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门东大街 前门大街话古今



    我爷爷小的时候/常在这里玩耍/高高的前门/仿佛挨着我的家/一蓬衰草/几声蛐蛐儿叫/伴随他度过了那灰色的年华 从这首广为传唱的歌词中不难发现,老北京人生活中的苦与乐,还有骨子里流露的自豪感都与前门大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辉煌过的“天街”

前门大街正中央有一条不寻常的石板路,它比两侧的路面高出1.5厘米,正是这1.5厘米,让前门的地位高过了所有的商业街,因为那是皇帝去天坛时所走的专用道路。中央是白石,远远望去犹如一条青龙俯卧在古都的中轴线上,两侧是青石,白石是皇帝走的,青石是大臣和百姓走的,“大街”加一横便是“天街”,这一横就在前门大街的中轴线上,所以,只有前门大街能称为“天街”。

前门大街这条845米长的笔直道路是中轴线上最耀眼的地方,几代帝王曾经从这里走向梦寐以求的权利宝座。站在这里,似乎可以感受到龙脉中轴的一呼一吸,当“铛铛车”经过时,“铛铛”的声响把人们带回往日的时光

远在元朝时候,当时丽正门外通往郊外的大道就是它的前身。前门大街最初介入市民生活还是在明朝嘉靖年间,在此之前,它作为天子的御用街道,大部分时候处于戒严状态。自从明朝扩建了外城之后,这里就成为北京城的寸土寸金之地。到明代中期,前门外已是商贾云集、货物众多,成为北京最繁华的商业聚集地,前门一带的商业活动规模日益扩大,前门大街也才真正成为一条商业街。另外,明清的吏、户、礼、兵、刑、工六大部,就设在前门内的东西两侧,当年,外地人进京,无论是赶考的秀才,还是办事的官员都要经过前门,所以住在前门一带自然要方便一些。每逢科举考试、乡试和会试时,前门各个会馆、饭馆里都人满为患。 

清朝乾隆年间的俞清源在《春明丛谈》中这样描述前门大街,“珠市口当正阳门之冲,前后左右计二三里,皆殷商巨贾,设市开廛。凡金银珠宝以及食货如山积,酒榭歌楼,欢呼酣饮,恒日暮不休。” 这说明前门大街那时已经有了好几家大饭馆,在前门大街转一圈,便可以满足购物、餐饮、娱乐等多方需求。光绪二十七年后,在前门箭楼东、西两侧设立了前门火车站东站、西站,前门大街成为北京同外省联系的交通枢纽。上世纪50年代初,前门地区共有私营商户800多家。

因为“天街”的缘故,在前门大街有买卖的人才有资格叫做“天下第一楼”、“天下第一堂”、“天下第一店” 这里聚集着因为皇族青睐而镀上金的“老字号”,如“都一处”,据说乾隆微服私访时夜里经过,见只有它一家开着,进去吃过他家的烧卖觉得还不错,说这个时候还能吃到这等美味的,全京都只有这一处,“都一处”因此得名。也因为这样,一个卖烧卖的小馆也能屹立不倒100多年。卖酱肉的“月盛斋”也是因为慈禧的喜爱,成为御膳。

那时候,人们下了工,都愿意上这儿来转转,吃点小吃,买些日用品和旧衣服,所以前门大街的夜晚尤其热闹。

“老前门”的流变

如果我们的记忆注定要被时间这把刻刀标注痕迹,那么关于前门的回忆一定是又长又深刻,永远埋在老北京人的内心深处。有人说,站在前门外朝里端详,看到的是商人的更替;站在前门里头往外看,看到的是历史的流变。

从前,前门大街的繁华,首先在于它所处的得天独厚的地位,这地位既是地理意义上的,也是政治意义上的。前门的热闹始自明朝成化三年,至今已有570多年的历史。清朝被推翻后,前门大街变成了一条纯粹的商业街,达到了它的鼎盛时期。在这条街上,被北京人称为“铛铛车”的有轨电车和汽车取代了马车和轿子,照相馆、邮局、书店这些时尚元素也走进了前门。与此同时,老北京的吃穿用等各行业也依然红火,时尚与传统共处在这条大街上,成了当年北京人最爱逛的一个去处。

