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明显,葛彬彬错误地理解了“契约精神”。
这个事儿没有什么可辨的,品聚没有任何与盛大的书面协议,凭一些口头承诺就出来声称自己是“盛大旗下品聚”这事儿本身就已经不对了。现在没了钱,企业办不下去了,出来痛骂盛大,有点不那么地道。
这是品聚之殇,也给了很多希望在电子商务大势中弄弄潮的人一个警醒:这里并非蓝海,不那么好玩。
一切貌似简单的模式都是一个陷阱。品聚要做的C2C是,团购也是。我的一个同学,年前来北京,告诉我他要搞一个电子商务网站。我问他怎么搞,他说很简单,北京有一家公司提供技术和货品来源,他自己只需要购买个域名服务器就可以了,基本不花钱,这次来北京,就是来跟这个公司接洽。这个公司是谁我都没打听,直接告诉朋友,你放弃吧,这事儿99.9%不靠谱。我的逻辑是这样的,看起来没有门槛的事儿,本身蕴藏着巨大的门槛,因为太多人看到其没有门槛,必然会大量进入,然后市场超负荷,然后非理性竞争,然后只有最有实力的人才能留下来,留下来的人形成了巨大的门槛。最直观的两个例子是团购和快递业,初看是多么简单的业务,团购不过是一个免费程序挂上去再雇几个人跑商家嘛,快递 不过雇佣几个人接件取件嘛,但是现在,谁还敢说这两个行业是低门槛的行业么?那些盲目扎进来而又失败而归的同学们会不高兴的。
品聚,在我看来,虽然葛彬彬坐拥“2000万”个人资本,还是把这个事儿想得太简单了。即便盛大真的投了1.8亿给他,也万难成功。生意的本质是没有那么多蓝海给你单独发现然后赚得盘满钵满,要放弃自己是个天才的幻想,从实地做起,先研究这个模式到底能不能赚钱。
其实我不太清楚为什么仅仅上线三个月,品聚就花光了2000万,按说这些钱去做基本的产品定型,还应该是够的。陈天桥的思路并没有错,看你先做成什么样子,有了一个不错的底子,让投资人看到赚钱的前景,钱自然会来,或者你把它卖掉,能够卖掉的前提是产品本身是个好东西。王兴当初校内不想做了,陈一舟来接盘,钱并没少给。
互联网创业,涉及的因素太多,资本当然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但除了资本以外,团队,生意模式,资源人脉,技术力量等等缺一不可。失败是必然的,成功是偶然的。希望在互联网领域创业的同学切忌心态太急,出师不利就心生颓废。在这个过程中,与智商相比,也许情商和逆商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