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思路 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相关性探析
2008年下半年开始的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全球经济严重衰退,而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却逆势上扬,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反映出这两个产业具有不同于传统产业的的特殊性。在当前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大环境下,大力促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怎样才能在保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良好发展势头的前提下,进一步搞好二者的结合,其关键在于准确把握二者的关系,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在二者的有机结合上做文章。 1.文化产业的的概念、性质及其分类 A.文化产业的界定 “文化产业”这一术语产生于二十世纪初,它的英语名称为Culture Industry,可以译为文化工业,也可以译为文化产业。文化产业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和特殊的经济形态,不同国家从不同角度对其有不同的理解。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文化产业的定义如下:文化产业就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从文化产品的工业标准化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角度进行界定。可以看出,这一定义只包括可以由工业化生产并符合四个特征(即系列化、标准化、生产过程分工精细化和消费的大众化)的产品(如书籍报刊等印刷品和电子出版物有声制品、视听制品等)及其相关服务,而不包括舞台演出和造型艺术的生产与服务。 事实上,世界各国对文化产业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美国没有文化产业的提法,他们一般只说版权产业,主要是从文化产品具有知识产权的角度进行界定的。日本政府则认为,凡是与文化相关联的产业都属于文化产业。除传统的演出、展览、新闻出版外,还包括休闲娱乐、广播影视、体育、旅游等,他们称之为内容产业,更强调内容的精神属性。 2003年9月,我国文化部制定下发的《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将文化产业界定为:“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文化产业是与文化事业相对应的概念,两者都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业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现代生产方式的不断进步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 2004年,国家统计局在与中宣部及国务院有关部门共同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将文化及相关产业界定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它与具有国家意识形态性的文化事业相区别。 尽管世界各国对文化产业从不同角度进行了不同的定义,但文化产品的精神性、娱乐性等基本特征不变,因此,文化产业是指生产文化产品或提供文化服务以满足社会精神文化需要的行业门类的总称。 B.文化产业的范围 基于上述对文化产业的定义,我国文化产业的范围包括: 第一,为社会公众提供的实物形态文化产品和娱乐产品的活动,如书籍、报纸的出版、制作、发行等。 第二,为社会公众提供可参与和选择的文化服务和娱乐服务,如广播电视服务、电影服务、文艺表演服务等。 第三,提供文化管理和研究等服务,如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图书馆服务、文化社会团体活动等。 第四,提供文化、娱乐产品所必须的设备、材料的生产和销售活动,如印刷设备、文具等生产经营活动。 第五,提供文化、娱乐服务所必须的设备、用品的生产和销售活动,如广播电视设备、电影设备等生产经营活动。 第六,与文化、娱乐相关的其他活动,如工艺美术、设计等活动。 C.文化产业的具体分类 文化产业的官方分类标准是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文化及其相关产业分类》,据此文化产业分为两大部分九大类: 第一部分是“文化服务”,共分为七大类:新闻服务;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网络文化服务 ;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其他文化服务。 第二部分是“相关文化服务”,共分为二大类: 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销售。 2009年9月,文化部发布了《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确定了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为10个,文化旅游业是其中之一。《意见》就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意见:“促进文化与旅游相结合,以文化提升旅游的内涵,以旅游扩大文化的传播和消费。打造文化旅游系列活动品牌,扶持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文化旅游项目,建立《文化旅游节庆活动扶持名录》和《国家文化旅游重点项目名录》。鼓励对演艺与旅游资源整合,在知名旅游景区打造高品质、有特色的演艺精品。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对历史文化名城、文物古迹进行科学开发利用,合理开发传统手工技艺类和表演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度开发文化旅游工艺品,提升品位,拓宽市场。” 文化产业是知识密集、信息密集、技术密集的领域,各种先进的高科技正与文化艺术资源整合成高新文化产业形态,数字化、网络化已成为必然发展趋势。文化产业已成为一个生机无限的经济增长点,蕴含着巨大的利润空间,是21世纪最有前景的朝阳产业。 2.旅游产业的界定、构成要素及其延伸 A.旅游产业的界定 准确地说:旅游业是以旅游资源为凭借、以旅游设施为条件,向旅游者提供旅行游览服务的行业。又称无烟工业、无形贸易。 B.