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20年经商连载三 我与管理的约会(17-20)连载



——幸福与痛苦

约会,自然充满了神秘,也有变数,约会能否成功,取决于各个方面,纵然有周瑜的智慧,关键时刻也有“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还得请诸葛亮借借东风。管理的约会,也就是在娱乐的基础上,能聊则聊,能侃就侃,不要有任何非分之想,籍此来解决实际管理问题。当然,如果遇上瞎猫碰上死老鼠那摊事,那就是你的运气了,当然收获的还是死老鼠。《赵梅阳:我与管理的约会》系列文章,系笔者多年管理咨询实践,在剪刀加胶水的熏陶下,在有力参考很多“冠名大师”的启发下,还有在……下,笔者自成体系的一系列小文。因此,在欣赏(糟蹋)文字的同时,不要有自我框架下的道德高度,长期接受的意识形态,以及诸多你自我形成的一些小资情调,还有你自认为的优势……,对我进行口诛笔伐,以及口吐诸多动物的生殖器的字眼,我一概不与你约会。约会的企业,人名,有时进行了处理,敬请谅解,此为《赵梅阳:我与管理的约会》之序。

数年前,《赵梅阳:痛苦与幸福的相对论》寥寥数笔,勾画出了笔者先入为主的观点:痛苦与幸福都是一种感觉,而我们亲身经历的的最大幸福在于曾经痛苦,反之亦然,最大的痛苦在于曾经幸福,因此,我们在遭遇痛苦时一定要想到,我们正在播种明天幸福的种子,在我们幸福时,也许一不小心,就埋下了痛苦的祸根。在痛苦中看到幸福,使我们有生存的动力,更加坚强,在幸福中看到痛苦,人生会更加珍重,和谐处世。今天看到以前的文字,依然很有感觉,我现在要探讨的主要是针对于公司环境下的讨论。

当我们看到有些哲人说到有种幸福叫痛苦,也有些哲人说有种痛苦叫幸福,反正说的就是“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再而言之,幸福就是痛苦,痛苦就是幸福,再进一步,就是幸福和痛苦就是一回事,这成了什么,黑白不分,神魂颠倒,这就对了,幸福和痛苦就是这个关系。

当领导给你下达任务,限定时间,限定经费,限定的援助,限定的……,你很痛苦,在绝望中寻求希望,经过一系列的痛苦组合拳,你的任务有了眉目,幸福的种子已经诞生,虽然肉体上是痛苦的,精神上是痛苦的,但是你的灵魂深处是幸福的。当我们看到很多创业者回忆当年打地铺,吃盒饭的情景时,依然洋溢着幸福的微笑。这就是验证了曾经的痛苦是最大的幸福。随着任务紧张的进展,任务按照进度在完成,脑海中时刻涌现完成任务的瞬间的鲜花的涌现,同事的认可,领导的好评,幸福就是这样不油然而产生了,如果此时你很嚣张,那就埋下了痛苦的种子。

痛苦是幸福的代价。痛苦是进入幸福之门。当希望变为现实的时候,幸福就趋于零,并向痛苦转化。痛苦与幸福来自同一源泉:相对比较。一个人的客观条件不管多好,当他与那些条件更好的人相比,就会产生痛苦,一个人的客观条件不管多么坏,当他与那些条件更坏的人比较时,他也会感到有幸福的时候。正所谓你的情况多惨都会有人羡慕。即使不与他人比较,一个人也会自己与自己比。现在比过去好,人就会感到幸福,过去比现在好,人就会感到痛苦。在追求希望的过程中,现实的痛苦浸泡在期望的幸福之中。假若没有希望,现实就是可怕,可怕的让你没法前行。当你明白这两者的关系时,你会变得很淡定,再不会为之患得患失,幸福与痛苦正如潮起潮落,自然规律,不必介意。