改革开放后,前门大街逐渐呈现出衰微的趋势,一家老字号的经理说:“在大栅栏这条街上干了几十年,我是眼瞧着这条街由盛变衰的。过去的大栅栏是一种什么景象?每天都是人挤人、人挨人的,上大栅栏买东西就跟不要钱似的,那时靠的是一句话:货真价实。大栅栏里的老字号多,老字号讲究的就是诚实和信誉,靠的是优质的产品和优秀的服务。后来不行了,那时候,这条街上到处都是假冒伪劣产品,小商小贩拿着东西站在街上就敢吆喝着卖,你国营商店里卖100块钱的东西,他做成跟你一模一样的20块钱就卖。你今天刚刚设计出一个新样子,第二天这条街就能大批量上市,而且价格还比你便宜得多。”

除了商业环境脏乱差、假冒伪劣横行之外,这里居民的整体生活水平和素质也在逐年下降。北京市社科院发布的《北京城区角落调查报告》甚至做出这样的判断:大栅栏已经呈现典型的贫民区景象。报告指出,大栅栏地区人均日消费8元,有的三口之家竟挤在不足5平方米的房间里。住在这一地区的居民,通常是十几户、几十户家庭挤在一个大杂院里,每家每户生活在逼仄的环境里苦不堪言。夏天漏雨,冬天透风,上厕所还得跑到外面去。总之,前门不再是那个令人称羡的黄金“CBD”了,反而成了北京落后贫穷之地。彼时,旅游团队也很少会选择光顾前门大街,前门的发展到了历史上的最低谷。

这期间,前门大街虽也经过多次的修修补补,但眼看着一条条新商业街的崛起和老商业街的整修,和它们相比,前门大街显得老旧了、落伍了。2005年开始,借着北京奥运会和国庆60周年的时机,前门所在的崇文区政府决定对其进行彻底地修缮和整治。根据公开资料显示,这一片地区一共被分为44块土地,其中,33块土地划由北京崇文区国资委所属的天街公司负责开发建设,另外11块土地由天街公司进行土地一级开发。

前门大街的修缮整治方案是经过16位专家32次论证的结果。起初,最早的修缮方案原本是要恢复明清时期的古风古韵,但由于明清时期形成的前门大街早在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时就已全部焚毁,老北京人对此印象已经不深了。而为老北京人所熟悉的前门大街是清末民初形成的,所以几经考虑,最终确定前门大街要恢复的是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建筑风貌。前门大街北段主要以恢复历史风貌为主,中段穿插传统与现代文化混合风格的建筑,南段则以现代风貌的建筑为主,修缮方案是以一组民国初年的真实老照片为依据完成的。  

 前门东大街 前门大街话古今
前门大街举足轻重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背景让前门大街的任何举动都会引起广泛关注,即使争议和质疑声此起彼伏,但工程仍然按期开工。2007年4月,前门大街开始进行封路改造,到2008年8月7日,为迎接奥运,前门大街在工程未完工的情况下,向游人开放了部分区域供参观,2009年9月28日,前门大街全面开市。此次前门大街的整治修缮,共保存了9个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历史老建筑,恢复了41个门脸、3个老牌楼和834米的御路,并新建了7个纯粹的现代建筑。

新前门 旧大街?

作为天安门广场周边唯一规划的商业步行街区,新前门大街开张后,日均客流量 15万人次、节假日客流量30万人次。游人们脚下踩的不再是水泥路面,而是古色古香的青白石路。在845米的前门大街两侧有“鸟笼”、“糖葫芦”等式样的仿古路灯,中间为御道和“铛铛车”轨道。整条大街呈现古香古色的灰砖青瓦,两侧商铺以长城灰为主色调,就楼体的外观而言,一些“老字号”沿用了清末传统的装潢风格,另一些楼体则采用了有民国风情的墙体浮雕。 

“怕不伦不类,就是既不像历史上的前门大街,又不像今天达到现代化水平的前门大街。” 负责修缮整治和后续招商的北京天街置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田耘说。其实,把前门做的像历史上的前门容易,但想恢复前门的历史繁荣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事了。

为了保持前门的风格,天街公司的铺面只租不售,商户布局由天街公司说了算。前门不能像武汉的“汉正街”那样让大商场、大专卖店大量涌入,取代小店、小门脸成为大街的主角;也不能学上海的“新天地”,仅仅保留老建筑的外壳,而在里面全部装进时尚的酒吧、沙龙。前门大街的招商有自己的标准,那就是“180个商户中70%留给国内的商家,其中,老字号至少占20%”。

