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的兵”走后该如何才能留下“铁打的营盘”?引入知识管理是现今许多企业的一个应对措施。例如明基,采用知识管理体系(KM系统),使所有员工的工作文档、报告、模板、客户资料等通过 KM系统上传到公司资料库中,这就等于把员工的大脑留住,知识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后,弥补了大多数知识员工跳槽对公司造成的无形损失,并把这种损失降到最低。
9月23日,两名古驰(GUCCI)深圳旗舰店的辞职员工向记者爆料称,他们在GUCCI旗舰店遭遇非人性管理:喝水要申请,上厕所要报告,孕妇一站就是十几个小时,吃8个苹果就会被解雇……直指GUCCI深圳旗舰店是“血汗工厂”。对此,GUCCI方面回复:公司一直以来均十分关注员工的福利待遇。目前,正在积极对此特殊事件进行深入调查,并将尽快采取必要措施进行妥善处理。
2011年9月,5名曾经在深圳GUCCI旗舰店工作的离职员工在网络上发了一封《集体辞职的古驰员工致古驰最高管理层的一封公开信》。在信中,他们表达了对深圳GUCCI旗舰店的控诉。他们说:“GUCCI也许是一袭华美的袍子,但是却长满了虱子。”爆料员工说,公司对员工在门店上班时的行为规定有100多项,很多规定严格限制员工的生理需求。
5位辞职员工的代理律师认为,GUCCI公司提供给员工严苛的工作环境,更多的是道德上的问题。作为奢侈品领域的大品牌,GUCCI的作为不符合其江湖地位,也违背了公众对这一品牌的认知。没有善待员工,也没有承担起相应的责任。服务行业对员工在顾客面前的行为举止有许多苛刻的要求,属于行业特殊要求,但员工在后台休息的时候,应该提供相应的福利。著名企管专家谭小芳老师表示,GUCCI这样的大品牌与血泪工厂联系起来,这样的员工关系应该说违背了和谐的原则。
前两年市面上流行的一本叫《笑着离开惠普》的管理类畅销书,惠普是一家有着良好而深厚文化底蕴的国际化公司,曾连续多年被中国相关机构和媒体评为最受尊敬的在华外资企业。惠普公司连续多年的业绩增长与其企业文化建设密不可分。惠普非常重视的一点就是让离开惠普公司的员工能主动讲惠普的好,这一点与许多国内公司形成鲜明对比。一家公司能让离开的员工继续说好,可见其文化对员工的导向性作用达到何种程度!所以,我们处理员工离职问题的标准应该是:让离职员工笑着离开企业。
员工是企业的资本,很多企业一直持这样的观点:“员工第二,顾客第二”,如此一来,企业更要解决员工离职问题,不要让其成为企业发展的障碍。根据某权威人才网站的2010年度的《离职率调研报告》——2009年因为金融危机影响,企业离职率是近年最低的,其中离职率最高的行业是高科技18.3%,技术研发类的岗位平均离职率为26.6%,在危机时期如此,正常年份的流失率就更高了,一般都在30%以上。而根据专家统计,流失一个员工的综合成本是年薪的1.5倍。人员流失已经成为制约高科技企业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国外几家著名机构也调查了人才离职给企业带来的损失,结果显示:把离职员工全年的薪酬作为基数,《财富》杂志:1.5-2.5倍;WilliamG.Bliss:2-2.5倍;美国管理学会:1.3-1.5倍;WilliamBlissofBlissandAssociates:至少1.5倍;TheSaratogaInstitute:1-2倍。
著名企管专家谭小芳老师了解到,企业常常面对这种现象:公司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一个技术尖子,刚刚独立完成了一个技术项目,就被直接竞争对手挖走了。我们除了不得不接受这样的现实之外,还要想办法将其损失程度和伴随而来的风险降到最低,并且应该思考如何控制员工离职率。员工是企业的资本,很多企业一直持这样的观点:“员工第二,顾客第二”,如此一来,企业更要解决员工离职问题,不要让其成为企业发展的障碍。故而,谭老师提出:人才是公司最宝贵的资源,对员工离职的防范就是对企业资源流失的防范。
