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理论的大厦:定位屋(4)



定位

什么是定位

定位就是让你的品牌在消费者心智中与众不同,占据一席之地,这是定位最初的含义。在定位理论的大厦中,定位概念具有三个层次的含义,第一个层次的含义是就沟通战术和传播方法讲的;第二个层次的含义是从竞争战略层面讲的;第三个层次的含义是从企业战略层面讲的。我们现在讲的定位概念其实包含了这三个层次的含义。

定位是定位理论中最核心、最基础和最早的概念和观点,正是定位这个概念和观点奠定了定位理论的基础,以至于人们把这种视心智为战场、打造品牌就是要在这场心智战争中取得主导地位的理论称为定位理论。

定位概念和观点从一开始就包含了定位理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精神。正是这个概念把定位理论与众多的营销理论、管理理论区分开来,确立了它独特的身份和价值。

定位首先是一种沟通战术

回看历史,定位首先是作为一种传播方法、沟通战术出现的。

这种方法与原来的USP、品牌形象不同的地方在于:(引号内文字摘自《定位》一书)

“定位不是对产品要做的事,而是对预期客户要做的事;定位就是如何让你的产品在预期客户的头脑中与众不同。你要重视人们头脑中已经形成的观念,千万不要从正面直接进攻它(而要选择避开它),无论你多么有钱、团队多么强大。

“定位的基本方法不是创造新的、不同的东西,而是改变人们头脑里早已存在的东西,把那些早已存在的联系重新连接到一起。

“定位的精髓在于,把观念当作现实来接受,然后重构这些观念,以达到你希望的境界。”

不要试图做改变人类头脑的蠢事是定位概念最重要的原则之一。“你不能由此及彼”,如果你违背这一原则的话。

极其简化之信息是又一重要的定位概念,后来发展成为“一词占据头脑理论”。

“进入人们大脑的捷径是,争当第一。”第一法则是定位理论中最重要的法则之一。

如果你不能成为第一,就一定要与第一建立某种关联,比如抓住第一的弱点进行对立定位、寻找人们头脑中的空子等。从沟通和传播的角度讲,定位就是成为第一或者与第一发生关联。

定位理论在传播领域最大的贡献就在于引导企业要树立“由外而内”的思想,解决传播问题首先要从客户方出发,而不是从产品本身或企业自身出发。第一次揭示了传播的秘密在于客户的头脑、客户的观念、客户的认知,传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搞清楚客户头脑中对同类传播对象尤其是占据第一的同类传播对象的认知,然后重构客户认知。定位作为一种传播方法就是要通过抢占第一、对立定位、关联定位等具体方法界定传播内容实现传播目的。

这个层次的定位概念可以说是战术层次的,但这个战术层次的定位是后面二个战略层次定位概念的基础,虽然后面二个战略层次的定位可能也会影响到作为战术层次的定位选择。但战略层次的定位是基于战术层次的定位有效(与竞争对手区分开来从而创造顾客)而发展起来的。

其次定位是一种竞争战略

市场经济的本质是竞争。营销的核心问题就是要从根本上、从战略上解决竞争。定位概念正是伴随着竞争和最终解决竞争问题而诞生的。定位理论的第一篇文章《定位:同质化时代的竞争之道》(1969年6月发表于《工业营销》杂志上)和后来的《定位》一书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

“企业必须在预期客户头脑里建立一个‘地位’,它不仅反映公司的优势和劣势,也反映出竞争对手的优势和劣势。”

定位要求企业必须了解预期客户观念的同时,更要高度重视竞争。或者说,正是因为对竞争的高度重视和深刻认识,才发现竞争的终极战场不是工厂也不是市场,而是心智,从而直接引发了定位概念的诞生。

1985年推出的《营销战》指出:

“市场营销就是战争,要想击败竞争对手,只把目光瞄准顾客是不够的。

“在这场战争中,敌人就是竞争对手,而顾客就是要占领的阵地。

“营销战的阵地并不在杂货店和超市的走廊里,…。营销战的阵地在制定计划、进行构思的头脑里。头脑即战场。

“营销战并非只有一种作战方式,而是有4种。你首先并且最重要的决定是,要知道应该采用哪种作战方式。采用哪种作战方式取决于你在整个战略方阵中的战略位置。”

充分了解竞争对手和自身在客户心中的地位,针对这个地位决定采取哪种作战方式是确立定位的基础和前提。反过来,正确的定位也反映和隐含了企业的竞争战略。定位的过程,本身也是分析客户心智、了解竞争对手,选择竞争战略的过程。从定位的过程看,定位就是一种竞争战略。

