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利是”:新产品的生死符



本人对市面上新冒出的产品有一种特别的兴趣,经常抢先买来“尝尝鲜”——除了期待这些新产品能带来一点不一样的体验外,更想从中探究一下企业的营销思路,占卜一下它的生死。我以为,要了解一个企业,根本用不着到企业里去做调研和访谈,或者阅读一摞有关它的资料,最简单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拿一件它的产品,再把价格与同类产品比对比对。产品(服务)本身的性能以及购买时的价格,这两样东西,包含了一个企业的绝大部分密码,人品、能力、经营理念、营销思路,都在里面了。至于老总们在媒体和大会小会上的讲话,企业的规章制度、规划、愿景等等,都当不得真,嘿嘿。

  那么,我这些年来“尝鲜”的结果怎么样呢?报告诸位,除了偶尔的惊喜外(比如OPPO和小米手机),多数时候还真不怎么样。

  我的“尝鲜”报告

  一年多前,大品牌厂商推出的平板电脑都在10英寸以上,拿在手上多少感到不便。我在天猫上搜到一款深圳产的7英寸迷你PAD,价格不到1000元,居然外带3G上网和语音通话功能。说实在,对山寨大本营深圳生产的产品,我是免不了带有疑惑的,但它的产品描述实在不错(两年研发取得突破,核心部件从美国和台湾地区引进),客服小姐的解答也够热情,加上钱也不多,我想那就试试吧—我们为什么要把自己的企业看死呢?它敢于创新、对市场反应迅速,已经值得嘉奖了,如果它再多少有点早期华为那样在研发上“死磕”的精神,说不定也会成长为一家与苹果相抗衡的企业呢!所以,尽管当时天猫上显示的成交量很小,我还是决定给它一个机会,成为它的种子客户。

  第二天一早货就送到了,一用,真的没有奇迹。除了图像色彩失真外,触摸屏反应迟钝、上网性能也不稳定。退货的时候,客服小姐很失望,着急地问是什么原因。唉,我无法告诉她,这种没有通过试用的产品,根本不该拿出来卖,让消费者花钱来给你做测试,后果是很严重的。

  事后我分析,这家企业老板的营销思路是,通过领先的功能和低廉的价格争得市场先机,然后不断改进。但问题是,他所谓的领先功能存在重大缺陷,消费者无法正常使用,即使免费,也不一定有人愿意用呀!从用户定位上说,使用上网产品的消费者大多属于挑剔型,你不可能指望他们像民工容忍山寨手机的缺陷一样,再给你一次市场奇迹!

  从逻辑上就说不通,这样的产品能存在下去吗?写这篇文章之前,我特地到天猫上查了查,这家企业的旗舰店已经关了!

  如果说对这家企业我多少还带有敬意的话,对于另一些,我只有叹息了。

  本人好红酒,眼见进口红酒的地盘这几年不断扩大,特别想看看国内企业如何反应。所以在超市里但凡发现新出来的国产红酒品种,都忍不住买一瓶回来尝尝。品尝的结果,除了迷茫,还是迷茫。比如一款山东烟台产的干红,标价40多元,价格比王朝、长城的基本款还高;它打六折促销的时候,长城、王朝也有同样打折的款型。我站在货架边本能地想,你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企业,面对国内品牌已扎根多年、外国产品大举入侵的市场环境,怎么说也应该用心做产品,多少做出一点特色,给消费者更高的性价比呀;退一步讲,即使没有特色,用料也应该讲究一点,品质上成熟一点,这样,随着整个市场的扩大,你多少也能分一杯羹。

  但开瓶后发现,气味、色泽、口感,少见的差,无法入口。我断定它采用的是劣质葡萄,极可能还渗了水和糖。坑爹呀,山东大大小小小这么多葡萄酒厂,你没有比对比对吗?如果做不出中高端产品,那就像有的同行一样,做十几元三四公升的大瓶装甜红,满足国内大众消费者对甜味的偏好和对价格的敏感,也算货真价实的一条正道啊!

  这家企业的老板是怎么想的呢?我分析,他的思路可能是:大多数消费者喝不出红酒的好坏,那么我采取相对偏高的定价,给渠道更高的提成比例,更多地打折促销,多少也能卖一些,挣点快钱。但是,市场上不会有多少像我这样的冒险者;在货架上的选择足够多、商品信息足够丰富的情况下,傻子是不够用的。靠消费者偶发性购买赚的钱,弥补不了你的产品上线费、超市进场费—等着停产吧你!