旅游产业的构成要素 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服务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三大要素。 旅游资源,包括自然风光、历史古迹、革命遗址、建设成就、民族习俗等,是经营旅游业的吸引能力;旅游设施,包括旅游交通设施、旅游住宿设施、旅游餐饮设施、旅游游乐设施等;旅游服务,是包括各种劳务和管理行为的集合,是经营旅游业的接待能力。 C.旅游产业的战略地位 2009年11月3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国务院的这一定位和要求,把旅游业发展上升到一个国家战略高度。 至此,旅游业历经了从第三产业中的龙头产业、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到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产业,继而到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地位变化。这表明,我国政府已经把旅游业放在了未来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位置。 旅游业的战略性地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 首先,旅游业具有很强的产业关联性和带动效应。旅游作为一个产业,不仅仅局限于旅游景区景点,而是由“吃、住、行、游、购、娱”六个方面所构成的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除此之外,它的延伸和带动效应显著,受其直接和间接带动的产业有100多个。据世界旅游组织测算,旅游收入每增加1元,带动相关行业增收4.3元。因此,旅游业的发展会带来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一系列的发展、改善和提高。
其次,旅游业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承担着巨大的社会责任。其一是旅游产业的发展能够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当前我国的社会矛盾。其二是旅游产业是劳动密集型和资金、知识密集型相统一的产业,加快旅游业发展,可以广泛吸纳不同层次劳动力就业,有助于缓解我国目前普遍存在的就业难问题。据估算,旅游业每增加1个直接就业,社会就能增加5-7个就业。旅游产业中日益兴盛的乡村旅游的发展对于解决“三农”问题效果显著。 再次,旅游业具有良好的生态功能。旅游业是典型的低碳经济。通过发展旅游业,可以替代一些污染重、资源消耗大的传统产业,实现对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绿色旅游、生态旅游的倡导,符合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要求。 最后,旅游业是区域营销的有效手段,旅游品牌是树立地区形象的重要窗口。地区营销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为地区树立强大而有吸引力的地位和形象。培育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品牌,有助于提升该地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进而有利于树立该地区的良好形象,成为向外界展示该地区的经济实力和先进文化及文明程度的重要窗口,促使城市或地区的居住环境和投资环境的改善,全面带动区域的发展。 D.旅游产业的延伸 旅游产业,是凭借旅游资源和设施,专门或者主要从事招徕、接待游客、为其提供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文娱等六个环节服务的综合性行业。 旅游产业的综合性的突出特征,使它与其他产业明显不同。旅游产业不是一个单一产业,而是一个产业群,由多种产业组成,具有多样性和分散性。它既包括食、住、行、游、购、娱六个环节的第一级旅游服务行业,同时还包括与此相关的下游的第二级服务行业,如旅游策划与宣传部门、旅游设施的设计与建造、旅游食宿消耗品的生产与供应等许许多多的生产经营行业。旅游产业的延伸性特征又被称为泛旅游产业。 旅游产业的延伸为旅游产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这也是“旅游强省(市)”、“旅游立省(市)”战略的提出依据。 近年来,特别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后,旅游产业逆势而动、高速发展的现实,使其日益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目前,全国已有27个省(市、区)把旅游业确定为战略性支柱产业。 3.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关系与结合点分析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在当今社会占据何等地位?二者之间具有什么样的关系? 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在博鳌国际旅游论坛上的演讲中指出:在现代经济发展史上有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每当物质生产衰退、经济增长下滑时,以资源消耗低、就业机会多为特征的旅游业往往能展现优势,以创意、知识为特征的文化产业往往能呈现生机。我们还注意到,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关联度越来越高、协同性越来越强,旅游中的文化因素日益凸显,文化与旅游一体化发展趋势成为拉动需求、实现经济复苏的内在要求,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 A.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这句话已经广为传播,为大家所公认,同时也得到了各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 旅游与文化应该相互交融、互动发展。文化与旅游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旅游本质上是一种文化体验活动,旅游是文化自身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方式。旅游要靠文化来支撑和振兴,文化需借旅游而传播和发展。没有文化,旅游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而文化也需要借助旅游来加以推广和传播。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因旅游而生动活泼,旅游因文化而丰富深刻。文化与旅游,二者密切联系、互相依存、共同发展。因此,只有文化与旅游的有机完美融合才能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才能拉动经济社会快速有序持久地发展。 文化与旅游历来是一对“孪生兄弟”。 