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激励 航天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非物质激励因素



     航天企业作为我国尖端科技研究单位的代表,对国防现代化、国民经济建设和综合国力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航天领域的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国内市场经济改革大潮风起云涌,这都给航天研究机构带来巨大的冲击。面对日益激烈的国内外航天形势,作为传统国有实体的航天企业却在人员管理和绩效管理等方面暴露出某些不适应现阶段形势发展的问题,如激励机制不甚健全、非物质激励的作用发挥并不明显等。

 

 一、实施非物质激励的必要性

 经过对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和知识管理学家玛汉8226;坦姆仆激励知识型员工的四个因素(个体成长、工作自主、业务成就、金钱财富)的深入研究和分析后发现,航天员工在物质上得到“度”的满足、物质激励被员工认可的前提下,通过有效的非物质激励手段能够更好地刺激员工的需要,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挖掘他们的潜能,并促进员工的成长和组织的发展。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由航天事业特点决定。航天任务涉及国家和国防现代化建设,航天器发射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国家声誉和国际影响力。因此,航天科技工作者始终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航天工作强调奉献,不能完全靠金钱来衡量工作价值的大小。

 2.人员特点决定。航天企业员工具有较高的学历,具备较高的个人素质,开阔的视野,较强的学习能力。同时,他们具有较强的自主意识,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强烈,他们更渴望看到工作的成果,认为成果的质量才是工作效率和能力的证明。可以说,成就本身就是对他们更好的激励,而金钱和晋升等传统激励手段则退居次要地位。因此,非物质激励对他们来讲更能发挥作用。

 3.非物质激励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弥补物质激励的不足。员工的需要是多方面的,在不同条件下需求也会不同。出于对人力资本成本和员工对物质“量”的需求的考虑,航天企业有时不能完全满足员工的需求,此时,物质激励作用的发挥会打折扣。为了能让员工依旧安心工作,可以采用一些非物质激励的手段加以弥补。

 因此说,单纯的物质激励不适合航天员工的工作及航天事业的发展,在物质激励得到基本认可的前提下,实施非物质激励方法非常必要。

 

 二、如何实施有效的非物质激励

 在航天企业,如何实施有效的非物质激励,从而发挥员工的潜力和干劲,获得较高的工作满意度和成就感呢?文化激励、培训激励、沟通激励、竞争激励必不可少。

 1.文化激励。优良的企业文化能够为员工提供一个良好的组织环境。如果一个单位拥有良好的企业文化,那么内部的小环境就比较和谐,员工的人际关系就比较好。员工身处其中受到感染,能把对企业的发展与自己的成就密切连在一起,从而以良好的心态进行工作。优良的企业文化实质上是一种内在激励,它能够综合发挥目标激励、领导行为激励、竞争激励等多种激励手段的作用,从而激发出企业内部各部门和所有员工的积极性,而这种积极性同时也成为企业发展的无穷力量。对于航天企业来说,文化激励的首要任务就是要让全体员工认同企业的核心价值观,通过培训及各种文化实践活动加强对航天“三大精神”的传承度,一旦员工对企业文化产生了强烈的共鸣,那么企业文化的激励度就更具持久性。其次,航天企业的文化激励还要加强民主氛围的营造。依靠所务公开和职工提案落实等措施不仅可以让员工充分享有民主的权利,而且可以让员工心情舒畅,干劲倍增,充分发挥出自己的工作才能,有利于经济效益的提升。最后,航天企业还可以采取有效措施缓解职工压力,保障员工身心健康。如建立起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既保障员工的职业健康和安全,减少职业病带来的不利影响,又为推行科学的安全管理模式,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树立企业良好形象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培训激励。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是企业的第一资源,“终身学习”和建立学习型组织已经深入人心,成为个人与企业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必然选择。员工也逐渐从过去只关注薪酬转变为更加关注自身的能力成长和职业发展。培训是最好的激励方式,通过培训可以使员工获得发展,满足员工被承认的自我实现的需要。如果管理者能为员工在专业知识和个人素养方面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那么员工必将受到很大的激励,从而满怀热情地投入到工作中。航天企业的培训常出现培训内容、形式单一,缺乏必要的培训需求调查等问题,针对问题、现象应尽快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培训管理体系,重视培训评估,达到培训的真正效果和实效性。在职员工的培训形式也要多样化,可以建立三级职工教育培训网络,即研究院—研究所—研究室,甚至可以扩展到班组,将培训任务逐渐分解到基层,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航天企业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引进e-learning系统,随时、随地进行培训。通过培训达到开发员工潜能,实现员工人力资源的保值增值的目的,这既是调动员工积极性的需要,也是维护和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需要。