约会收获:人生就是一场戏,悲欢离合,聚散皆是情,不必为此耿耿入怀,也不为此彻夜失眠。记得,潮起一定要潮落,幸福一定要协同痛苦。

——打造你棱角

约会,自然充满了神秘,也有变数,约会能否成功,取决于各个方面,纵然有周瑜的智慧,关键时刻也有“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还得请诸葛亮借借东风。管理的约会,也就是在娱乐的基础上,能聊则聊,能侃就侃,不要有任何非分之想,籍此来解决实际管理问题。当然,如果遇上瞎猫碰上死老鼠那摊事,那就是你的运气了,当然收获的还是死老鼠。《赵梅阳:我与管理的约会》系列文章,系笔者多年管理咨询实践,在剪刀加胶水的熏陶下,在有力参考很多“冠名大师”的启发下,还有在……下,笔者自成体系的一系列小文。因此,在欣赏(糟蹋)文字的同时,不要有自我框架下的道德高度,长期接受的意识形态,以及诸多你自我形成的一些小资情调,还有你自认为的优势……,对我进行口诛笔伐,以及口吐诸多动物的生殖器的字眼,我一概不与你约会。约会的企业,人名,有时进行了处理,敬请谅解,此为《赵梅阳:我与管理的约会》之序。

这是《赵梅阳:你还有棱角吗》文章提到笔者大学毕业的会餐上,与老师们敬酒时的一句话“但愿你能把这种棱角保留五年……”,我的棱角只有自己知道,现在十多年早过去了,但我依然是我……。便于开展这种讨论,我从网上搜到的资料都是看起来很心酸,读起来更有伤感,因此我决定不采用任何官方的观点。早年在学校的时候,曾经组织老乡会进行了“你,与众不同”的三分钟演讲……自认为棱角更加锐利,只不过是表现不同而已……,为了与众不同,为了自我价值(也许你会笑话我,还用这词),我们必须保持自由的棱角……

笔者对个人棱角的三种阐述:

大家要相信:成功的人都有自己的个性(棱角),但是在成功之前,我们一定要敢于谈我们自己的个性,如果弹指不敢谈,何谈棱角。

个人棱角就是个人的商标品牌,就是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一个标志,有些棱角是好的;有些棱角在大众看来是不好的(只是大众看来),但是只要利用好,就能化弊为利……在大学时代,进行推销投机倒把,普通话很有个性,必须要理解能力与听力很好的人才能听懂,同学们认为是劣势,但是没有想到,客户一接我的电话,立刻想起了我的名字,转变成我的优势了,这也是歪打正着。

个人棱角就是个人的商业模式,每个人的棱角形成都与其个性息息相关,每个人按照自己的个性形成一套与人处事的方式,当别人邯郸学步时,也是会遇到水土不服的。但是有个前提,我们必须不断探索自己的个性特点,总结经验,使之更符合自己的个性特点的一套方式。如果是职业人士,一定要探索符合自己性格的职业,磨刀不误砍柴工。作为演员,一定要选择适合性格举止的角色,否则费力不讨好。我们不能买了一瓶醋是酸的,却说这醋有问题。

个人棱角就是个人的核心竞争力,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但是我们一定要将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最需要的地方去。重要事不紧急,紧急事不重要,安排好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所需的时间,不断的加强,其他的可干可不干的就不干,不要想到什么都去学,那肯定一事无成(天才除外),而从边际效益来看,可能是不合算的,但是在核心竞争力上取得的效益绝不是简单的加法,而是乘方效益……

很多人觉得进入社会有棱角的会被打压吧,很多父母都教育孩子“枪打出头鸟”吧,很多培训机构都告诉学生进入职场连长相都要变得老练。可是,我们都那么喜欢遇到个性鲜明让自己眼前一亮的人,我们都那么想要看到一点点不一样,我们都喜欢围在一个奇葩身边发自肺腑的赞叹一声“牛”。当我们换位思考,我们喜欢的是不是别人喜欢的,有棱角的让你感觉到真实,让你感觉到有底,有关棱角的话题,我将继续探索……

