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世界品牌,争行业第一”,在创立雷士的第一天,吴长江就已经规划好了雷士的未来,目前雷士的销售额已达数十亿元,但离“创世界品牌”的目标还有距离。
如果只有15000元钱,你敢创业吗?
吴长江不仅这么做了,而且似乎“越玩”胆子越大。所以在1998年二次创业成立雷士照明之初,吴长江就把“创世界品牌,争行业第一”几个大字刷在了厂房上,这是他为自己,为雷士设定的终极目标。
也是因为这10个字,吴长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业内人士茶余饭后的“笑料”、外界眼中一个不折不扣的“狂妄者”。彼时,飞利浦等国外照明巨头占据着中国照明市场的半壁江山,即便是与国内散兵游勇的照明企业相比,无论是资金、技术还是渠道,雷士都无法与之抗衡。
1999年销售目标3000万,2000年销售目标6000万,2001年销售目标1亿,2003年销售目标3亿,2004年销售目标6亿……没过多久,外界嘲笑的声音慢慢消散,因为他们惊愕地发现,每次雷士提出的看似天文数字的目标都按期完成了。如今,雷士照明的身价已经从100万摇身变为100亿(市值),成为国内当之无愧的行业第一。
于是,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吴长江这个人,在照明行业率先导入专卖店战略,率先创立运营中心模式,进行产业整合和推进国际化……“敢赌”、“敢冒险”成为了吴长江的“新标签”。然而却很少有人注意到,在他每次看似“冒险”的举动背后,都有着精心的筹谋,比起冒险,他更是一个喜欢将风险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的人。
“从雷士照明成立那一天起至今13年了,雷士就一直伴随着争议,在质疑中快速成长,我说雷士的路是我们先画后走出来的,没人相信;然而,事实一次又一次证明雷士人从来就是说到做到。有朋友说雷士的每一次变革都带有浓烈的赌性,很多人只知道我敢冒险,但问题的关键是控制好风险,当出现意外或者失败时,风险一定要可控而且可以承受。”
2010年5月20日,雷士照明于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而在随后的2011年,吴长江所带领的雷士动作频频:3月,与全球领先的LED芯片公司科锐签订LED战略合作协议;7月18日,与亚奥理事会(全称“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签订照明及服务合作伙伴协议;7月21日,与施耐德中国订立为期10年的销售网络战略合作协议。
这很难不让人联想到他的“创世界品牌”的目标,对此吴长江依然很谨慎,“国内市场还很大,目前我们还是立足国内,按部就班地向海外扩张,我的海外扩张战略是扩张一个就成功一个,要稳扎稳打,不能盲目急于发展,盲目到海外会出问题的。所以在我的规划里,海外市场在未来3~5年还是投入期和培育期,我并不是要靠海外这块赚大钱。”
扩张但不冒进
国际化品牌并不遥远
尽管吴长江言辞谨慎,但还是透露出他对海外市场的期待和“野心”。事实上,雷士在2011年的每一个动作,都愈加明确地显露出其在产业整合及国际化上的强烈意图。
2011年9月22日,雷士照明强势进入工业照明领域,实现了民用照明产品和工业照明产品的整合,并大力推广“一站式”照明解决方案。对于雷士此番举动,媒体称其再次推动了销售模式的变革,将“B2B”引入传统民用照明市场。
相较于B2B模式的引入,雷士照明的一颗“金蛋”——大项目操作已经在孵化中。
“我的工作更多是和政府及组织打交道,未来几年中国是以政府为主导的经济建设体,企业需要思考如何与之配合,这对企业很重要。”雷士照明副总裁徐风云是在2010年底加入雷士的,此前他曾经成功带领民族音响品牌锐丰进入奥运,对于大项目的操作有着丰富的经验,与亚奥理事会签约就是在其推动下完成的。
2011年雷士签订了一系列赛事合约,并向“韩国仁川2014年第17届亚洲运动会”和“2014年泰国第四届亚洲沙滩运动会”递交了照明及服务独家供应商申请书。
“吴总是一个很有战略眼光的人,今年雷士在大项目这一块增长了50%,明年要增长100%。”徐风云称集团对这一块非常重视。