员工离职管理需要新的理念,如何管理员工离职的速度和方向,已成为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不得忽视的重要问题。企业千万百计到处招人、挖人,而招来的人最终也难以留住,还是把眼光放长远一些,多做些实实在在的工作,把现有的人才培养好、利用好。如何塑造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如何才能敏锐地发现员工离职前的蛛丝马迹并防患于未然……面对市场经济的发展,面对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越来越多的人有了离职的经历,越来越多的企业切实感受到了员工离职对企业的影响。
员工频频跳槽,引发大量劳动争议,由于对员工跳槽管理不当导致企业在劳动仲裁、诉讼中败诉的风险现实的摆在HR的面前,作为专业人力资源管理者,当您遇到仲裁案件,您将如何处理?不能达到要求的员工必然要被淘汰。谭小芳认为,管理跳槽员工和辞退、裁减员工是人力资源经理必须处理,又是最难处理的工作。管理跳槽员工、离职员工时处理不当,很容易引发劳动纠纷甚至对簿公堂,甚至对公司正常营运产生深远的影响。
组织的员工,尤其是核心员工掌握着企业的重要信息资源、市场资源,熟悉企业的运作模式,一旦离职,轻则会给企业形成大量的人员置换成本,重则会给企业造成致命性伤害。尽管公司可以采取竞业禁止的方式,在一定程度内限制员工对于竞争对手的贡献;但越是重要的员工,在专业领域上的竞争力也就越强,转行的可能性也就越小,竞争对手也会用一些“擦边球”的方式“挖墙角”,甚至愿意为此付出大量成本。因此,著名企管专家谭小芳老师认为,在这个高度竞争的社会中,员工离职在所难免,对于离职的管理必须提上重要议程。首先,导致雇员离职的关键要素集中体现在如下7个方面:
1、领导层:员工与领导层之间的互相信用程度;
2、工作/任务:员工工作/任务的影响(获得认可),工作的挑战及工作的兴趣;
3、人际关系:与上司/同僚/客户/部属等多维度人际关系的处理;
4、文化与目的:员工是否具有目的感以及强烈的组织价值;
5、生活质量:实际工作环境,工作与家庭生活之间的平衡;
6、成长机会:获得晋升、成长、训练和学习的机会;
7、全面薪酬:工资与经济性报酬、福利。
一个百年长盛的品牌的打造,也需要从企业内部做起,从企业每一个基层员工的内心做起,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今天,与您交流的内容是:离职员工的管理问题。也许有人说,这个话题已经实在很老,但是其重要性并不因此而减弱。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优秀的人才是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要素之一,劳动争议的规避是人力资源经理必须处理,又是最难处理的实际工作,一旦人事制度和用工合同出现漏洞,将会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例如,离职员工处理不当,造成员工过激行为,影响企业人员和财产的安全;对劳动仲裁不了解,在仲裁庭上反而给对方举证,给企业造成名誉和财产的损失等。谭老师的《离职员工管理培训》课程将对您受益无穷!员工离职,需要了解的信息包括:
离职人员离职的真实原因,导致离职的主要事件;
离职人员对公司当前管理文化的评价;
对公司的工作环境以及内部人际关系的看法;
对所在部门或公司层面需要改进的合理化建议;
离职后本岗位后续工作展开的建议以及离职后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等。
“我要辞职”,当你听到员工向你说这句话时,你在想什么?很多领导会担心是否能再找到合适的候补人选,以及新进员工需要的培训等。然而,你有没有想到要做一个正式的离职面谈?首先,要了解员工辞职的根本原因。员工辞职的原因很多,通常分为两类:
一类是由企业本身的因素所造成的,如:企业的工作环境、待遇、人际关系、工作节奏、企业或个人的发展前景和机会等等,这些因素属于“推力性因素”当员工感觉没有这种推力时,只能选择放弃现有的工作。这就需要一方面要切实提高企业自身的亲和力,变“推力”为“动力”,使员工重新燃起回归企业的欲望。另一类是员工自身的原因造成的,如:搬迁后离公司太远、不能更好地照顾家庭,感到力不从心希望继续求学充电等等,这些因素属于“拉力性因素”。当员工感到外在压力很强时,就很有可能想从压力中解脱出来,可能就会提出离职。
