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经济大萧条 《日本商业四百年2》 第一章 大萧条下的阴霾 老太太就爱买股
野心和欲望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世界就离崩溃不远了。 1929年,一位古稀之年的美国老太太一边洗衣服一边兴奋地歌唱:“我的宝贝不要吵闹,奶奶又买了很多股票。”当老太太正在安抚孙子的时候,她的儿子也正在把大把的金钱扔进股市,而孩子的母亲不惜接受各种“潜规则”获取股市的“内部消息”。 发财梦开始根深蒂固地植入人们的大脑,美国最知名的经济学家们也在大声说:“股市已经达到一个不可能跌落的高度。”
这一切都说明,刺破野心泡沫的那根“针”快要出现了。 9月之后,美国股市开始颠簸不平,虽然很多银行家想尽办法让股市一路飙升,但结果却在向着相反的方向发展。 10月29日,股市终于一溃千里,道·琼斯平均指数比起9月初整整缩水40%。原本乐观的美国人意识到,一场史无前例的大股灾已经来临了。 在海岸线的另一端,日本已经提前进入了危机当中。20世纪20年代之后,日本就跟到了本命年似的,厄运不断。对这个国家来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不是一针“催化剂”,而是一管儿“兴奋剂”。日本经济获得了短暂的复苏,出口激增,四大财阀各显神通,产品行销海内外,滚烫的真金、白银成批地运到了日本。 但对未来美好的期许在那场罕见的大地震之后消于无形,东京几乎被夷为平地,虽然商业在地震之后有过了短暂的振兴,但也不过是更大崩溃前的回光返照。 进入1927年之后,日本一直宽松的财政政策遭遇挑战,银行挤兑成风,小银行接连破产,四大财阀就像一只只眼睛发绿的秃鹫,鲸吞它们能获得的一切优质资产。 时间继续前行,1929年,当美国老太太跟遇到第二春似的给股市唱赞歌的时候,日本已经提前进入了衰退的窘境。 随着美国股市的崩盘,日本人的野心和欲望也都达到了冰点,迅速凝固,流光溢彩的梦想变成了笼罩在岛国上空久久难以散去的阴霾。 首先遭遇重创的是日本独具特色的机构——银行。这东西完全区别于西方世界的银行模式。打个比方,比如我想开公司,需要融资,但是我又不想发行债券,不想跟朋友借钱,不想让家族外的人干涉我的生意,不想找银行贷款,怎么办?那我自己开个银行吧,反正向政府审批很简单,不用费劲儿。于是,我就自己开了个银行,用我的名誉作担保,然后把储户的钱当做融资,助推公司前进。 当然,以我的名声,很难成为担保,也没人把钱给我打理,所以,当时日本的机构银行都是那些有声望的人来创办的。问题是,有声望的人也有不靠谱儿的时候,或者说,他们本来就不靠谱儿,只是有声望而已。 在20世纪20年代,全日本这样的机构银行有2,000多家,随着东京大地震和一系列经济衰退的袭来,机构银行的投机性就引发了日本本土的金融危机。 事情是这样的,1923年日本大地震发生之后,为了让灾区的企业重振雄风,日本银行搞了一个特别融资政策。简单地说,就是打白条。 比如,我的公司在灾区,因为受灾严重,还不起欠你家公司的债务,那我就给你一个有价证券。你能拿着有价证券去银行卖,银行则把扣除掉利息剩下那部分金额支付给你的公司,这叫做贴现。当然银行也不能拿着一堆白条,它们再把这些债券卖给日本银行(央行)。这种方式的好处在于,保证企业损失最小,同时也能让银行的现金流动起来。不好的地方则在于,大地震之后,好多公司开始浑水摸鱼,明明受灾情况没那么严重,也出卖债券,最后导致银行出现了大批的不良债权。 事情愈演愈烈,到了1927年,东京渡边银行走到了破产的边缘,在中国台湾纵横一时的铃木商社遭遇重创,要求台湾银行紧急融资。