旅游的过程其实就是寻找和感受文化差异的过程。文化差异性催生并促进了人类的旅游动机,激发了人类的好奇,随着文化差异吸引力的逐渐增大,文化积淀深厚和丰富的地方往往成为旅游热点之地。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是游客旅游行为的至高追求。正如文化部部长蔡武所说:从某种意义上讲,旅游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文化活动,是一种文化消费,是一种文化鉴赏。尽管旅游形式多种多样,旅游内容丰富多彩,但主要体现为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品味文化内涵,感受文化魅力。现在人们都认识到,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和灵魂。将文化融入旅游,实际上是回归了旅游的本原,为旅游注入了原动力。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人们对旅游的目的不再停留在“吃住行游购娱”,而是向精神旅游、心灵旅游方向发展。如西藏的拉萨被网友推崇为“精神旅游者的圣地”。这不仅是因为其独特而神奇的自然风光,更令人神往的是神秘的宗教文化神韵、别具一格的民俗风情、独特的高原人文地貌,给人以天人合一的心灵感悟和独具特色的旅游体验。 文化是人文景观的魅力之源,文化也是自然景观的精气神。一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让庐山韵味悠长;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使岳阳楼名扬天下;一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引得西湖游人如织。由于有文化的滋润,自然景观因此而灵动,或秀美、隽永,或威武、雄壮,魅力倍增,更加迷人。 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旅游的本质是追求文化的活动,而文化是一种抽象事物,需要一定的载体予以呈现和展示。这种载体可以是有形和无形,即物质和非物质两种。有形载体可以是遗址、遗物,也可以是新建的人造景观,仿古建筑等。无形载体则可以是戏曲、壁画等艺术形式,或故事、传说等文学形式。传统节日就是旅游的无形载体,传统节日丰富的文化内涵可以让旅游的内容精彩纷呈、大放异彩。 文化是旅游的内涵和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和表现形式。旅游是经济性很强的文化事业,又是文化性很强的经济事业。“文化提升旅游,旅游传播文化”。(蔡武语)正因为如此,文化与旅游的相互融合就既有了理论与实践的依据,又具有强烈的现实需求和可行性。正如中共云南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张田欣所说:如果文化不与旅游结合,就会“魂不附体”;旅游不与文化结合,就成了“灵魂出窍”。只有两者紧密结合,互动发展,才能形神皆备、互融共进、互利共赢。(《云南画报》2009年第01期)。 B.人在文化与旅游中的主体地位 人在文化、旅游中的主体地位决定了发展文化旅游的目标指向是人,是提升人的素质。 人创造文化,又消费文化。人在文化环境中生存,受到文化的熏陶、感染、约束和教化。人建设旅游,又消费旅游。旅游项目为人而设,人在旅游中得到身心的放松、性情的陶冶、心灵的净化和精神的愉悦,从而使个人素养得到提升。 上述人与文化、人与旅游的关系表明,人在文化、旅游中的地位和作用至关重要。人是主导者,是创造者,同时人又是其创造物的受教育者、被教化者。而且人的创造物文化、旅游对创造主体——人——的教化、陶冶,完全不同于强制性的说教和灌输,而是在人消费文化、消费旅游的过程中不自觉地完成的,是潜移默化的。这种潜移默化的教化特性,成了今天很多地方发展旅游业的“副产品”,因为不少人仅仅把旅游业当作一种创造经济效益、拉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纯经济活动,而忽视了旅游与文化的联系,或者仅仅是从经济的角度看到了文化与旅游的联系,却忽视了文化、旅游提升人的素养的教化功能、社会功能。 文化旅游产业将成为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不仅是因为它能够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更在于它向其消费对象所提供的服务彰显了以人为本的理念,能够在精神的层面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对于提升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这,恰恰是需要作为执政党的各级执政官员予以高度关注的重要方面,即我们在发展文化旅游业的过程中既要重视其经济效益,也要或更应该重视其社会效益,尤其是应当重视文化旅游业对游客的精神教化和文明素养的提升。
更多阅读
第三产业与第一、二产业的关系 第三产业包括哪些行业
(1)第一、二产业是第三产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第一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加强第一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只有第一发展了,才能为第二、三产业提供重要原材料和广阔的市场。世界上经济发达的国家,差不多都拥有发达的农业。(2)第三产业对
怀孕第三个月胎儿和准妈妈的症状 透析能活多久
珠海孕妇照|珠海孕味照|珠海大肚照|珠海大肚皮照|珠海孕妈妈照|珠海孕妈咪照|珠海麻麻照|珠海准妈妈照|珠海孕照|珠海孕味照客服QQ:1375401030 电话:0756-3261166第9周怀孕要点提示进入第9周,也就是开始孕3月了,
产业支撑 靠什么支撑文化产业的梦想
最近,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在三中全会透露的信息里,寻找属于自己未来的机会。 我身边有很多人把目光聚焦在“文化产业”这几个字上。这是因为,此次三中全会对文化产业的未来前景描绘很多。特别是置于文化强国,提升国家文化软力
如何发展优势特色产业 镇平县发展玉文化产业的背景及优势
镇平县是河南省首批以玉雕产业为基础的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打造高品位的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玉文化产业,是该县工作的重中之重。对于镇平县来说,发展玉文化产业的背景条件是什么?独特的优势又是什么?这是必须首先解决的基础问题
旅游文化创意产业 西安市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发展路径
二十一世纪是创意经济和体验经济的时代,创意产业已成为各行各业发展的新动力。在此时代背景下,中国旅游业正由观光式旅游慢慢转向体验式旅游,旅游中的文化属性越来越明显,发展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趋势已然到来。陕西省自然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