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并购凶猛的雀巢,突然爆出黑龙江双城垄断奶源、压低奶价等一系列问题。
10月25日,当地熟悉雀巢的乳业人士告诉记者,“雀巢收奶克扣奶农早已是一个公开秘密,每十公斤会克扣1-2公斤,不给钱。”由于奶站工作人员都是雀巢员工或者外聘工,这样,奶站克扣奶农牛奶,也就变相成为雀巢克扣奶农。 除此之外,雀巢在当地原奶收购价也低于周边企业,目前实际其收购价折合在2.8元/公斤,周围企业有的是3元多,有的甚至达到3.6元/公斤。 这使雀巢奶粉在国内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奶源垄断、克扣牛奶、低价收奶,舆论将矛头指向了雀巢赖以为豪的“公司加农户”收奶模式。 “压价”早有先例 压价、克扣奶农牛奶、与当地政府合谋垄断奶源,雀巢利益链终于断裂 “(雀巢)克扣得多,一般奶多的养牛户都往哈尔滨周边送奶。私人奶站收购价格高,雀巢给的比较低。”雀巢在当地一合营奶站负责人告诉记者。 该奶站负责人表示,现在雀巢收奶价格平均约3.1元/公斤,没有周边企业收购价高。 该说法得到当地一家乳业企业的证实。“雀巢对外称价格在3元以上,实际收奶时,奶站每10公斤奶会克扣1至2公斤,实际收奶价每公斤在2.8元,但我们一般都是3元以上。 黑龙江某乳企收奶负责人告诉记者的收奶价格为:距离工厂近的每公斤3.4元,距离远的在3.6元至3.7元。相比雀巢的收奶价高出近20%。 实际雀巢压价已经不是新鲜事。 2009年雀巢在双城鲜奶收购价格为每公斤1.95元,而当时,同在黑龙江的尚志市,蒙牛乳业生鲜乳收购的平均价为每公斤2.8元;内蒙古为每公斤2.55元左右;河北省则为每公斤2.75元左右。 据了解,当地为了促使雀巢提高收奶价,黑龙江省各级畜牧部门曾多次与双城雀巢协商上调价格,但雀巢认为黑龙江省现行的生鲜乳收购参考价格并没有法律约束力,不予执行。 直到2010年4月,由于双城出现奶农大面积亏损,双城市被确定为政府指导价格试点地区,按照双城市养牛成本将双城奶价确定为不低于2.8元,双城雀巢才将生鲜乳收购价格调整为每公斤2.8元。 对于克扣的问题,上述乳企收奶负责人表示:“应该不是企业出面做,主要是收奶人员、中间人在克扣。” 雀巢与国内企业最大不同的是:在收奶中间环节奶站是属于雀巢公司开办或者聘请的人员管理。 雀巢的奶站则是公司出资兴建,奶站的工作人员为公司的员工,或者聘任人员。雀巢根据生鲜奶收购规模按3000元~5000元/月(日收购18吨以下)、6000元~7000元/月(日收购18吨以上)标准向奶站支付工资。 正是这种模式成为雀巢在国内快速扩张的重要原因,这样就不需要自己投资和管理奶源基地,只需要把工厂做好即可。压价、克扣奶农牛奶、与当地政府合谋垄断奶源,雀巢的利益链上,任何一环出问题都会影响到整个链条。不幸的是,链条在今年10月断裂。 雀巢中国公关经理何彤表示:“雀巢不欺骗农民,我们也绝对不容忍这种做法。” 被诟病的“雀巢模式” 雀巢模式能够奏效,是建立在牺牲奶农权益的基础上的 雀巢饱受质疑的另一大原因是:与当地政府合谋。 “雀巢模式”除了普通的“公司+农户”之外,与国内乳企最大的不同就是与当地政府捆绑。在雀巢双城公司,双城市政府拥有2.99%的股份。由于政府的参与,依靠行政命令,雀巢才能获得稳定的奶源。 在雀巢的带动下,双城的奶牛饲养量由10年前的不足2万头发展到2008年的28.48万头。养牛户高峰时达到3.5万户。很多人在那个时候靠养牛发了家,双城人养牛的热情达到顶点,而且一直持续到2008年。 “三聚氰胺”事件爆发成为转折点,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双城雀巢开始压低奶价,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2010年4月。每公斤不超过1.95元的低价持续了一年多,使得双城卖牛杀牛成风,从2008年存栏量28.48万头的峰谷,一下跌至2010年6月份的21.2万头。 雀巢对奶农要求非常苛刻,规定第一次出现次等奶警告,第二次出现扣奶资的50%,第三次出现就除名,以后再也不收奶。 但在养殖和挤奶环节,雀巢却将本应由企业负责的机械化步骤交给农户手工完成。这在一些企业看来简直不可思议。 上述当地乳品企业人士表示,现在国家要求推广机械榨奶,雀巢主要还是手工挤奶,奶站储奶槽暴露于空气下,怎么可能保证科学操作。 “国家要求大企业要有自有奶源,建牧场,作为国际品牌雀巢应该响应。” 除了设备落后之外,雀巢还一直固守农户散养的模式。在东北,飞鹤力主建立大牧场,完达山、摇篮等当地企业以及蒙牛、伊利等外来者,也都在当地投资兴建小型牧场。只有雀巢是个另类。 在收奶环节,雀巢还采用“连坐”的方式控制质量。 中国奶业协会理事陈渝告诉记者,雀巢收奶时多家奶农的奶混在一起,如果某一车奶出现问题,都会倒掉。并倒查是哪家奶农的问题,要求其向其他奶农赔偿,“通过连坐让奶农之间互相监督不掺假”。 对于这些苛刻而又奇怪的规矩,雀巢大中华区前总裁穆立曾表示:“在中国奶业界,目前有两个误区需要澄清。一是高品质的奶是养出来的,而不是检测出来的;二是并不是机械挤奶就安全卫生,手工挤奶就不卫生。” 陈渝认为,雀巢的模式还是很有效的,“在当年,雀巢的奶农即便手工挤奶,也能将牛奶中的细菌数保持在8万以下”。 不过这一切,都是建立在牺牲奶农权益的基础上实现的。但截至记者截稿,雀巢一直未就如何保障奶农权益问题给出任何答复。 (本文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