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社会将何去何从 龙井“领跌”,中国茶业何去何从?



   2013年的杭州“春天”,来得比往年更早一些。

   茶人们早已感觉到上天的暖暖美意,不仅仅是百花盛开,也不仅仅是笑容盛放,更重要的是,清明节前有两周的时间可以采茶,明前茶产量将大大增加,但是,很多茶农和茶商都高兴不起来,因为,西湖龙井率先跌价了。

   价格跌了多少?众口不一,各执一词,有人说跌了1000元,有人说跌了几百元;有了说大约跌了20%,有人说大约跌了10%。其实,谢付亮认为跌多少不是最重要的,角度不同,标准不同,结果自然不一样。重要的是,为什么会“跌”,以及如何面对西湖龙井“领跌”。

   任何市场都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调整,茶叶市场自然不会例外。一个人可以制造一时的高价茶,哪怕是天价茶,但是,一个人不可能让一种茶永远维持在高价或天价,几年前我在《茶翅高飞——中国茶叶品牌快速崛起之道》一书“误区篇”中已做了重点分析。

   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即使没有政策影响,西湖龙井的跌价,也会和涨价一样寻常。这是正常的市场规律,不以某个人或某些人的意志为转移。有了政策影响,西湖龙井的跌价会来得更早一些,更猛烈一些;其它的茶叶也一样,例如,往年3000元一斤头茬乌牛早,今春跌去一半。

 台湾社会将何去何从 龙井“领跌”,中国茶业何去何从?
   西湖龙井是十大名茶之首,头顶光环无数,但是,市场时刻都在变化,再好的产品也会有势均力敌的竞争对手,尤其是当大多数业内人士“一览众山小”或麻痹大意的时候,竞争对手会成长得更快,直到来一个措手不及!

   国家严控三公消费,消费更加理性,竞争环境陡变,西湖龙井之前的光环和优势,也随之逆转,迅速成为部分人避之惟恐不及的“劣势”,例如,新浪网报道,“记者在龙井村看到,往年采购茶叶的豪车不见身影,取而代之的是各路前来喝茶的人们和部分买茶的‘刚需’。”

   怎么办?为了不让生产出来的茶叶烂在茶园里,只能降价以闯天下,例如,记者沈兰写道,一位从事杭州西湖龙井茶工作30年的业内人士说,受政策影响,作为送礼佳品的茶叶销量、价格明显受挫。

   那么,对于中国茶叶行业来说,应该何去何从?如何应对,才能在西湖龙井“领跌”时,抓住时机,逆势而上呢?

   我在远卓“茶金会”上强调,茶叶本来就是用来喝的,一旦成为某一类礼品的攀比符号,甚至成为奢侈品的标志,我们就需要预防这种茶成为幻想的“肥皂泡”,越吹越大,直到幻想破灭的那一天。注意,这样讲不是否定茶叶品牌可以成为奢侈品,茶叶当然可以成为奢侈品,奢侈品茶叶已经屡见不鲜。

   我这样强调是为了表明,茶叶不能成为脱离市场规律的奢侈品,就像曾经的普洱茶集体疯涨,可以炒到几十万元一斤、百万元一斤,但是,不少茶农依旧在贫困边缘挣扎。这种失去根基的奢侈,注定是一场悲剧,改变悲剧的唯一方式,就是让整个产业链享受到茶叶价格的“红利”,包括最终端的消费者。

   所以,远卓品牌策划公司谢付亮认为,西湖龙井“领跌”是一件好事,他至少在第一时间提醒我们,没有不会破灭的肥皂泡,没有只涨不跌的茶叶,从生产、包装到消费,这一切都要“接地气”,都要冷静下来,回归到理性,回归到环保和绿色的原始需求。也因此,我和张之闯先生在《点茶成金——快速卖茶72招》一书中,从民生角度具体讲述了具体的卖茶技巧,以共同为茶叶行业添块砖、加片瓦,尽一点绵薄之力。

   换言之,西湖龙井也好,其它茶叶也罢,都不能沉溺于急功近利的“虚荣伴侣”,都需要重新站在最广大消费者的角度,打出真实的亲民牌,造出“接地”的茶品牌,为消费者的日常生活着想,让茶叶返回“柴米油盐酱醋茶”的行列,成为消费者形影不离的“健康伴侣”。

   朝着这个方向不懈努力,中国茶叶行业就能乘势而上,变“价格领跌”为“行业领涨”的契机,继续“茶翅高飞”,以实惠的价格吸引更多人喝茶、懂茶、爱茶,享受茶文化中的大千世界,快速推动中国茶叶行业的复兴进程。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65569.html

更多阅读

赵本山出事了?在危机中将何去何从? 台湾社会将何去何从

赵本山近来成为舆论聚焦的对象,可谓烦心事多多。在中国,身为政协委员、国家一级演员的他,接连缺席全国、辽宁省、铁岭市三个级别的文艺座谈会,有人称其“要出事”;在新加坡,其妻马丽娟因为一起卖跑车案件出庭,虽然胜诉,但关于赵本山及家

声明:《台湾社会将何去何从 龙井“领跌”,中国茶业何去何从?》为网友痮亱聽雨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