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1年里人们最为纠结的事情,莫过于白酒行业的价格上涨,而且是从年头到岁尾,涨价至今都还没有走到终点。 不过,高端白酒的涨价,对于其目标消费者来说似乎也不是什么事,毕竟这种主要以体现身份和地位为特征的消费品,本身离普通消费者就很远,而且基本上表现出来的是“买的不喝,喝的不买”这样一种市场性状。相反,高端白酒的涨价,正在大大激发人们“买涨不买跌”的消费心理,市场越涨越紧俏,价格越高越买不到酒,这种现象反过来又不断推动涨价产品继续走高。

在2011年里,可以说,涨价这种行为贯穿了整个酒行业,茅台涨,五粮液就涨,国窖1573、剑南春等一干高端白酒也就跟着涨,最后带动了几乎所有站在高端阵营或希望自己站在高端阵营,甚至是一直下决心向高端阵营冲锋的白酒品牌们涨声一片。 在2011年里不断上涨的不仅是白酒的价格,而且还有人们对于进口葡萄酒市场的热情。作为新一波爬高行情,进口葡萄酒已经连续保持了多年高速增长势头,无论是酒商还是经销商,甚至是作为最后一个终端的消费者,大家对于进口葡萄酒的热情持续高涨,这一点从海关2011年里进口葡萄酒的统计数据就可以看出来。在进口葡萄酒的市场涨潮中,人们心里也有纠结,那就是:国外的月亮真的要比中国圆?国产葡萄酒会不会在洋鬼子面前溃败?自己要不要追风? 高端白酒涨价,进口葡萄酒涨潮,因此造就了另一个让人纠结的现象——造假利润因此也在不断提高,一个茅台年份酒和拉菲空瓶子的价格可以卖到数千元,足足可以抵得上一个中等城市小白领的一个月工资,实在让人心里不平衡,由此而生的纠结,谁能破解? 其实,不管是高端酒的价格不断上涨,还是进口葡萄酒的日渐涨潮,也不管是造假者高价收购空酒瓶,其间带给人们的纠结情绪都不如CPI给人们所造成的失落感来得强烈。面对这些不断迫使自己从口袋里往外掏钱的“涨”字号活动,人们不禁要问:这个涨字,已经从年头到了岁尾,何时才是个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