大部分的离职员工具有相当丰富的知识素养和从业经验,他们往往还会在行业内继续发展,他们能够给公司传递宝贵的市场和技术信息,提供一些可能的合作机会,同时通过他们介绍现供职机构的经验,可以帮助公司改进工作。因此他们是企业创新和知识的重要源泉。众多“财富高科技100强”企业都投巨资于前任员工身上,由他们向企业提交商业计划书,以抢先获取有用的信息和创意。也有一些企业通过与前任员工保持紧密联系,利用他们身上千丝万缕的联系,帮助获取竞争者的动向,从而能从容决策。
只有了解员工辞职的原因,才能制定适合的挽留方案。企业也要力所能及地帮助员工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如:住房、福利或办理停薪留职等措施。谭老师了解到,美国的一家大公司曾为了留住一名高级工程师宁愿花费巨资买下这位工程师所在的企业,对于人才的投资价值可见一斑。其次,如果一个已经离开的员工,有一天表示“我想回来”,你无论是感觉意外,还是觉得毫不奇怪,是不是也需要深思熟虑一番呢?最后的决定,是要还是不要呢?下面,我们看一个案例——
小李是个非常内秀的女孩,进入公司以来,工作一直踏踏实实、勤勤恳恳,赢得了公司上上下下的好评。然而,年后小李就将不在公司上班,因为小李的男朋友在外地,小李要赶回去与男朋友结婚,并不再回来。年终总结大会上,小李收获了一份“意外”惊喜:不但工资、奖金正常发放,而且还被公司评为仅有的两名“年度优秀员工”之一,获得证书和额外的奖励。发表获奖感言时,小李热泪莹眶;会后,小李四处找同事要手机号码,“后面常联系”!
关于离职员工回来是要还是不要,我个人认为:在不违背公司规章制度的情况下,我们应该要!虽然俗话说“好马不吃回头草”,但是离职员工选择回来,说明我们还是有吸引他的优势。我们常说:“只要不是道德败坏,违法乱纪,离开后再回来的员工,我们都应该真诚对待,让他在新的时期,新的岗位上发挥自己的价值。”并且,在工作流程和熟练度上,重新回来的员工应该很快找回感觉,相应的培训时间也要少些,为什么不欢迎他的回归呢?
谭老师的一位同学在隆力奇工作的,与我分享过一个信息:隆力奇每年年终都会由人力资源部安排两档固定节目:一是为那些曾经在隆力奇工作过,如今已经离去的员工精心设计一张贺卡;二是派专车接送,邀请那些已经另谋它职,但曾在隆力奇高层管理岗位上工作过的员工回公司,创始人亲自陪同他们到处参观并交流意见。
同时,谭小芳老师也听说——奥美公共关系国际集团每年为离职雇员举办聚会,他们中的许多人目前在为奥美的客户公司效力;麦肯锡咨询公司有一本著名的“麦肯锡校友录”,即离职员工的花名册,跟踪离职员工的职业生涯变化情况,并组织交流聚会。一般来说,人才流动来去,是职场常态,懂得运用“凤还巢”的策略、善待每位离职员工,等于帮公司在外部养人才;一旦急着寻找接班人或有高阶职缺时,每位离职员工都是候选人,不用冒着引进“空降部队”的风险。
但为何有些企业,一旦员工与东家“分道扬镳”,就互相诋毁呢?这其实是一种“双亏”的结局,对谁都没有好处。因此,员工当守员工之道,不做一些短视的市场行为,而企业呢,对于离职的员工,理当诚信,按照用工协议,不妨严格甚至宽泛执行,不要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去克扣工资、奖金、差旅费等等。
其实,只要领导者能真正实践“以人为本”这四个字,就能将离开公司的员工变成企业终身的朋友和资源。在这里,谭小芳老师建议一些中小企业老板对于犯有小错的离职员工,甚至可以放其一马,说不定,以后还有合作的机会,没有必要弄得象仇人似的。毕竟,离职员工的口碑在业界或者行业也是很重要的。总之,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员工。员工离职实属正常,企业只有具有博爱之心,宽待、厚待离职员工,员工才能以感恩之心,不忘旧情。“你的心胸有多大,你的生意就能做到多大”。这是对离职员工关系管理的最好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