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品牌:成长无捷径



   当今的中国,已经当之无愧地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但同时也是全球最复杂的汽车市场。从产品供应的渠道来说,除了纯粹的进口车型,外来的合资品牌和本土的自主品牌构成了中国汽车产业的两大阵营。也许对于消费者来说,丰富的产品供应和充分的市场竞争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但是从一个国家汽车产业的长远发展来说,形势却并不像繁荣的市场那么乐观。


  2011年10月末,又一批奇瑞新车在其安徽芜湖工厂中下线


  多年前,当各大合资项目纷纷上马的时候,很多人都怀着一个“以市场换技术”的美好愿望。但是在经过了中国市场连续多年的高速发展之后,参与合资的几大中方企业在分享了丰厚利润的同时,不仅在合资企业里没有掌握实质的话语权,而且在核心技术以及新产品开发方面的成果也并不理想。


  就在前几天一次厂商的活动上,说起自主品牌的技术创新,全国乘用车联席会议秘书长饶达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别指望“老国企”能够改变现在困难的面貌,重任就在“非老国企”的肩上。


  当说起这些“非老国企”的时候,饶秘书长特别提到了吉利、比亚迪、长城、奇瑞等企业。这几家企业的确是中国将来最具成长性的自主汽车品牌。


  当然有潜力并不意味着他们的发展没有问题。特别是在最近两年新能源汽车成为热门话题的时候,很多人提出了自主品牌“弯道超车”的想法。不太客气地说,这是一种违背自然规律的痴人说梦。一个需要系统投入的庞大产业链条,怎么可能存在“弯道超车”的机会呢?而自主品牌的发展同样是在跌跌撞撞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根本不可能存在什么捷径。


  虽然中国的汽车工业有几十年的历史了,但是中国汽车市场的起步和发展实际上也就十几年。所以中国消费者对于汽车文化的了解和汽车品牌的认知还并不充分,很多人注重汽车的外观、配置而不在乎车辆的性能等等。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有些本土汽车品牌采取一些有针对性的经营策略,在短时间内确实能够取得不错的效果,但从长远来说却存在着很大的风险。


  例如比亚迪,在企业发展的初期采取了独特的分网销售策略,也就是同一品牌旗下的不同产品,放到三个不同的经销网络里进行销售。这样的好处是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最大范围地覆盖市场,从而起到拉动销售的作用,但是从整体上来看却无异于饮鸩止渴。一方面它不利于品牌的建设,当消费者走进一家经销店,如果销售人员告诉他“您所要购买的车型在另一家店里销售”,换了谁都难免会有一种被戏弄的感觉。另外从比亚迪的产品体系来说,也根本不足以支撑三个经销网络。无车可卖无钱可赚,有谁还会愿意跟着你混呢?

 自主品牌:成长无捷径


  与此类似的还有奇瑞、吉利的多品牌战略。许多业内人士对奇瑞的子品牌都比较陌生,而至于其瑞麒、威麟等品牌下的具体车型,就更是一团雾水。然而消费者对于品牌的混乱认知并不能掩盖其在总体销量上的成功,得益于丰富的产品系列,在2011年1~11月的销量排名中,奇瑞以57万辆的总销量不仅在自主品牌中拔得头筹,而且在全国乘用车生产企业中排名第七。然而这样的成功却经不起仔细的推敲,分析一下各个车型的销量数据,除了QQ3每月在1万辆以上,瑞虎、A3、E5等相对主流的车型只有几千辆,而另外两个所谓高端品牌旗下的G5、X5、V5等,每月只有可怜的一、二百辆。相对于汽车产品开发的巨大投入而言,如此的销量连个零头都收不回来,而且这些车型东山再起的机会已经非常渺茫。


  所以随着汽车消费市场的逐渐成熟,如果没有一个差异化的品牌定位,并且推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那么巨大的品牌营销以及产品开发成本都会成为自主品牌难以承受的负担。多品牌策略也就必然成为一块高高举起的石头,砸在自己的脚面上只是个迟早的事情。


  相对来讲长城可以说是最近几年发展最健康的自主品牌汽车企业。伴随着哈佛H6的热销,在2011年11月哈佛品牌以2.11万辆的总销量,成为SUV市场当之无愧的领跑者。而轿车产品C30作为自主品牌轿车销量的冠军每月销量也依然维持在1.5万辆左右。当然长城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而只不过比别人走的弯路少了一点、修正的快了一点而已。魏建军说几年前长城搞过大客车,但是在干了两年以后,发现那根本就不是自己熟悉的领域,于是迅速退出。而且就在两三年前,长城还曾经提出类似“打造精品两厢车”的概念,率先推出的轿车产品精灵、炫丽、凌傲等也都是两厢车。但是市场的需求并不是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中国人更喜欢有头有尾的三厢车。当发现自己的产品定位有问题后,长城迅速做出了调整,随后推出的C30一炮打红。这种精简的企业结构带来的高效率是国有企业根本无法做到的,而且魏建军本人对于技术的执着确保了长城在产品研发方面扎扎实实的投入,而这些正是自主品牌长远发展最根本最核心的东西。


  其实中国的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就像他们推出的产品一样,不可能和大众、通用这样的大品牌相媲美,他们需要一个不断摸索和不断修正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虽然还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未来仍值得期许。这些“非老国企”们虽然没有“共和国长子”、“次子”之类的头衔,但他们能够为自己的事业负责,能够为股东负责,实际上也就能够为中国的民族汽车产业负责。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62583.html

更多阅读

深圳四大名校自主招生 四大自主品牌在各类细分市场的占比

     自主品牌:SUV销量增长最快 占比突破两成  今年上半年,国产乘用车市场中,自主品牌销量同比增长22.9%至265.51万辆,增幅高于该市场平均增速水平(17.2%)。其中,SUV是自主品牌增长最快的细分市场,占比大幅提升;而轿车仍是自主品牌比

自主品牌:全面保护不如提供帮助

     近日,随着全国两会的深入召开,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又如期地引起了各家媒体的关注。  回顾历史,历届两会都能听到与汽车行业相关的提案议案, 虽然主题不同,但基本出发点都是呼吁政府创造出更适合自主品牌车

狠抓责任落实 自主品牌突围之路:扬长避短 狠抓品质

     尽管中国已跻身于“汽车大国”的行列,但是离“汽车强国”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自主品牌的崛起对于中国早日实现“汽车强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针对自主品牌近年来的发展状况,各界人士纷纷为自主品牌突围之路献计献策。

自主品牌:电商的盈利希望?

   杭继“价格战”之后,几大电商不约而同地瞄上了自主品牌:先是当当网4月初低调上线了童装品牌“DangDang Baby”和家居品牌“当当优品”;随后苏宁易购透露下半年也将推出自主品牌服装;电商圈内有消息称京东商城亦成立了自主品牌部门

声明:《自主品牌:成长无捷径》为网友万花筒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