最后定位上升为企业的根本战略

传统的企业战略理论认为,企业战略分为三个层次,公司战略是比竞争战略(业务战略)更高一层的最高层次的战略。

定位理论认为,对应事业单位反映竞争战略的定位才是企业战略的核心。这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商业竞争的本质看起来好像是企业之间的竞争,其实是品牌之间和品牌所代表的品类之间的竞争。没有对应事业单位的品牌定位战略的成功,所谓的公司战略只是出自企业内部的战略安排,其远大目标、美好远景就像空中楼阁一样,永远没有实现的可能。二是定位指明了企业一致性的经营方向。定位决定产品的规划,指导企业如何进行内外沟通,引导企业组织工作的重心。定位就是战略,是指导企业资源配置和运营的核心。离开战略谈定位,定位将软弱无力,落不了地,发不了力。

当定位真正成为企业进行业务取舍、整体资源配置、开展运营配称(不仅是营销配称)的核心指引时,定位就从一种沟通战术、一种竞争战略上升为了企业的根本战略;只有定位发展为公司战略,成为整个企业的核心时,定位才能够真正发挥出它应有的威力。于是定位成了战略定位,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营销定位(或品牌定位),从而第一次让“营销成为企业经营的核心”这一理念落到了实处。关于这方面的详细论述可以参考《营销战》一书的最新一个版本——《商战》附录部分内容。

定位三个层次的关系

定位是品牌定位。传统管理和营销观念中,商业竞争的基本单位是企业,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企业太大,东西太多,消费者大脑装不下。在大竞争时代,消费者只记得品牌,品牌才是商业竞争的基本单位。商业竞争表现为企业之间的竞争,其实质是品牌、品类之间的竞争。定位从消费者心智认知开始,心智中的定位首先是从商业竞争的基本单位——品牌开始的。

品牌定位中,品牌的沟通战术决定品牌的竞争战略。简言之,战术决定战略。战术是一种竞争性的心智角度,战略是一致性的经营方向。战术对外,是关于传播和沟通的;战略对内,是关于企业内部资源组织的。战术是钉子,战略是锤子。战术是炮弹,战略是装置,驱动炮弹发射和命中目标。

与传统的先有战略后有战术、战略决定战术的逻辑相反,定位理论中战术决定战略,战术为战略提供方向,战略支持战术的实现,先有战术,后有战略。

定位理论中战术和战略的关系体现了一种与传统观念相反、一种由外而内、自下而上的思维模式。这是在竞争时代更有效的一种思维模式。

与上述战术和战略的关系一样,先有竞争战略,后有企业战略,竞争战略决定企业战略的方向,企业战略支持竞争战略的实现。离开竞争战略的企业战略,包括使命、愿景、目标等等,只能是一厢情愿,很难实现。即便成功也是一时侥幸,很难复制。|!---page split---|

 

第一

定位进化为第一

第一,第一,还是第一。

成为第一,如果不是第一,就要通过开创能够让你成为第一的领域而成为第一,一直是定位理论歌颂的最重要的商业圣经,是打造品牌的第一法则。

为什么?

第一不需要定位;第一就是最好的定位。

科特勒的营销理论、甚至早期的定位理论强调的是与众不同。只是科特勒强调的与众不同主要是指物理层面的与众不同(如质量、顾客群体等,著名的细分市场理论讲的就是如何通过细分市场做到与众不同),而早期的定位理论强调的与众不同则是心智认知中的与众不同,包括但不限于第一、领导地位、市场传统、容易被认知的产品特性等(更多差异化详见特劳特著作《与众不同——极度竞争时代的生存之道》),提到和盛赞了第一,但还没有完全聚焦于第一。最新发展的定位理论更强调与众不同就是利用分化成为第一或是与原来的第一对立成为第一。

最新的定位理论认识到,第一是最大的与众不同。第一既是你成为强势品牌的原因,也是你成为强势品牌的结果。

“与众不同”没有错,它是基础,是前提。只有与众不同才能彰显独特价值,才有可能进入顾客心智被选择。

但在大竞争时代和从长期效应来看,光是一般的“与众不同”还不够。

因为满足顾客需要和需求的品类在不断分化,代表“与众不同”的品牌越来越多。而人类的心智空间又非常有限,原来大脑可以容纳很多的品类、一个品类内可以容纳7个品牌。现在大脑压力越来越大,只能容纳代表品类的1-2个品牌。在互联网行业,这一点体现得尤其充分,这就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可能只能存在一个品牌,位于第一的品牌。没有第二品牌生存的机会。

只有第一才更容易进入顾客心智而被选择。其它的与众不同要花更多的广告费才能勉强进入顾客心智(暂时进入了还很容易被遗忘),有的可能还根本进入不了顾客心智。

于是,“与众不同”进化到了“第一”。

 定位理论的大厦:定位屋(4)

