完成课内或课外的有趣实验。例如动手完成水火箭、纸锅烧水等实验,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来解释这些有趣的现象。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也让学生在实践中充认识到物理知识有用、有趣。 5借助多媒体技术,让物理学习充满乐趣 自然界中存在着各种千奇百怪、错综复杂的物理现象,其中有些抽象的知识,其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现的,例如分子运动、磁感线、核裂变等,必须依靠想象才能充分的理解,此时借助科技手段,制作相应的多媒体课件,将虚拟的现象实体化,比较形象生动,让学生易于理解,享受物理学习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