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直面金融危机
对企业主来说,2011不是个好年头,而在玛雅人的预言下,2012也被笼罩上了浓重的阴影――危机似乎是摆不脱的影子,让本来就捉襟见肘的小业主们无所遁形,恨不得都人间蒸发了了事。尤其是在民营经济超级活跃的温州,地狱式的2011之后,经济衰败,人人自危,而且前途未卜。
温州人的2011可谓纠结,整个儿一话题女王的范儿:上半年是疯狂的高利贷,高峰时期利率达到30%,早先还在侃侃而谈事业理想、人生目标的富二代们都转行做了放贷者;中间一辆追尾脱轨的动车又把他们的古道热肠展示在世人面前;动车事件的结果尚未出来,“十一”黄金周之前,温州最大的眼镜厂商之一信泰集团老板胡福林破产逃亡,把老板“跑路潮”推向高峰——据说今年一共跑路了大大小小共90余位老板,一时间媒体热议“温州模式已死”。接下来温家宝携周小川、刘明康访温,温州提出制定《温州国家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将上报争创国家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
不知是否因此传出了“中央该不该救温州”的讨论,反正外至英国《金融时报》、美国《华尔街日报》,内至地方媒体乃至网络达人都纷纷参与热议,90%以上的意见大致都是在讲,温州老板“活该”,温州老板“素质低下”,早年赚的都是“流血的利润”,政府“彻底不该救市”。
结论可能是对的,推论却难免有些世俗的仇富和自以为是的清高。事实上,就此次金融危机,温和的自由市场论者也指出,市场自有其运行规则,不需要政府救助也能自行治愈。尤其在温州这块基本上纯市场经济的地方,市场会在每轮危机的时候自我筛选淘汰一批已经没有太大竞争力的企业,催生一批新的商业模式。这些新商业模式不见得会是高利贷,但谁也不知道做过高利贷的年轻后生在这一波危机惨败之后获得哪些教训,下一波创业他们又可能有些什么样的新鲜点子。而市场则在这一波一波的创业者手中逐渐成长。所以,说“温州模式已死”多少有些噱头的意味。
君不见,每隔三五年都会有一轮所谓危机。不用看很远,就在最近的15年中,温州危机,或者说中国民营企业所遭遇的危机有因为全球经济泡沫破灭,有因为国家一个宏观调控政策,有因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有因为国退民进,也有因为房地产政策紧缩。每到这时,就会有民间所谓经济学家跳出来说“4成企业消亡”。一个关于浙江省,但可以类比温州市的数据显示:2011年1~9月,浙江省消亡企业数为2.5万家,比2010年略增5%;但2011年1~9月期间,浙江省新增企业数10.5万家,比2010年同期增加10.35%。浙江省各类中小企业总数有310多万家。
关键并不在于有多少企业倒闭消亡,有多少老板跑路上吊自焚,甚至也不在于有多少企业新设,创业型公司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每三五年,总有一批企业会因为各类原因走向消亡。这时候,如果再碰上国家一个收缩性政策,或者大西洋、太平洋彼岸一场金融风暴,如同两个同时走向波谷的波叠加,危机效应就更明显了。可见各种宏观危机只是加速了企业的消亡而已。
事实也是如此,不论宏观环境多么紧张或宽松,每个企业的倒闭最终肯定是是因为自己现金流绷得太紧,以至一有风吹草动企业就紧张不已。所以,与其说是金融危机,倒不如说是企业的管理危机。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了33年后的今天,创业者们已经不是当年一穷二白的状况,而拥有土地、设备、原材料以及劳动力等所有一切的生产资料的价格,说“身价百倍”也是毫不夸张的,这让企业在转型升级之时面临巨大的财务风险,这也是此次大量倒闭企业都牵涉多产业投资的原因之一。
经济学定义的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是周期性的,每隔三五年都会有一次,危机可以说是市场经济的附属物,会打破经济体原来的固有平衡,但致不了命,找到新的机会还会东山再起。这时候,终结者就要动用他们的口头禅含恨离开――“I will be back!”等到下一波企业自身弱点集中爆发的时候,它会再度上场。
危机并不可怕,是企业成长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必然要经历的一次转折,企业能做的就是在资金管理、供应链管理以及其他一切能够顾及的方面来准备好自己,随时防范金融危机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