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海外投资 从国企海外投资看国家利益得失



     有消息称:201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为688.1亿美元,占当年全球流量的5.2%,其中国有企业占海外投资的70%,首次超过日本、英国等传统对外投资大国,跃居全球第五。

  有海外媒体撰文称,国企海外投资是与中国国家利益息息相关的;不过如果缺少约束,国企也会疯狂地追求利润,尤其是当企业逐渐成为小规模的利益集团时,企业利益就会伤害国家的利益。

  此前缅甸叫停由中国投资300亿元人民币兴建的密松大坝,国际反应大多倾向缅甸政府。

  经济学家林毅夫在论述国企海外投资问题时指出,缺乏经验、好大喜功、缺乏人才、官僚作风、激励机制不健全以及资本外逃是投资失败的国有企业的六大通病。

  中国似乎有必要反思国企海外拓展的模式和方法。

  风险频发

  在一些人看来,近些年发达国家投资保护主义风险加大,动辄以威胁国家战略安全为由,使中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海外商务行为频频受阻,导致中国海外投资风险频发。

  观察可知,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方式主要集中在收购资源、市场拓展及收购单一资产方面,但收购资源往往引起竞争对手的抵制,并进一步导致海外投资成本上升。特别是在近年来人民币升值,外币贬值的趋势下,国企海外投资面临的汇兑风险愈发突出。

  此外,国企海外投资多集中在经济欠发达国家与地区,这些地区大多面临国家政局动荡等不可抗力风险。面对日益复杂的海外投资环境,活动投入大、周期长的相关企业成本开支骤增。

  近些年,国企巨头投资海外项目数以百计,投资金额累计更高达数百亿美元。而相关报告却显示,很多投资项目呈亏损状态。更有意味的是,在垄断、政策优惠的庇佑下,这些国企在国内市场则从未停止牟取巨额利润。

  2008年6月,中国与沙特政府签署《关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合作协定》。其中麦加轻轨项目施工方由中铁建负责。

  中铁建内部人士曾提到:“中国铁建高层多次表示,这一项目已经超出了企业间的商务行为,上升到了国家层面,是一项政治工程。”

  值得注意的是,媒体曾报道:虽然中国铁建大多数海外项目都是雇佣当地员工,但为了确保工期,公司特意从国内派出了大批员工。

  为了赢得更多中东市场份额,中国铁建在沙特轻轨项目上投下重注。

  然而,忽视了风险评估和管控最终令中铁建亏损近42亿元。

  从宏观的局面来看,中国国企海外投资,缺乏根本的战略意识。

  战略缺失

  从长期经验来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出绩效非常低,意味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项目的综合效益较差,严重缺乏海外投资的技术优势。

  国资管理专家刘仪舜对记者称,过去中国对亚非国家投资属援外行为,多从政治上出发。即便现在也是由国家政策性银行负责资金运作,经两国政府协商,确定由中方企业承建异国项目,并向银行贷款开工建设。

  中国素有支援“第三世界”国家的传统,当年曾不计成本免费为非洲贫困国家提供援助。但当下拥有大量外汇储备的中国并不是海外投资大国,况且中国企业在海外的投资建设,往往被冠以扶助当地经济的名义,此举并非市场经济行为,投资即抱有回报期望的心理,与免费扶助的现实有着天然的、不可调和的矛盾。

  况且,中国相关企业的国际化程度比较低,尤其是投资方面的国际经验更少。在法律、税收、金融融资方面的经验更是欠缺。对国际环境不熟悉,缺乏信息和渠道,包括内部专业人才和外部咨询力量,更缺乏系统完整的战略规划,

  视野和战略的缺失,导致在遇到政治、社会环境、法律、税收等方面的障碍后,相当一部分企业将缘由归结于当地的排外主义乃至政治歧视,并进一步引发了国企海外投资的困境。

  此外,企业在劳务模式、监管模式等方面多有不足。

  劳务模式之弊

  选择大规模的异国普通工人劳务输出,并以企业行为整体到他国务工的行为,被观察人士认为值得商榷。况且,这些企业在海外,大多将自己设置为一个相对封闭的独立王国,缺乏与所在国的有效沟通。而出于保护本国劳动者利益考虑,各国正在不断收紧劳工签证政策,特别是对低技能建筑工人的工作许可越来越严。中国海外投资企业用工机制需要思考。