约会收获:如果你没有棱角,我只能告诉你,白来这个世界一趟。大胆地向前走,亮出你的棱角来。

——谈智圆行方

约会,自然充满了神秘,也有变数,约会能否成功,取决于各个方面,纵然有周瑜的智慧,关键时刻也有“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还得请诸葛亮借借东风。管理的约会,也就是在娱乐的基础上,能聊则聊,能侃就侃,不要有任何非分之想,籍此来解决实际管理问题。当然,如果遇上瞎猫碰上死老鼠那摊事,那就是你的运气了,当然收获的还是死老鼠。《赵梅阳:我与管理的约会》系列文章,系笔者多年管理咨询实践,在剪刀加胶水的熏陶下,在有力参考很多“冠名大师”的启发下,还有在……下,笔者自成体系的一系列小文。因此,在欣赏(糟蹋)文字的同时,不要有自我框架下的道德高度,长期接受的意识形态,以及诸多你自我形成的一些小资情调,还有你自认为的优势……,对我进行口诛笔伐,以及口吐诸多动物的生殖器的字眼,我一概不与你约会。约会的企业,人名,有时进行了处理,敬请谅解,此为《赵梅阳:我与管理的约会》之序。

按照现在曾仕强所说的流行的国学说法,叫做圆通做事,比较典型的人物曾国藩首当推崇。我写上这个命题,智圆行方,主要谈原则性与灵活性。我曾经用智圆行方来回答了我面试中的很多问题,我给他引申并阐述为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智圆行方语出《淮南子.主术训》“智欲圆而行欲方”要求为人处世的智谋要圆滑灵活运用,行为要方正不苟,在坚持原则的情况下,谋取利益。

中国钱币发展就能说明这个问题,造型为外圆内方,其实暗含我们做人要外表平易随和,灵活适应环境,内心必须严正,不轻易放弃,不违背社会道德标准。智圆行方的圆不能简单作为贬义解释,是圆通圆满之意,运用谋略和技巧,灵活性的处理问题,办事圆满,周全一些,有助于方正行为目标的实现。智圆行方要求做到圆中有方,灵活而不脱离原则;方中有圆,不死板,不教条,一切从实际出发。

在企业里,我发现我的一个员工,每次办事情,总有一堆困难,确实都是客观存在的,他以为这么一推,就显得很有能耐,最可恼的是每次都冠冕堂皇,理由能站住脚,我对此,以后不给有关协调的事物给他办,只交给各个规定节点的事情给他办理,换句话说,就是基本不要动脑子的事情。另外一个员工,每次交办的事情,都能完成,但完成基本上都不是我能想到的套路,因外我的很多套路基本上都是老路数,很多行不通了,他当碰到问题,举一反三,人情历练,总能找到突破口。当我尝试将这两个人互补的利用时,发现问题出来了,根本就不配合,而且还互为拆台,一个指责另一个不按章法办事,另一个则不声不吭,办完了事,请求我不要这个助手。

笔者认为,对于外在的东西,我们可以放宽标准,适应就行,建立好和周边的关系,从而有助于我们更好了解这个社会,与团队为伍。对于内在的东西,我们一定要坚持自己的原则,不能放弃自己的棱角的体现,不鞥随波逐流,最终失去自我。只有越有自我内在的东西,别人才能看起你。

对于企业的交际也是如此。对于外面,和平友好,不树敌人,有钱大家赚,有名一起扬,商业场合在于大家“互相吹捧”,而不是互相拆台,但最目的能够达到。对于内部要有严格的制度,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打造自己企业的硬实力。这从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中国内圣外王,只是表现手法不宜罢了。

约会收获:严格要求自己,协同合作他人。有里有表,从容不迫。如果你属于领导,可以很好的安排公司的原则性的条条款款,但是真正执行时,你可以渗透进你的人性化,体现灵活性,你只要想一想,一国还有两制,但是同属中国,还有其他什么不能灵活处理的。如果你是下属,可以好好以任务、结果为导向,大行不顾细谨,大辞不顾小让。但是注意严格要求自己,别被被人抓住小辫子。