业内人士介绍,在照明行业实施大项目操作的不仅仅雷士一家,其同行也有着类似的动作,但是如此声势浩大雷士当属首例。
雷士照明或将开辟照明行业B2O(Business to Organization)模式的范本。大项目操作不仅将成为雷士照明业务的全新增长点,而且也将为其国际化品牌的塑造添砖加瓦。
在频频的大动作之余,雷士的人才储备也透露出其意欲国际化的信息。
雷士照明行政人力总经理饶小莲向记者透露,近几年雷士照明的国际化人才储备力度急剧加大,“就在几天前我才和好几家猎头公司签订了协议,有合适的国际化人才我就会直接引进雷士,同时也在进行这方面的储备工作。”
对于海外市场,吴长江虽渴望但并不急切,“现在很多西方的人不相信中国人,不相信中国的企业,要赢得他们的信任需要一个过程,绝对不能操之过急。我们要先把自家门口做好,这样才有底气,而且风险也可以控制。”
成功可以复制
我的创新都是悟出来的
2011年,雷士照明的销售额已达到数十亿元的规模,成为名副其实的行业第一,而吴长江为雷士今后1~2年内设定的目标是成为百亿俱乐部的企业。
如今的雷士“财大气粗”,不过吴长江依然清晰地记得创业初期那些“捉襟见肘”的日子。产品单一、没有平台、没有规模、没有团队,也没有品牌影响力,什么都没有的雷士凭什么和别人争?
“只能选择创新,我们不能走别人的路,因为你走不过人家。”在雷士的创新路上,吴长江功不可没,他不仅是个善于学习的人,更是一个学以致用的实战派。“我的创新并非所有都是独创的,我都是在学习中领悟出来的。”
雷士战役的第一枪是从产品品质上打响的。吴长江此前工作的照明企业是为欧洲照明企业代理加工,因此对欧洲照明产品的设计和品质要求他都很清楚,所以雷士从一开始就按照西方的标准设计,为的就是靠质量取胜。
“我们的产品很好,但是客观讲价格很贵,比普通的国内厂家要贵20%左右,而且我们没钱都是要对方先付款再发货。”尽管如此,高品质的产品最终还是为雷士赢取了大量的订单。当时国内照明行业的产品质量普遍较低,而国外的产品质量高却没有价格优势。吴长江的差异化战略颇见成效。
“当初引进专卖店模式也是一个差异化的选择,刚开始很多人都不愿意做,因为要装修、要花费。不愿意怎么办?我们就补贴,一家店补贴2万~3万左右,那时专卖店也不大,装修费足够。”在专卖店战略取得突破性进展后,吴长江又以不收加盟费反而给予经销商开店补贴的措施迅速扩张,铺设渠道网络。
经销商多了,管理必然需要下沉。很多企业采取的都是总经销、总代理或者是分公司的模式,而吴长江却借鉴快消品行业经验,率先在行业内创建了运营中心模式。
“总经销、总代理他只是代理销售,做好做坏一个样,而分公司模式不仅要投资、派人,而且完不成任务人家拍拍屁股就走人了。”吴长江认为二者都存在弊端,而综合二者则可以规避这些问题。“模式实际上还是分公司模式,但却是独立核算的。我跟他们签的是经营合同,用合同管理它,我会给它设计各项指标,比如今年要销售多少,要招多少人等。然后我会提供资金的支持,但是却不参与运营中心的分红,做好了是你的,亏了也是你的,这样的话他就会很认真很用心去做。”
吴长江对经销商的支持力度在业内是非常罕见的,仅今年一年,雷士在经销商的支持投入上就高达4亿元。“如果我不支持他们,他们就很难跟上我的步伐,但是出现风险怎么办?”吴长江想到了银行的信用卡模式,为经销商授信。
雷士照明品牌管理中心总监石勇军介绍,雷士对经销商的单一授信额度可达1000万~2000万。当遇到资金问题时,经销商就可以向雷士申请资金,到了下个月再将资金返还,下次需要继续申请。“这种信用卡模式在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表现得十分出色,那时候其他企业的很多经销商都不敢接单,怕垫付货款,但是我们的经销商就可以毫无顾虑,因为风险由我们帮助经销商分担了。”
事实上,吴长江并不希望雷士承担任何的风险。“这种模式的风险在于对客户的评估,即使银行也是存在坏账的。所以我把这个风险打包转移给中信保,一年花200万的保险费,就是让他给我的信用评估体系重新再评估一次。”
情商:智商=8:2
“大撒把”式放权管理
2002年,石勇军加入雷士时的月薪为1600元,而此前其月薪已经过万元。为什么会做出如此的选择?他不是没有犹豫过,“创世界品牌,争行业第一”毕竟这个口号在当时是那么虚无缥缈。但是“一个人跟你说时,你会觉得这句话很虚,当团队的所有人都跟你这么说时,那它就由虚变实了。”