铃木商社对台湾商业的影响力不可小觑,甚至凌驾于三井、三菱之上。“一战”之后,铃木商社的不良债权越来越多,它恳请台湾银行进行救助。 台湾银行和铃木商社关系密切,当然是慷慨解囊了。但是到了1926年年底,这两个难兄难弟互相拖累,不良债权达到了将近50%。 这两家对中国台湾经济影响巨大的企业陷入泥沼,难以脱逃。 紧接着,1927年4月,老牌商业银行——近江银行也因为巨大的不良债权陷入停业。近江银行在日本关西地区影响深远,几乎全日本的纺织工业都依靠着近江银行。 这回政府沉不住气了,他们决定改善银行的生存状态:一方面,大藏省要求那些深陷困境的银行自我停业,以制止挤兑风潮;另一方面,日本银行紧急调动现金分发到各地的银行,让它们给储户展示一下大把大把的钞票,告诉他们,爷们儿还有的是钱,不用挤兑。 虽然后来很多人说,当时日本银行为了遏制挤兑,不顾通胀的危险,加印了一大批钞票,但在那个时候,还真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老百姓们看到自己的钱还放在银行里,就放弃了挤兑,但过了不久还是发现自己的存款少了一半。 政府虽然暂时稳定住了挤兑风潮,但大藏省清楚,这只是缓兵之计,必须下大力气改革银行机制,避免危机再次发生。 从1927年年中开始,大藏省致力于清理整合银行业,把那些存款数量不达标的银行合并到大的银行旗下。在1919年的时候日本商业银行共有2000多家,到了20世纪20年代末期,只剩下625家,三井、三菱、安田和第一银行通过吸收这些小银行不断壮大,而依靠银行贷款的制造业也不断向着几大家族靠拢,慢慢地成为了他们产业链条中的重要一环。
更多阅读
巧虎来啦动画片全集 《日本商业四百年2》 第三章 阴霾中的曙光 汽车来啦
19世纪末期的世界充斥着重工业的轰鸣,钢铁、石油、铁路像一阵阵骇浪冲击着人们的大脑,精耕细作或者放牛牧马已经退进历史的舞台,所有人都知道,一种让生活更便利、财富更迅速增长的新时代已经不期而至。除了电力,这个年代最伟大的
阴霾娃娃 《日本商业四百年2》 第三章 阴霾中的曙光 绝不和三井竞争
松下幸之助决定先找一个工作,不能坐吃山空。这时候,他家硕果仅存的姐姐帮他找了一份在工地搬货物的活儿。她看着弟弟瘦弱的身材,流着泪说:“你那小身子骨,行吗?”松下幸之助微笑着说:“别人行,我就行。”17岁的松下幸之助要面对的
宋代商业革命 《日本商业四百年2》 第三章 阴霾中的曙光 电子革命
历史学家描述某些场景的时候,总是带着点儿未卜先知的味道,让我们恍惚中觉得,故事的发展有必然如此经过的理由。恐慌、危机、野心和欲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你早一点儿找到线索,就不会陷入困顿。而事实上,很少有人在风起云涌的
提督的决断 《日本商业四百年2》 第二章 古武士的决断 努力转向
书归正传,三菱和三井通过自己的改革和除旧布新,力量越来越强大,而安田财阀则陷入权力角逐的混乱当中,它们还能重新屹立于财阀的巅峰吗?如果你看过《日本商业四百年》的话,一定还记得安田财阀的社长结城丰太郎。他因为在安田内部锐
生死决断 《日本商业四百年2》 第二章 古武士的决断 哈佛大学里的日本
那么,池田成彬为什么会成为池田成彬?他身居三井财阀金字塔的顶端,却锐意改革,敢于突破固有观念,敢于和保守势力作斗争,甚至敢于和军部等极端势力作殊死斗争,不避暗杀,不怕滑落到官职的低谷,是什么塑造了他强悍的人格和坚定的信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