——三识教育论

约会,自然充满了神秘,也有变数,约会能否成功,取决于各个方面,纵然有周瑜的智慧,关键时刻也有“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还得请诸葛亮借借东风。管理的约会,也就是在娱乐的基础上,能聊则聊,能侃就侃,不要有任何非分之想,籍此来解决实际管理问题。当然,如果遇上瞎猫碰上死老鼠那摊事,那就是你的运气了,当然收获的还是死老鼠。《赵梅阳:我与管理的约会》系列文章,系笔者多年管理咨询实践,在剪刀加胶水的熏陶下,在有力参考很多“冠名大师”的启发下,还有在……下,笔者自成体系的一系列小文。因此,在欣赏(糟蹋)文字的同时,不要有自我框架下的道德高度,长期接受的意识形态,以及诸多你自我形成的一些小资情调,还有你自认为的优势……,对我进行口诛笔伐,以及口吐诸多动物的生殖器的字眼,我一概不与你约会。约会的企业,人名,有时进行了处理,敬请谅解,此为《赵梅阳:我与管理的约会》之序。

三识教育指增加知识、增长见识、培育胆识。此观点由笔者在1999年前后酝酿,2000年正式提出,2002年在公开演讲场合正式登台亮相,宣传三识教育,成就赢家的观点。2010年整理之前的跟踪数据,发表《赵梅阳:三识教育,成就赢家》,今天,再次整理相关三识教育,在企业方面的借鉴作用。期间,针对国考发表过《赵梅阳:从百万国考所想到的》。

一、三识教育提出背景

上世纪90年代初期,笔者老家有很多比较较真的长者给我提出知识无用论。(当时原话是读书无用,并举例村子里面的没有上学的都成了包工头,饭店老板,杂货老板,现在有钱,有房,娶了媳妇),要我给出解释。我就一直在思索,在中国的大环境里读书到底有无用处。为此我对墙壁上“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进行改编:

书山有路,(笔者解释:我们的求学生涯是有限的,求学之路是有尽头的)

学海无涯。(笔者解释:我们所要学习的知识是无限的)

书山学海,(笔者解释:有尽头的求学路与无限的知识海洋,使人陷入了深思)

有无涯路?(笔者解释:我一直在探索求学的出路问题)

时间已过世纪之交,再回老家时,发现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读书已经成为农村孩子改变自身命运的唯一途径,原来黑色七月(高考现已经改为六月)独木桥成为名副其实的通天桥,成为改变命运的契机。后来李昌平先生的《我向总理说实话》反映的也是那个时期的农村现实。

我找到那位提问的长辈,给他解释。

八十年代初期赚钱的都是胆大的,而且所从事的行业在当时都是逼不得已(有点以偏概全,有些还是不愿意干的),如开个养猪场,信用社的人主动找生产大队,贷款给你,于是养猪场赚钱(现在没有这事了,不会主动了),然而好景不长,火了不到一两年,猪瘟盛行;收废品的,现在基本上都有十间八间门面,在街上也是一个拥有几百万资产的大户人家了;对于有过一线的经历的人很清楚,人在为了生存的情况下,胆子都是撑大的,前提是路子走对了。

九十年代延续了八十年代的红火,但是能够感觉到危机,发现自己跟不上时代,很多东西都听不懂了,应该说,上学的与没上学的就能分出伯仲了,但不明显,感觉而已。人们的信息日益见多,没有上学的对于信息处理就无能为力,我记得很清楚,在农村会写信的如果出去打工,过几年就成了小工包头,或者业务主管,但是不会写信的永远是打工的,专干那些重体力活,爬上管理比较难。

过了世纪千年,第一代的靠胆大撑起的艳阳天纷纷倒下,知识经济的提法就在那个年代变得流行起来,在当时的环境下,我意识到知识绝对是想成就一番事业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另外隐约意识到人的胆量与他的个人命运紧密相连,对成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有这个能力而不敢行动,最终将一事无成,永远停留在口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说来容易做来难,当年在大学搞勤工俭学,上门推销业务,学校报名时有200人,干到3天剩下50人,干到10天不到10人,最后坚持下来的就是我一个人,讲的时候都会讲,真正遇到拒绝的时候就是你的胆量在支撑了。

二、三识教育理论发展

从理论的起源阶段,我就认定知识与胆识对于人的成功的巨大作用,但只是感性的,但后来在校园里发生的很多兼职故事,同学向我咨询时,我基本不要思考就可以告诉他们商家是怎么圈钱的、设套的、骗钱的,基本上都被验证了。后来发现都是与我的经历有关,听人说过或自己经历过,也正是这些经历,我可以少走弯路。这为我后来完善了三识教育,提供了帮助。