如果说石勇军选择加入雷士是因为那颇具诱惑性的目标,那么让他一直留在雷士则是因为吴长江这个人。吴长江敢于用人,充分放权。在雷士,中高层管理人员变动很小,而这家员工数量过万的企业的整体员工流失率也仅仅为7%。
或许饶小莲的话可以道出雷士人共同的心声,“到了我们这个阶段,没有一个高层会为了工资委曲求全。吴总是一个很有魅力的人,他身上所具备的那种大度、包容、共赢、诚信,在很多企业家身上难以体现。他的信任真的能够让你感觉到你在这个企业能够发挥最大的能量。这是职业经理人最期待的平台。”
饶小莲一进入雷士就全盘操控雷士照明的园区建设,经手项目高达数亿元。“他将这个项目交给我以后基本上不会过多干预,都是由我策划、实施并进行最终所有合同的签署。”
对于下属,吴长江几乎是“大撒把”管理。但是他却有着极为谨慎的用人前提。“我一贯采用的用人标准是:职业道德、专业技能、对企业文化的认同。三者兼备,重用;具备两个,我也敢用,我不怕一个人有小毛病,小问题。三个标准有两个不具备的话,我不会用。”
作为企业的领导者,吴长江一直认为情商比智商更重要。“对于大部分老板来说,智商真的不相上下,决定他们成功的主要因素是情商。情商和智商的比重,就像二八原理,情商占80%,智商20%。其实情商从很大程度上来讲,就是驾驭人的能力,它不是靠你的财富、权力和地位。但如果你会做人,哪怕你没有财富、权力和地位,朋友也会很多,遭受磨难的时候,人家也会帮你。”
在雷士,很多人都亲切地将吴长江称为大哥。而在吴长江身上也颇有些大哥的“义气”和“担当”。“我一直强调共赢。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一定要讲道、讲义。雷士是个大家族文化,大家的利益是共存的。”
规划雷士「走出来」
10年销售增长超过110倍,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70%,雷士公司超越了大部分竞争者。吴长江毫不谦虚地说,雷士走到今天,都是他一手规划出来的。“我的目标是,把雷士做成全球照明行业内令人尊重的企业。规模未必最大,但品牌值得信赖,公司值得尊重。”
现任雷士照明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兼执行董事
1965年
生于重庆铜梁农村。
1985年
进入西北工业大学飞机制造专业,1992年到深圳创业,曾在一家台资企业做过保安。几个月后来到广东番禺,在一家港资灯饰企业打工。10个月后辞职,开始办厂。
1994年
成立了惠州明辉电器公司,任董事长。
1998年底
联合两个高中同学凑齐100万元在惠州成立雷士照明有限公司。
2003年
雷士销售额达3.2亿元。随后几年,雷士迅速走红全国,位居“中国成长企业100强”榜第25位。
2010年5月
雷士(02222.HK)以每股2.1港元成功在香港主板挂牌交易。
创新之心
“有些东西我会去尝试,尝试有可能会失败,但是我一定会去尝试。我喜欢创新,因为创新一定不可能每次都能成功——每次创新都能成功那是神了,但是你不创新最终必定会失败,你老是走别人的路子是不可能成功的。”
借力资本
“在未来的并购中,海外并购的比例会占到总并购的60%~70%,我希望3~5年内能完成这个目标。我们的原则是:并购的对象一定是我们所能消化和掌控的。”
经营人心
“我对渠道的理解是,经营渠道就是经营人心、经营人脉。利润是一个分享的过程。尽管我把利润的大头让给了渠道商,但我是靠量来赚钱的。”
培养人才
“外来的人才对企业文化有一个适应的过程,所以我更看重企业自身对于人才的培养。目前雷士高层管理人员的学历都是博士或硕士,而且他们是各专业的高级人才,很多都有在跨国公司从业近10年以上的经历。”
战略为先
“我在公司里只做四件事——公司战略规划、整合资源、大客户维护、管理团队。我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到处去走走、看看,和一些同样成功的企业家坐而论道。”
伙伴天下
“一定要想明白你想干嘛,你想要玩这个平台,还是你想要独家的股权,我现在尽管股权少了,但是操纵的资源更大了。”
QA对话吴长江 未来的竞争就是带着链条上的人「打群架」
数字商业时代:你当初为什么会自己出来创业?