  此外,中国海外投资国企在当地多从事矿产资源开发、基础工程建设等行业。而相关行业在任何一个国家,多是被政府控制的产业。国企在无经营管理优势、无技术优势的前提下参与海外竞投工程项目,无非依仗劳动力成本低廉。但大量外国劳务工人涌入当地,除当权者获利外,亦导致当地国民失业率高企,并刺激民族情绪,引发冲突,进一步加深当地民众对中国企业的排斥心理。中国公司除了给当地带去一定的税收外,并不能为当地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以及经济效益,并且经常面临当地民众“环境破坏者”的指责。

  参照在中国取得成功的跨国公司的经验可知,海外投资所倚靠的技术、管理及品牌优势,国企毫无优势。

  不仅如此,国企海外投资还面临监管空白的困境。

  监管空白

  与国企海外投资急剧扩张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海外国资监管缺乏管控。现行由商务部与国资委、外管局掌管的审批机制中,国资委负责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外管局关注海外国资的国际收支平衡,商务部决定海外投资审批。但是多部门职能交叉重叠,必定导致不同利益出发点引发的各种问题,不能保证海外投资的正当性和合理性。

  况且国企海外投资存在着严重的法律漏洞,早已超出市场规律本身的风险。原本海外投资在防范国有资产流失方面应该有极其苛刻的监管程序,海外投资项目的进展应有专人监督、实时跟踪、定期报告、及时公告。但基于淡化官方色彩等考虑,国企海外投资多以私企名义代持股份,将巨额国有资产的安全置于个人手中,国资安全前景堪忧。

  在缺乏相关法律约束和投资论证程序的情况下,一些国企的海外投资往往没有团队考察及专业论证程序。一旦投资失败,也没有责任主体为此负责,更没有相关团队出面对公众进行程序解释,更遑论道歉与反思了。

  此外,被国外广泛指责的中国公司在海外投资的腐败问题,成为近些年的突出矛盾。国企在境内的反腐形势本不乐观,走出国门脱离监管之后,如果听任企业以开拓市场为目的进行违反商业道德的活动,那么国企海外投资的行动无疑是失败的。更何况,派驻海外的企业还有可能成为某些人向海外转移资产,化公为私的重要渠道。

  国企是否仍需继续海外投资经营模式?

  民企的空间

  刘仪舜认为,中国相关部门需要从法律机制、内部机制、管理体制、干部选用等方面加强把控。但是“不能妨碍我们对外开放,因为我们需要他们,他们也需要我们。这是一种国家战略。”

  中国企业需要走出去面向全球寻找资源,为中国进一步发展提供有效的后备力量。但企业在全球的行为必然涉及国家战略利益的发生,面对一些声音对中国企业“新殖民主义”乃至“中国式掠夺”的指责,相关企业需要在法理、道义乃至经济层面上尽可能的做到未雨绸缪。

  此外,刘强调,各国对外企投资本国项目所持政策不同,而众多贪腐行为也易在不规范的交易行为中发生,中方需要注意的是,相关企业机制是不是科学,是否在规范的市场行为框架中行事。

  因此,当务之急,有必要制定相应办法,对国有资产的海外投资进行规范,就投资程序、投资论证、投资责任的明晰和投资范围以及如何分散风险等作出相应规定。在对外投资工作中,应该严格落实责任制,对因主观因素致使投资项目不能正常经营或亏损的,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罚。

 国企海外投资 从国企海外投资看国家利益得失
  更应明确的是:基于基本的市场行为原则,中国企业“走出去”,只能依靠民营企业。林毅夫建议,在对海外投资的策略上,中国应该以鼓励私企投资为主。私营企业大多产权明确,规模相对较小,善于在海外市场中寻找缝隙生存。

  只有放松资本管制才能让民营资本成为海外投资主力。而政府在企业海外投资中的职能应该逐步转向信息服务、培训业务指导以及金融支持等方面。只有民企真正发展壮大了,国家利益方能在根本上得到稳固与保障。

  但此举在当下来看似乎不具现实条件。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63551.html

更多阅读

从大师及其作品看色彩的情感 大师色彩静物作品

从大师及其作品看色彩的情感摘要:本文开头总述色彩和情感的联系以及对人们所处文化背景和地域环境的不同而对色彩的情感内涵产生出不同的理解;第二部分引用了世界著名的绘画作品所呈现的色调特点,论述了不同色调下色彩所表现出的不同

常鹤鸣讲八字精66 从八字中如何看伤病? 常鹤鸣讲易经

常鹤鸣讲八字(精华选 66 )从八字中如何看伤病?常鹤鸣/讲述谦谦/整理一.伤残之象1.八字中伤官、七煞、羊刃三者并显有残疾。这三个都得出现。只不过有大小的问题了。有的是就一点儿残疾,看不出来。有的特明显。2.八字中伤官透干

声明:《国企海外投资 从国企海外投资看国家利益得失》为网友來及擁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