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特色农产品非常多,特别是特色农产品深加工产品市场正日渐火爆,在商品同质化非常严重的工业时代,特产以其独特的不可复制的基因赢得消费者的青睐,特产的“特”可以是地域性的、工艺上的、口味上的、民族性的等等,这些特殊性成为其他类别商品不可复制的要素,也正是这些“特色”让一个特产得以生存发展乃至走出产地,甚至成为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名片。特产市场蓬勃发展,是大势所趋,消费者已经厌烦大品牌同质化产品,这些知名商品已经不“新鲜”,喜新厌旧的消费者在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的今天,嘴巴挑剔了,求新求异求新鲜感成为一种刚性需求,今年来我们看到不少特产成为流行时尚产品,如“猫哆哩”。我最近常常思考一个问题:中国特色农产品的开发销售是不是可以更多嫁接现代营销的理念,能不能抛弃“土特产特土”的老旧思路,让特产可以时尚起来可以鲜活起来可以流动起来?在接手“壮美人”野山黄皮果糕这个产品策划的时候,我们更多的是以一种尝试、帮扶和学习的心态去介入的,特产企业往往都是家庭作坊延续传统工艺或者祖传配方代代相传下来的,往往企业规模很小实力也很弱,有的特产企业老板观念非常守旧,习惯了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前店后-爱华网-厂卖多少做多少,一有竞争就没有利润甚至连生存都成问题,特色产品做不大似乎也成了惯例,所以如何突破是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介入后,项目组首要的事情是到工厂去体验一下,当时正值山黄皮(鸡皮果)成熟的时节,在中越边境小城镇大新,我们看到这种外表如“煮熟的鸡皮”一个好看的水果,黄橙橙地挂了一树,通过百度:“山黄皮俗称"鸡皮果",属芸香科植物,果实、树叶均具有特殊香味。主要分布在广西西南边陲少数民族聚居的石山地区。果实含有18种氨基酸及人体所需的多种矿物营养,具消暑、消炎、化滞、祛湿、健脾健胃的功效,可鲜食、调味、入药。果实经过腌制加工,可成为调味上品,有独特香味。晒干亦可做饼馅或糕点。”这个近乎野生的水果生吃会很酸,当地农民往往加工成一种调味品,也只有老韦家是世代传统以手工方式生产销售以这种山黄皮果为主材料的水果果糕产品。这个产品的卖点如何提炼呢?我们首先将该产品的各种特征列表进行遴选和测试,最后选定了“特殊工艺”、“特殊香味”、“特殊区域”三个区隔其他产品的特点,因为这种野果只分布在狭窄的中越边境地区,其他地方甚少,而且只有一个果季,产品原料有非常强的地域性特征;特殊工艺也是让我们一直不舍得放手的一个卖点,跟加工厂的师傅交流得知,由于山黄皮果酸性极大,加工过程中很难与其他原材料混合并成型,而他们的独特工艺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让成品成琥珀色,弹口筋道,香味不绝;特殊香味,让人一下就想到果中极品—榴莲,这也是一种香味非常独特的水果,而且让某些人上瘾和迷恋,“南疆榴莲”有人蹦出这个词,还真贴切,独特而持久的香味让人过口不忘,最后我们锁定了这个主卖点“果香奇特赛榴莲、消脂健胃壮美人”。也有人觉得有风险,这个独特的香味有些人不喜欢呢!在消费者口味测试的时候,有25%的人不喜欢这个味道,是想办法满足所有消费者的需要呢?还是突出这个香味,争取喜欢的那部分消费者?特产之所以成为特产,没有特色就没有生命力。在这个主题思想下,我们坚持了原本的决定,让喜欢的人更喜欢就好!
![房地产卖点提炼 特产营销策划,特色卖点提炼的思考](http://img.413yy.cn/images/a/06020206/020610584659466223.jpeg)
在多年前和陈梦林老师合作一起出《特色粮油副食品开发》一书的时候,就十分关注特产的市场,收集各种资料的时候有碰到不少令人没齿难忘的特产,但遗憾的是没有专业的公司进行开发和推广,特色农业现在成了热门关键词,很多VC都有投资这个领域,种植业没有深加工就没有附加值,深加工没有特色就没有高附加值,有特色没有好的策划和推广就没有高现金流,寥寥数语无法表述清楚特产策划,但愿以此文启发大伙对特产的关注及在特产策划的时候引发一点思考。有机会再和大家一起探讨特产的“特色”渠道。夜已深,红茶加壮美人,呵呵!大伙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