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统计局修订的统计数据,2010年年底我国GDP总量突破了四十万亿人民币,排世界第二位。但看人均水平,2010年中国人均GDP为29000多元人民币,属于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我国有可能经过10年、20年的高速增长实现现代化,达到国际标准现代化的门槛“五化”即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和信息化。但是机遇和挑战是并存的,挑战归纳起来就一句话——中等收入陷阱。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由于:1.内需不足。导致内需不足主要在于国家的民族创新能力以及国民收入分配是否合理,2.很多发展中国家到了中等发展阶段完成不了转变,最后肯定导致严重的通货膨胀及高失业。3.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不仅仅会技术创新滞后,而且会制度创新滞后。体制转型滞后会影响市场化,资源和机会很大程度上没有通过市场竞争在配制,而是掌握在政府权力部门,这就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互联网时代机遇与挑战 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的现状、机遇、挑战](http://img.413yy.cn/images/a/06020206/020610474614907064.jpeg)
中国的经济增长主要是宏观问题,现在最大的问题是面临双重压力:1.经济出现衰退危机;2.面临通货膨胀。世界经济恢复情况并不像原来预期那么乐观,总需求疲软的问题是一个威胁。内需问题主要体现在投资需求及消费需求。投资需求需要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新的投资机会,产业结构无法升级。但我国大企业一般是国营企业,没有足够的市场压力,创新力上不去。中国的小企业学习能力强,但融资困难,造成风险大、成本高、竞争力弱。这就造成了中国制度创新落后、市场化落后、资本市场化落后、货币市场化落后。另外还有消费需求的问题。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消费需求在这个阶段应该普遍、迅速提高,但收入分配要合理,而我们国家现在的收入分配恰恰是出了问题的。我国的收入分配很复杂,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都有问题。 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除了有衰退威胁,还有通胀压力。针对这些问题,我国的宏观政策的调整集中表现在四个方面:1.选择解决通胀还是解决衰退,这是个问题。2.财政政策。我国财政政策方向没变,但货币政策发生了方向性转变。我国的财政问题有两方面:财政赤字、债。3.货币政策。但货币政策存在问题,导致实际效果与预期背道而驰。4.汇率政策。我国汇率是政府定价,导致结汇时使用的人民币越来越多,意味着通胀压力越来越大,但又不能减少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