对于黄金商圈来说,有进来的品牌,就必然有出去的品牌,一进一出中,前门大街也将面临考验。许多“老字号”因为租金的原因被挡在了外面,据“爆肚冯”传人冯伏生介绍,要进天街开店,一碗爆肚就要卖50元,这对“老字号”的发展极其不利。针对这种情况,田耘表示,建设方将在前门大街南端靠近珠市口的路西建设一栋“老字号商业楼”,这样,租不起面积较大单体店的老字号可以 “回归”此地,在租金上招商方可以给予一些优惠。目前回迁的老字号,包括全聚德烤鸭店、都一处烧麦馆、一条龙羊肉坊、月盛斋、中国书店等约13家。

全聚德作为前门大街土生土长的老字号在开街的第一天生意就异常火爆,只能采取放号的方式,然而全聚德的火爆显得很孤独,虽然大街上的游人最多一天达30万,但记者发现,街上逛的人虽多,但真正停下来购物的人却很少。游客们表示,宁愿饿着离开,也不愿意吃价格高昂的快餐和没有老北京特色的小吃。这显然不是上个世纪的那个“购物天堂”了,前门大街越来越像一个小商品集散地,街上卖的东西没有明显的特色,价格上也不占有优势,所以目前依然无法再与王府井、西单比肩。

由于前门大街改造的配套设施还没有全部完成,大街由旅游文化街向商业街过度还需要一段过程,和硬件的修缮相比,新前门大街的经营管理和服务这些软件才是政府最值得下工夫去想、去做的。

商业与人文的中庸之道

对于前门大街的改造,有人乐见其成,认为阵痛之后,也许会是新的乌托邦。

前门未来的愿景是一张“国际名片”,“老字号”也要适宜地穿插一些洋邻居。卖咖啡的星巴克和卖酱肉的月盛斋和谐相处,平分一栋建筑;京味儿小吃和洋快餐隔街相望,友好竞争。这体现的是一种开放的胸怀,继承历史的同时也在创造历史。官方与发展商都相信,改建成“传统商业步行街”后,前门大街将具有新的活力。

但争议却并没止息。

批评者们认为,这种做法意味着一锅“大杂烩”,把原来的街区拆去,将想象出来的古旧风格,配以经过粗陋改造、脱离了居民集体记忆的老建筑。

“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想参与这个项目。”美国旅游作家Mike Meyer表示,“他们为什么想盖一个仿古购物中心?”Mike Meyer根据在前门地区的生活经历写成了《老北京的最后时光》(The Last Days of Old Beijing)一书。他认为,近些年建设的商业街一个主要“通病”,就是“千街一面”。在北京的许多地方,那些希望体验北京旧住宅和一些精美的老建筑古迹的游客,将只能看到一个个几近主题公园式的水泥钢筋制成的仿古复制品。

9月黄昏时的北京前门大街,在夕阳下,古建筑的投影越来越长,聚集起来的微末人气却很难冲淡大街上的冷清。其实,自从有了商业开发,它和历史文化保护的矛盾就从未停止。据估算,在上世纪80年代初北京引以为豪的3000条旧胡同中,保存至今的只有不足500条。我们从不缺乏怀旧的心态,而是缺乏对古老传统的尊重与敬畏。     

中华民族的中庸之道经过几千年的轮回,如今重新被视为瑰宝。前门商业街改建的整个过程,决策者和实施者已经开始注意把商业和人文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这个角度上讲,是有所保留的进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69820.html

更多阅读

斗法——刘宝瑞表演单口相声 刘宝瑞单口相声集

明朝永乐年间,北京前门大街五牌楼的石柱子上,贴了一张皇榜,这件事惊动了全城的老百姓,都争先恐后地围过来看。北边来了一个人,这人姓孙叫孙德龙,他是东四牌楼猪市大街卖肉的,是山东登州府的人,四十多岁,此人最大的毛病是酗酒成性。今天刚从

广誉远:誉广誉远的中华医药

014-12-11 投资与合作杂志社北京前门大街大江胡同里,有一所古色古香、闹中取静的宅院,这就是广誉远中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誉远”)北京总部的所在地。广誉远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中药企业之一,始创于明嘉靖二十年(公元1541年)的广誉远,距

男旦刘欣然:从公务员到京剧演员

男旦刘欣然:从公务员到京剧演员  男旦演员刘欣然33岁,北京人,曾经是北京市气象局的公务员,半路出家学习男旦表演,07年参演关锦鹏导演的昆曲《怜香伴》,31岁辞职下海成为职业男旦…..>>>详细位于北京前门大街附近的正乙祠戏楼,距今已有300

声明:《前门东大街 前门大街话古今》为网友金色的太阳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