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作为中国白酒业的老大,其地位始终无人能够撼动,而且一直以“国酒”的形象为国人所熟知——国酒茅台、佳酿天成,这一直是人们的对茅台的印象。当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一摔成名、勇夺金奖的故事更是广为流传。 炮轰茅台,李秋喜成为“真相帝”

从去年开始,一个叫李秋喜的汉子,以不断对茅台发起炮轰的方式开始了自己“真相帝”的生涯: 第一次炮轰茅台,扯起了早就已经被人们淡忘的往事,在炮轰中,李秋喜引用“珍贵”资料,高呼真相只有一个,俨然就是名侦探柯南的中国版代言人,由此将茅台当年的“1915巴拿马万国博览会”所谓的金奖推到了酱油一样的位置,暗指茅台所谓的“一摔成名”只不过是个子虚乌有的故事而已,而在李秋喜发起的这次炮轰中,无辜的五粮液、泸州老窖等一干名酒也不幸跟着一起中枪,与茅台双双被李秋喜控诉为虚假宣传。当然,这位李先生不是没有目的,谁闲着没事去“黑”茅台和五粮液这种行业大佬?李侦探怒“黑”茅台和五粮液的真实目的其实也只有一个,那就是借助对茅台和五粮液的打压来抬举汾酒。可惜的是,不管是茅台还是五粮液、泸州老窖等名酒大佬,一个个都选择了沉默,没有人对李秋喜做出正面回应,使得此事最终不了了之。 第二次炮轰茅台是在时隔一年之后,此时李侦探再度开炮,无辜又可怜的茅台躺着都不能安生,再度在李秋喜的炮轰中“中枪”。李秋喜这一次打着的旗号是要还原“国酒”真相,是要通过炮轰这种方式来告诉消费者谁才是真正的“中国国宴第一用酒”。结果依旧是茅台默默无语,李秋喜不得不自弹自唱,唱起了“独角戏”。 功过李秋喜 对于李秋喜炮轰茅台之举,有支持的,理由是他还原了历史真相;也有嗤之以鼻的,认为其是在借茅台进行恶意炒作,想搏出位、抱大腿、出风头,而且是借助“黑”同行的手段,让人不齿。面对这些言论,李秋喜应该早有自己的盘算,好歹汾酒也靠着茅台小小地火了一把,并因此提高了自己的被关注程度。杏花村汾酒,这个在大诗人杜牧笔下被注入了无限风情的品牌,在上个世纪90年代之后渐渐从一线豪强阵营掉落,从此一直徘徊在次高端的尴尬地位上。 作为中国的老牌八大名酒,“逢酒必喝喝酒必汾”的话语道出了汾酒的佳酿品质,但当下是一个并非仅靠品质和历史就能决定一切的时代,李秋喜在掌舵汾酒以后,他自己对此也不是不明白,但复兴汾酒的壮志雄心,让他不得不寻找汾酒新的影响力和热点,或许是娱乐圈的炒作点燃了李秋喜的灵感,或许是名侦探经常挂在嘴边的“真相只有一个”的论调给了李秋喜启发,总之,为了汾酒的千秋大业,为了赶超行业领头羊,李秋喜最终把舆论的炮火对准了茅台。 事实上,“李侦探”把茅台做为假想敌而予以炮轰,的确是因此而走红,但结果似乎不是那么理想,茅台依旧是那么高高在上,涨价的脚步并不没有随着“茅台是不是国酒”、“茅台有没有造假”的争论而片刻迟疑。作为炒作的一招棋,李秋喜确实下得够高,但茅台“不接招”让李侦探有些失望,也让爱看热闹的人多少感到失落。汾酒作为曾经的中国白酒行业“一哥”,现今确实已经被茅台远远丢在了后面,即便是李秋喜发动一连串炮轰,恐怕对茅台也不会有什么大的影响,反倒是将汾酒推到了行业的风口浪尖,确实够出位,确实有影响,但最终是一场炒作,毁誉参半。到底值得不值得,或许只有“李侦探”自己知道。 汾酒作为鼎鼎大名的中国名酒,其基础、历史、品质一点也不比茅台差,而在行业内还公认汾酒是茅台的前辈老师,但这都是历史的过去,事实是徒弟现在过得比师父要好得多——市场经济终究还是要靠实力来说话,而不是靠你一两次以茅台为对象的“炮轰”就能解决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