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多次传闻、假新闻之后,那个咬了苹果一口的家伙终于真地溜走了,只剩下众人围着那个被咬了一口的苹果争论着——苹果还“好吃”吗?35年前,21岁的乔布斯在硅谷一间车库里创立了苹果电脑公司,1985年在高层权力斗争中离开苹果,又在12年后苹果处于崩溃边缘的时候回归,并谱写了1998年的iMac、2001年的iPod、2007年的iPhone和2010年的iPad四部神曲,不仅挽救了苹果,而且将苹果带上了全球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的宝座。在这个时候,这位老头却悄悄地溜走了,除了短短的只字片语,乔布斯没有多余的话,只剩下外界的各种猜测、争论。更多人在争论苹果的未来苹果没有了乔布斯怎么办,至少当日苹果股盘后跌幅超6%,纳斯达克跌0.8%。有的专家认为没必要担忧,因为乔布斯已经将创新意识深深根植于苹果文化中,打造了一支精益求精的技术和商业团队,形成了成熟的堪称完美的商业模式。苹果品牌也已经为市场接受,并深得消费者喜爱。这些都将成为“后乔布斯时代”苹果发展的重要动力,苹果的未来似乎受乔布斯的离去影响不大。但是真能如此吗?从品牌角度看,从品牌标志到品牌形象再到品牌个性,“个性”是品牌的最高层面,是品牌的灵魂。形象只能造成品牌认同,个性却可以造成品牌崇拜。以百事和耐克为例,他们都是通过明星来演绎品牌个性,品牌不变,品牌个性不变,而明星代言人却随着流行不断变化,这种“不变”与“变”的平衡,使得这两个品牌不因具体的载体——“明星”的变化而受到影响。
![苹果百合溜鸡片 那个咬了苹果一口的家伙溜了](http://img.413yy.cn/images/a/06020206/02061100511051954.jpeg)
反观苹果,其品牌经营最大的失误就在于长期将乔布斯作为品牌个性的载体,“牛仔裤、黑色套领毛衣、跑鞋”,乔布斯以其“草根成长”的阅历、独特的品质和气质演绎着苹果的品牌个性,让无数苹果迷“倾倒”,却也使得苹果的品牌个性深深依赖于乔布斯这个独一无二的载体,也许这也是一种最好的选择,有效且成本低。苹果是乔布斯自身理念的彻底体现,乔布斯对技术的执著让众人莫不佩服,正是这种执著让他在获得“计算机狂人”的称号同时,也取得了商业上的巨大成功。苹果深深地刻上了“乔布斯”的烙印,他已经与那个被咬了一口的苹果并列成为品牌标志。在乔布斯溜掉后,那个“缺口”已不是充满创造力的“想象”,而是一个伤口,而伤口的愈合是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苹果有待重新塑造品牌、演绎品牌个性、寻找新的品牌个性载体,这个过程必然要经历一番波折。从企业运营角度来讲,领导人的个性与企业文化、企业的经营管理有着重要的关系,领导人是公司的灵魂,他们的一举一动影响着公司的经营行为,反过来讲,企业文化和企业经营行为被深深地烙上了企业领导人的个性印记。不同的人由于成长和生活环境不同,价值观必然存在一定的差异,乔布斯的继任者即使如离乔布斯最近的蒂姆·库克,显然也不会与乔布斯拥有一样的价值观,管理和决策方式也必然存在差异,即使同样提倡创新,创新的方式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从员工角度讲,即使面对同样的措施,也会由于倡导人的不同产生不同的评价。苹果公司之所以能够推出iMac、iPod、iPhone、iPad等经典产品,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是缘于公司上下对乔布斯创新精神的集体崇拜,当然乔布斯的市场判断和技术实现能力确实非常出众。蒂姆·库克能拥有与乔布斯一样的号召力吗?所以说,在短期内,苹果的确可以通过延续公司过去的行为保证正常运营,至少乔布斯留下的产品线还可以延续一段时间,而且作为绝唱,还会引起苹果迷更疯狂的“追星”。事实上,短期内苹果公司的大幅度变革可能只会带来负面影响,因为乔布斯在苹果公司内部和市场上仍然具有强大的号召力,变革只会引起猜测和巨大的阻力,所以蒂姆·库克注定只能做个延续者。但是从长远看,苹果必须找出一位全新的领导者,这个领导者至少应该拥有与乔布斯一样的影响力,价值观不一定相近。事实上,差异越大,越有助于将苹果带上另一个高峰,因为,“创新精神”是苹果的核心灵魂,只不过需要在不同时期找到合适的领导人、合适的载体、以不同方式展现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