吴长江:我到广东的第一天就想当老板,这事不是我吹的,就想创业。
数字商业时代:在你创办雷士之前,曾经创立过明辉电器,这两次创业有何不同的感受?
吴长江:第一次创业就是想当老板,想改变自己的生活,有房子,有车子。当时主要是想这些,没什么远大的目标,也没什么宏伟的计划。1998年创办雷士的时候真的是想得比较远,而且是很有目的,很有计划来做的。所以我们在创立的初期,就提出来要创世界品牌,争行业第一。
数字商业时代:当初你提出“创世界品牌,争行业第一”的时候,不怕它成为一句口号吗?
吴长江:其实口号也好,目标也好,关键看你怎么去做。我在公司里经常灌输这样一个理念,思路决定出路,方法决定效率。我当时提这个目标,并没有给自己规定时间,我认为只要坚持,成功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只是喊不做,这就是口号,你喊了,做了,朝着目标走了,这不叫口号。我没有想到这么短的时间内我们就做到了行业的老大,但是能做到今天这个样子,是我们预见到的。
数字商业时代:雷士在去年上市,但是在上市当天就跌破发行价,你心里是否有落差?
吴长江:说没有落差是假的。其实我曾经跟投行的人讨论过这个事情,股价高低对我有没有影响,我说没有影响,但是后来我才知道和我有关系。因为上市的时候我要宣传、要路演,大家都是听到我路演才买这个股票,人家买你的股票你就有责任让他们赚钱,就是这个道理。
数字商业时代:当时有一些业内人也说,雷士选择在2010年上市并不是一个最佳时机,你当时出于什么考虑,必须在这个时间去融资做一些事情?
吴长江:我们在2009年国庆就决定启动上市了,雷士上市不是为了钱,所以我们才这么执着地去上。曾经我们的股东也提出来是不是暂缓上市,但是我们管理层坚决要求坚持下去,因为第一我们对公司有底气,多融几个亿,少融几个亿对我们来讲没什么影响,所以我们就坚持走下去了。
数字商业时代:雷士在2005年就曾经宣称上市,那次为什么没有成功?
吴长江:当时是准备在美国买壳,什么都准备好了,要挂牌了,却在交易之前取消了。有人跟我说,雷士是一个非常有潜力的公司,不要买壳上市,这样对我们不好。就像考大学,今年可能考分不够,你随便选了个大专就上了,可能只要复读一年就可以考入北大、清华,那么毕业后找工作、做事情就都不一样了,这是一辈子的事。
数字商业时代:你一直在对经销商和供应商的支持上大力投入,为什么?
吴长江:未来市场的竞争一定是企业综合实力的竞争,没有实力一定会倒掉会死掉的。比如说雷士照明跟竞争对手竞争,实际上就像我带着一帮人跟竞争对手的老板带着一帮人在打群架,不是我跟他在那儿(打架),是一个链条的。打群架最后哪一方会取胜呢?首先是信心,其次是个个都强壮。如果个个都强壮,有信心,可以一扫而光。所以我一直在培育我的链条,让我的供应商、经销商强大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