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出口纯属无奈。
正面山头屡攻不破,只能避其锋芒,避重就轻,退而求其次,选择力所能及的侧翼悄悄偷袭。因为亚非拉和部分欧洲市场,国际汽车巨头尚无暇顾及。
而在中国最大的汽车市场,正当列强分食、炙手可热之时,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却放弃地利人和,被迫转战他乡,怎么说都难掩悲凉。
虽然在被有意忽略的亚非拉市场,中国汽车取得了小小的成绩,但这都是暂时的。
印度汽车发展很快。其亚非拉市场竞争即将全面开始。以印度汽车的低价格、成熟度,与中国竞争必定势均力敌。
国外成熟的汽车品牌虽然暂时无暇顾及被中国看好的外国市场,但只要这些国外品牌想要,他们随时可以收回这些市场的占有权。中国市场都屡战屡胜,其他市场更不在话下。降低价格、组建网络、增加工厂,所有中国人能做到的,外国人不可能做不到。只是不想做,重点在中国。
出师国外,长途奔袭,成本高,利润低,又逢国内汽车多头出口,相互压价,到手的利润,寥寥无几。
出口汽车树立品牌形象?不是无稽之谈,起码要两面看。
中国汽车能够出口的最主要原因是其人工成本低、价格可以下拉。至于品质如何,买卖双方心知肚明。靠如此平庸的品质角逐国外市场,一旦将来更多的竞争者参与竞争,其高下之分就会泾渭分明。从某种意义上说,过多过急地出口国外,倒是给提升中国汽车品牌形象增加了难度。
中国在汽车出口方面获得的一点点小胜,实在不值得夸耀。
但,选择适当产品,统一组织,规范有序,适当出口,还是有其积极意义的。
狭路相逢勇者胜么?
当两军对垒,激战正酣,眼看对手固若金汤,无法攻克,继续苦战,只能消耗能量,两败俱伤。
如果相对较弱的一方抽身离开,保存实力,转而深入敌后,攻其不备,突破外围,以辐射区包围核心区,也不失为上策。
所以,狭路相逢智者胜。
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目前在本土作战处于弱势。抵抗是必要的。利用天时地利人和连续作战,寻找机遇巩固阵地扩大战果,即使不能完胜,也不会大败。主战场不能放弃。
但如果兵分国外,深入对手后方,占领所有的外围市场,再以外围的辐射区包围本土核心区,也很可能获得自主品牌的新转机。
选择相对精致的产品适当出口,分兵外围市场,对中国汽车来说,等于变逃避为偷袭。意义有四。
第一、增强中国汽车适位性竞争
中国汽车在小排量、低价格车型的制造上具有独到的优势。低成本、大规模、高效率成为中国自主品牌主动参与竞争必须具备的生产特性,在中国以外的外围市场,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在俄国、乌克兰,很多军人包括将军购买的是吉利的自由舰。吉利汽车在当地销量已经进入第二名。中国汽车在一些非洲国家和部分欧洲国家,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其物美价廉的产品特征,开始受到欢迎。针对这类外围市场生产适合当地需要的低价格车型,已经成了中国不少企业的拿手好戏。
第二、为构架包围圈而扩大国外市场占有率
国外市场的低端区域,由于购买力问题和产品适应性问题,往往被国外主流汽车厂家所忽略。收拾起国外所有的低端市场,全面渗透,先入为主,占领地盘,再试图扩张,是一个聪明的战略。在充分占有低端市场的基础上,可以逐步向中国本土汽车销售核心区蚕食,在国外低端市场换车需求成熟之时,在借机上攻,在高端产品上寻求突破,将有机会在获得广大的国外市场空间的同时,获得产品和品牌的上升空间,占领中高端市场,形成市场空间和产品空间的立体化反包围。
第三、增强中国制造的品牌文化影响力
在出口产品的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品牌魅力的综合作用也将产生一定影响。随着出口量的加大、产品品质的提升,品牌影响力也将逐渐形成。持续不断的产品进入,品牌渗透力也在明显增强,产品和品牌会烙印为一种记忆和习惯。产品的输出可以使中国制造的标签以更大力度向国外市场渗透,提升产品认可度和忠诚度,并在适应国外消费者产品和品质需求的过程中得到提升,精益化程度更高,同时有能力参与国内市场竞争。
第四、获得更多国际市场营销经验和推广途径
出口渠道、国外营销网络、国外工厂,都是宝贵资源。适应国外市场可以提升产品的可塑性和精益性的同时,也获得了国外市场营销的经验。随着出口量的增加,国外营销积累将成为市场巩固、空间提升的重要基础条件。这也将使出口企业有能力构成产品力、品牌力、营销力综合提升后对处于前线的国内市场的反包围。
中国汽车出口,是重要战略举措。国家应该支持,企业应该坚持,适当分兵,重点突破。但要避免恶性竞争,力求多联合,多配合,形成合力,平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