同样的事例还不止在涉世未深的学生身上,对于久经商海的成功企业家也有碰壁之说。早些日子,我的一个企业家朋友打电话给我,说被骗了,很窝火,我问了怎么回事,一说前面半句,我就明白了。他很诧异,我告诉他,您是一直从事政府工作,从政府下海自己干企业,你知道大骗子怎么骗钱,但你就压根儿不知道小骗子是怎么赚钱的,人各有道,君子小人,均有取财之道。我告诉他,我在上大学及在工作时,首先要考虑衣食住行,否则命就活不了,而您不要考虑这些,正如很多公司在老家所在地工作一样,工资都是零花钱,吃住父母再啃啃。

从量变到质变,我最后总结了:“增加知识、增长见识、培育胆识”我提出这十二个字后,一直在探索到底与人的成功有什么关系呢?为此,我查阅了很多名人,商人,包括古今中外,三教九流。我分析了不同职业,即使是乞丐,为什么有些能成丐帮,改良从商了;有些只是游兵散勇,最后冻死街头。我在很多桥洞里与拾荒一族进行沟通,领略到他们顽强的生命力;我在与一些“社会中间人”进行访谈,能够体味到他们饱览心酸中的幸福。很多进过监狱的人,与我聊起来,也是很有道道的,至于早些日子发生的“躲猫猫”就不足为奇了。

鉴于此,我认定成功绝不是这三者简单的相加,应该是一种乘积关系,而成功我用赢家来代替成功。

 

我所说的只是赢的概念,要判断这个赢,于社会,于国家有无好处,这就涉及一个德字,我想大概就是一个正负的概念,缺德人干的事可能对社会就是一种伤害。我们今天说赢,就是成功了,成功的职业人,经理人,企业家等等。

三、三识教育理论应用

此理论经过很多不同场合的掌声验证,并配合笔者的其他理论,如晕圈效应、平台巩固上升法等一起使用。

应用一:回答读书无用论

我每年回到我的老家,很多人都会问我,孩子怎么办,他们刚初中毕业,是去打工还是干其他的。我去过从解放以来到现在(指1999年)没有出过一个大学生的村庄,最高学历为高三,现在村里当小学校长。我们不必回避这些,应该正面现实。我在户外运动的时候,经常问及一些当地的小男孩、小女孩,很多已经辍学了,有自己的原因,但作为小孩来说,再大的原因也是我们的环境的原因,其中家里穷和需要他们来赚钱成为最主要的原因。我告诉他们,现在农村在没有更好的路子(出路)的情况下,读书也许是唯一的(出路)办法,但是在有好的路子的情况下,情况就未必,最后成不成与他在外面的所见世面,和他自身的特点有关系。

应用二:回答唯考研论

这是2001年-2010年中国考研报名人数,以及每年的增长数及增幅。

年份  报名人数        增长人数  增幅 

2010年 140万           15.4万 12.4%

2009年 124.6万           4.6万         3.8%

2008年 120万           -8.2万 -6.4%

2007年 128.2万            0.7万 0.55%

2006年 127.5万           10.5万 9.0%

2005年 117万            22.7万  24.1% 

2004年  94.5万    14.8万  18.4% 

2003年 79.7万    17.4万  27.7% 

2002年 62.3万    16.3万  35.6% 

2001年 46万            6.8万  17.3% 

中国在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及2010年考研增长达到疯狂,也正是大学生毕业就是失业成为现实的开始,大学生从此不再轻松,不再是天之骄子,不再是特殊身份,不再高枕无忧,反正一进入大学,就是进入社会的开始,就是要面对生存的压力,也就是学会生活的开始。

在考研疯狂的年代,很多人问及我考研的事情,当然,考研过后没考上的问及最多,我也只能这样告诉他们,先工作几年也是一种见识,另外要培养自己的情商,敢作敢为也是要胆量的。对于有些老师的行为,我实在不敢恭维,可能你们的出发点是好的,但一味的要学生考研,逃避现实工作,这对学生的成长极为不利。很多院校考研的已经占到90%以上,不考研的已成为异类,成为老师考试重点观察的对象。