第一提升了你的竞争力;另外,第一天生具有更容易进入心智、被心智记住和赋予更多的光环效应的特性。

这里关键是你的第一要有价值,亦即在你成为第一的领域具有市场前途,同时你的资源足够让你抵御时间的煎熬和残酷的竞争保持第一直至你依靠第一建立了品牌。

品类第一

我们这里强调的第一是指心智品类中的第一。

品类是认知的入口。心智认知从搞清楚你是谁,你是什么品类开始。

品牌从某种意义上讲只是品类的代表。

品牌有价值是因为它所代表的品类有价值,离开品类的品牌,一钱不值。

很多人认为品牌不死。其实品牌有生也有死,品牌伴随品类而生,伴随品类死亡而死亡。

就像品牌之间的竞争表现为企业之间的竞争一样,品类之间的竞争表现为品牌之间的竞争。这是因为品牌需要企业为载体,品类需要品牌来表达。

企业之间的竞争、品牌之间的竞争只是表象,品类之间的竞争才是实质。

品牌因为主导了某种品类而成为品类的代表。那么,品牌如何才能主导某个品类?

成为品类第一。

不能成为既有品类的第一,就利用分化开创新品类,成为新品类的第一。

品类给出了一个打造品牌的全新角度,也许是将来打造品牌唯一的一个角度。

现在,竞争帮助品类做到了这一点。

什么是品牌

现在可以回答什么是品牌了。

传统营销中关于品牌有很多定义。

以科特勒为代表的传统营销理论认为:品牌是“一种名称、术语、标记、符号或设计,或是它们的组合运用”;品牌的目的是“借以辨认某个销售商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或服务,并使之同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区分开来”;品牌的要点,是“销售者向购买者长期提供的一组特定的特点、利益和服务” 。

品牌形象理论的代表者大卫·奥格威对品牌曾做出这样的定义,“品牌是一种错综复杂的象征,它是品牌的属性、名称、包装、价格、 历史、声誉、广告风格的无形组合。”

上面的品牌概念曾被大多数人接受;但这是一个自内而外的品牌概念,不能体现品牌的实质:应对竞争,赢得顾客。

定位理论认为,品牌就是某个品类的代表或者说是代表某个品类的名字。建立品牌就是要实现品牌对某个品类的主导,成为某个品类的第一。当消费者一想到要消费某个品类时,立即想到这个品牌,我们就说你真正建立了品牌。

我们这里说的是强势品牌,即具有制定标准、左右市场价格、主导某个品类的品牌。传统意义上还有一些所谓的跨品类的大品牌,它们在没有与某个品类紧密联系的专业品牌出现时是强势品牌,但在大竞争时代,它们更多时候只是一个二流品牌,除了知名度外,不代表任何东西,在竞争中更多的依靠价格取胜。

为什么要打造品牌

对于企业而言,品牌的价值在于三个方面:彰显独特价值;应对竞争,创造顾客;获得溢价。

对于消费者而言,品牌的价值也表现在三个方面:享受独特价值;回避风险,简化选择;降低交易成本。

这就是企业为什么喜欢建立品牌,消费者为什么喜欢购买品牌的原因。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68208.html

更多阅读

成就动机理论的大师:麦克利兰

成就动机理论的大师:麦克利兰来源:《管理学家》杂志社栏目主编:刘文瑞教授本期主要撰稿人:王肖婧、卢欢编者按:大师思想,实践源泉。从创刊伊始,《管理学家》杂志每期深入介绍一位管理大师的思想和实践,迄今已六十余位。读懂大师,读懂管理

高职办学定位转型 行业巨变中的酒业大商转型(二)定位与方向

 行业巨变中的酒业大商转型(一)中提出了行业巨变中大商面临的五大问题,本文重点探讨定位、转型方向与策略。   繁华落尽,洗尽铅华。“昨天所有的荣誉,已变成遥远回忆,今夜重又走入风雨,再苦再难也要坚强,只为那些期待眼神”。行业巨变,

定位理论的大厦:定位屋(7)

后记“定位屋”图所介绍的定位理论的大厦其实只是其框架体系结构,是为了简化人们对它的认识而作的一个努力。但真正的定位理论远比这个“定位屋”图更丰满、更恢弘、更动人、更有力。比如:竞争包含着四种战略形式、找到你的竞争对

定位理论的大厦:定位屋(6)

成为第一:两大战略武器如何打造品牌?成为第一。找到第一,这只是战术,更重要的是把战术发展为战略,动员企业资源去占据这个品类心智中的第一,从而成为市场中真正的第一。在企业实践和商业实战中,成为第一主要是利用公关和广告让你在潜

声明:《定位理论的大厦:定位屋(4)》为网友雨夜的街道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