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下阶段发展思路必然是:继续提高资源再配置水平,及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政府提出的“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是从行动角度提出的具体思路,内涵的是上述经济理论思路。但和上阶段不同的是,即便是资源再配置(调整经济结构),也不再能够脱离资源使用效率(转变发展方式)——即脱离高级企业管理独立起作用。经济转型升级,首要在企业管理转型升级。
上一阶段的资源配置,在方式上是政府主导的过程,而本轮资源再配置,在方式上必须要以企业为主体,即由企业按照自身发展的战略需要,自主进行边界调整和资源整合。以企业为主体的社会资源配置过程,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基本特征,被认为是提高社会资源配置水平的最好方式。西方企业频繁的收购兼并、战略重组,即是完成这一社会资源再配置过程的微观过程,这属于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需要高水平的企业战略管理、组织管理和变革管理。
由于生产要素的价格不断上涨,在全球竞争背景下,只有靠综合竞争优势方能生存。企业既要有良好的资源再配置机会和水平,还必须要能够高效率的使用资源,这更是企业管理的内容,诸如运营管理、业绩管理、执行力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项目管理、营销管理等等。
现在政府虽然还在主导国有经济成分的资源配置,比如为了提高国企业创新能力,行政式的将科研院所重组给大型企业集团、在大型企业集团中建国家工程(技术)中心、实验室等,但现在的问题是,创新发展不可能通过配置必要的资源而自然产生,如何实际构造国有大型企业的科技创新体系、如何与产业结合、如何向创新型企业发展?(参见笔者文章《非类发展战略:向创新型企业转型的行动框架》)。配置过来的资源不会自动产生价值,这和上一阶段完全不同。《文汇报》前一段时间在讨论创新的障碍在哪里,有很多新见,但从企业管理角度的探讨几乎没有,也许这才是最顶层的症结所在。对国有企业而言,如果不能解决使用效率问题,即便还有更大幅度的行政式的资源重组,资源配置本身已不能单独产生增长贡献了。资源配置不能单独解决国有企业问题,国企转型升级遇到的是企业管理天花板。
更重要的产业、更高端的产业需要更高级的运营和管理,因此对于民营企业而言,即便国家放开一些领域,民营企业现在的商业模式和管理水平也很难适应。在民营企-爱华网-业中,需要出现一批优秀的管理精英,否则即便放开也无法向高端产业进入。通过放开更多领域让民营经济进入的资源配置方式,如果没有同时进步的企业管理,也很难像上一阶段那样立竿见影,短时间内实现经济快速增长。最近工信部出台的《“十二五”中小企业成长发展规划》,不仅把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作为五项主要任务之一,更重要的是设计了专门的“中小企业管理提升计划”,提出很多提高企业管理的具体措施,包括重点支持一批管理咨询机构、培养一批管理咨询队伍、实施国家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等。这是目前为止国家级规划中少有一份能够对企业管理在实施层面作具体规划的文件。但愿这样的企业管理意识能够成为社会各级主体的基本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