 非物质激励 航天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非物质激励因素
 3.沟通激励。沟通是取得成功的基础,直接影响员工的使命感和积极性,同时也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对于管理者来说,有效地与下属进行沟通是工作的关键环节,是调动企业员工积极性的一个重要方面,甚至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发展。良好的沟通氛围,能使企业信息畅通传递,促使决策人员快速做出决定,促使员工保持较高的工作效率。航天企业在沟通激励中首先要建立完善的沟通渠道,要注重对员工进行情感交流。可以每周选定一天为院(所)长接待日,行政“一把手”直接面见职工,当面交流,听取职工的意见和建议。这样可以消除上下级的隔阂,获取的意见更加真实,同事之间的关系也会更加融洽。领导当机处理问题,会减少一些不必要的管理环节,加快办事的效率。对于职工不愿面谈的问题,可以采取领导信箱的方式,通过网络获取员工的想法。同时,航天企业可以尝试“走动式管理”,这是直接亲近员工的一种开放式的有效管理,它洋溢着浓厚的人情味,可以使组织的每个成员都能了解企业的价值观,而企业领导也能够在体察民意的基础上发现问题,沟通意见,增强与下属及相关组织的团结,密切沟通交流,消除矛盾隔阂,从而共同创造辉煌业绩。除了建立沟通渠道外,还要加强单位领导沟通技巧的培训,这也是实现良好沟通的必要条件。如果管理者不掌握沟通技巧,随意打断员工的谈话或只愿意单方表达自己的看法,都会造成沟通的阻滞,此时,即使沟通渠道再畅通也发挥不了作用。因此,要加强沟通技巧的培训,管理者要学会耐心倾听,互相尊重,合理解释事情的原委,控制好个人情绪等沟通技巧。

 4.竞争激励。竞争是激发员工工作活力的重要手段。竞争能够给员工直接、现实的追求和目标,让员工的压力变动力,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潜能,增强员工活力,从而保持企业旺盛的生命力。员工积极参与竞争才能超越自我,激发潜能,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在干部选拔上,航天企业应该从传统的干部任命制向干部竞聘制转变,把干部流动起来,从而增强企业管理的活力。对选拔任用的干部也要做到任期考评,建立能上能下的机制,可以采用任期考评制和年度考评制相结合的办法,根据打分结果及综合因素,采取末位淘汰。

 通过非物质激励手段的有效实施,实现航天企业“以真诚的情感留住人,以精彩的事业吸引人,以有效的学习培养人,以适合的岗位锻炼人”的目标,为我国从航天大国迈入航天强国行列做出更大的贡献。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70405.html

更多阅读

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人际沟通技巧 人力资源沟通技巧

沟通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生活方式,现代企业管理就是沟通,人际沟通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第一技巧。有效的人际沟通技巧包括了语言沟通技巧和非语言沟通技巧,它们的分类以及在什么样的环境下采取何种沟通技巧,才能取得最大的效果。具体阐述人际沟

人力资源小故事及启示 美日跨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启示

     人才永远是一种稀缺资源,具有不可模仿性,企业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人才的竞争,在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愈来愈深刻地改变着竞争规则的今天,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已经无可争议的上升到了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  美日跨国企业的

人力资源绩效考核方法 试论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绩效考核

     前言: 在当今企事业单位中,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企事业单位快速发展的需求,相对应的在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路上也有着重大的改变。这也是与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相接轨的一个必然趋势,而当今企业都是以绩效考核片面的

声明:《非物质激励 航天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非物质激励因素》为网友扭曲的人性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