 消费“利是”:新产品的生死符

  那么,所谓高端的产品,思路是不是会清晰一些呢?不见得!山东某老牌葡萄酒厂,近两年不断推出二三百元的高端红酒品种。本人肯定是要尝一尝的,但实在地说,真对不起这个价格。而且比很多进口红酒都贵,卖给谁呢?和法国的比,人家有几百年的清誉和个性化的口感;和澳洲、智利的比,你在口感、价格上都没有优势,更没有人家的进口光环和食品安全保障。

  那它准备靠什么行销市场呢?我看了又看,想了又想,发现有这么几点:

  1.外观设计和包装。特别是包装,真是舍得花本钱,法国名庄酒都没这么搞的。

  2.玩年份酒概念。外国红酒也讲年份,但人家讲的是某年成的葡萄特别好,与中国白酒的几年陈不是一回事。但大多数中国消费者还没弄懂。

  3.渠道与销售能力。特别是团购这一块,进口产品没法与进口红酒比。

  4.品牌知名度。绝大多数进口红酒只有国家品牌,没有具体产品的品牌(法国的几大名庄酒是例外)。

  这四点,除了最后一点外,都不是正途,支撑不起高端红酒的价格与形象。看看这一两年它们的销量就知道了,市场不会有奇迹。

消费者“利是”的基础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或者相对弱势的企业推出新产品,应该以什么样的姿态面对市场?按常理,要么是更好的质量,要么是更独特的功能,要么是更高的性价比,要么是在保证基本功能前提下更低的绝对价格(比如七天连锁酒店)。这四点,http://china.aihuau.com/是一个新产品必须为消费者提供的“利是”(红包),也是消费者选购新产品的理由,不然,消费者凭什么要选择你呢?选择一个缺乏品牌和资信担保的新产品,是要冒风险的!(至于产品形象、心理满足之类,都是没影的事,还没几个人消费呢,哪来这些虚的?!)

  构成消费者“利是”的这四点,其实就是营销4P中的前2P—产品与价格。作为一个没有得到市场认可的新企业,理当老老实实埋头苦干,将心思用在产品创新与成本管理上,努力为消费者提供更质优价廉的产品,准备更大的红包。在消费者接受你之后,你才可能逐步提高利润。一开始就想着自己挣钱,甚至挣大钱,哪有这么美的事啊!

  但中国很多企业就是不顾这些常理,迷信于各种渠道策略和促销技巧—营销4P中的后2P,希望靠给渠道高额分成,靠消费者不懂行,靠豪华包装,靠广告忽悠和品牌故事,靠高定价后的虚假折扣,创造市场奇迹。事实证明,没有前2P为基础,后2P是成不了事的。前2P是本,后2P是末;后2P影响企业赚钱的速度和多少,而前2P决定了企业能不能在市场上赚到钱。

  不得不说,近些年层出不穷的营销理论,以及各路营销专家鼓噪,把企业家的心思搞乱了、心术搞坏了。企业界整体上心态不正,都想着投机取巧、弯道超车,当然出不了好的产品,更成就不了真正的品牌。

  当然,也有的企业并非存心蒙事,只是没有把思路理清(给消费者带来了什么“利是”?消费者凭什么买你的产品?),心存侥幸,在市场上盲目试探—自己都没整明白,指望撞上好运气,不是拿钱打水漂吗?有的则对自己的产品过于自恋,对消费者的接受度片面乐观,在产品推出之前缺乏独立的、客观的评价—你不愿听不悦耳的话,别人更不愿意驳你的面子、坏你的心情,心魔使然,神仙也挽救不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65004.html

更多阅读

新产品推广 推广新产品的方法

新产品推广一个新产品的诞生凝聚了企业及研发团队的众多心血,新产品推广是新产品上市的重要阶段。新产品推广需要技巧更需要经验。和众营销策划经过多年实战经验总结认为企业在面临新产品推广过程中易犯的错误总结如下:(一)新产品推广

消费“利是”:新产品的生死符

本人对市面上新冒出的产品有一种特别的兴趣,经常抢先买来“尝尝鲜”——除了期待这些新产品能带来一点不一样的体验外,更想从中探究一下企业的营销思路,占卜一下它的生死。我以为,要了解一个企业,根本用不着到企业里去做调研和访谈,或者

声明:《消费“利是”:新产品的生死符》为网友勌蔦魢歸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