笔者曾经一个项目,需要处理一些财物数据,找了几个研二的企业管理专业方面的学生,令我大跌眼镜,竟然不知道杜邦分析法是什么东西。这倒也可以理解,人家可能那几堂课就是蒙混过关了,与导师沟通了一番。但令我不解的是每次提交给我都是半成品,很多基本编辑的低级错误都一览无余。

应用三:回答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问题

由于工作性质,与很多老板成为私交,其中不可缺少就谈到孩子的教育问题。一方面要磨练他们,另一方面又怕孩子不理解,爱恨交加。对于孩子有这么好的环境,实属不易,但是一定要遵循孩子自己的意愿。多读书,有针对性的读书;在自己的商业场合可以酌情带出去,感受商业细胞,也许有些孩子天生就感兴趣;一定要培养孩子自己做决定的习惯,制造困难,培育孩子的胆识。笔者曾经带领一个小孩坐最刺激的嘉年华,我告诉他,要弄就弄最刺激的,你敢不敢,如果一开始胆量就输了,最终不可成大事,当然这样的例子太多了。

 俄罗斯20年经商连载三 我与管理的约会(17-20)连载
令人欣慰的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已经出台,明确了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均衡发展。提出了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事做人,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三识教育在新时期将更加具有实践性指导作用。

约会收获:基本上是拷贝以前的作品,归纳到与管理来约会。作为企业,首先要学会企业生存的基本技能,通常说的专业,有了专业就要有见识,知道北京的是怎么干,纽约的是怎么干,白的是怎么干,非白的呢,都要知道,这就是见识,知道了,了解了,掌握了,敢不敢就是一个执行的问题了,饼画得再好,也不能充饥,这就涉及到胆识问题了。只有三识旗下,你才会有大的作为。想了解更多三识教育,只有搜索 “赵梅阳三识教育”即可。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65857.html

更多阅读

202.96.97.241 我与管理的约会(96-97)连载

股经谈技巧约会,自然充满了神秘,也有变数,约会能否成功,取决于各个方面,纵然有周瑜的智慧,关键时刻也有“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还得请诸葛亮借借东风。管理的约会,也就是在娱乐的基础上,能聊则聊,能侃就侃,不要有任何非分之想,籍此来解决实际管

小说连载白姐93一95 我与管理的约会(90-95)连载

战略十动态约会,自然充满了神秘,也有变数,约会能否成功,取决于各个方面,纵然有周瑜的智慧,关键时刻也有“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还得请诸葛亮借借东风。管理的约会,也就是在娱乐的基础上,能聊则聊,能侃就侃,不要有任何非分之想,籍此来解决实际管

86年土地管理法 我与管理的约会(86-89)连载

工艺代传承约会,自然充满了神秘,也有变数,约会能否成功,取决于各个方面,纵然有周瑜的智慧,关键时刻也有“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还得请诸葛亮借借东风。管理的约会,也就是在娱乐的基础上,能聊则聊,能侃就侃,不要有任何非分之想,籍此来解决实际管

dnf81到85怎么升级快 我与管理的约会(81-85)连载

理念集散地约会,自然充满了神秘,也有变数,约会能否成功,取决于各个方面,纵然有周瑜的智慧,关键时刻也有“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还得请诸葛亮借借东风。管理的约会,也就是在娱乐的基础上,能聊则聊,能侃就侃,不要有任何非分之想,籍此来解决实际管

70879 66 2 我与管理的约会(66-70)连载

你能保密吗约会,自然充满了神秘,也有变数,约会能否成功,取决于各个方面,纵然有周瑜的智慧,关键时刻也有“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还得请诸葛亮借借东风。管理的约会,也就是在娱乐的基础上,能聊则聊,能侃就侃,不要有任何非分之想,籍此来解决实际管

声明:《俄罗斯20年经商连载三 我与管理的约会(17-20)连载》为网友有人欢喜有人忧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