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金融业发展趋势 中国金融业国际化是必然趋势



   国际化的内外驱动因素


  赢周刊:中国那么大的市场,有那么大的逆差,而且相对其它国际市场来讲是比较保护的,在此背景下,中国金融业为什么要国际化?


  利明献:过去六年来中国产业在国外资产增长率是75%,中国银行业在国际的资产年均增长率大概15%左右,企业国际化的速度非常快,金融业却非常慢。中国的经济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很多企业要走出去,金融业也要跟得上,这个外部因素正在呼唤我们的金融业要走出去。


  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金融市场国际化是必走的途径。内在的驱动是利润,对金融企业而言,利润的来源要分散,既要有国内的,也要有国外的收入。还有一个是规模经济,国际市场加上国内市场能带来经济规模,从而使利润能够极大化。从资产而言,我们也希望国内国外的资产能够比较分散。


  并不是今天在纽约或伦敦设立分行或者去哪一个国家并购银行就是国际化,首先要检视自己是不是够国际化,我们的业务、服务标准、产品、行销、风险控制是不是符合国际化标准。


  李仁杰:经济的全球化和金融的全球化是必然趋势。随着中国企业的国际化,随着人民币的国际化,中国的金融业国际化是必然趋势。


  从现阶段来讲,我们认为国际化主要是经营理念的转变,而不是简单的金融区域利润来源的国际化,首先要从观念、战略、人才的准备、内部的管理流程、制度、组织架构等各方面做到国际化。总而言之,观念要转变,管理制度要转变,是目前更重要的。


  中国金融的国际化可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可能短期内对于我们利润的贡献并不大,但既然是一种长期的必然趋势,中国银行业一定要做好准备,一定要在这方面下大决心做大的投入。


  邱运平:经济本身是全球化的,企业的经营及我们客户的活动也越来越国际化,现在我们的货币也在走向国际化,在大背景下我们在国际化经营上本身的需求、驱动力是非常强的,对于任何一个机构来讲,在管理理念上吸收先进的风险管理、比较全面的管理理念,这样的国际化,任何机构都要做。


  但在机构设置上,是不是要实体跑到海外去,这牵涉到各家机构自我选择的定位。我自己个人的判断是,如果是在中国金融业里面主导的机构,一些比较大规模的全国性的机构,可能在实体上海外的拓展不可避免的。


  中国的跨国公司走向国际,金融机构在这过程中说到底就是中介的功能,这个趋势是不可逆转的,对很多大的机构来说,不是说要不要国际化的问题,是什么时候做、怎么做、做什么的问题。


  做国际化的目标概括起来就是要谋取可持续的竞争力。比如再融资跟投资功能上一定要能接轨到全球性的市场,所以越来越多的大金融机构把中心搬到香港或者其它国际市场上去,我们要跟着客户拓展脚步去支持他们的活动。


  国际化的经营也要考虑分散风险的考虑。很多金融机构的实际业务表现跟中国经济的相关度几乎100%,这意味着在我们经济表现好的时候这个显然不是问题,一旦中国经济有些风吹草动,对整个机构的影响也是100%。从风险分散的角度看,我们做一些投资或者做一些这方面的业务,能让整个业务在不同的经济周期有比较平衡的表现。


  现在是国际化的最佳时机


  赢周刊:从国际经验来看,国际化是充满风险的。就拿日本来看,日本在十年前也是雄心勃勃地试图金融机构国际化,现在我们看到的结果是连中国这么近的国家都没有进入。中国金融业该如何国际化?我们的竞争优势在哪里?


  利明献:现在在海外设有机构是五大行,加上极少数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未来会增加多少个,这与总行的经营战略息息相关的。


  花旗银行可以说是全世界最国际化的一个银行,其国际化从100多年前就开始,其定位就是服务跨国企业。跨国企业有两种,对中国金融业来讲,跨国企业进到中国你可以服务它,因为它需要一个可以跟它配合的中大型银行来支持它在中国的发展。第二是中国的企业走出去的时候,你能否从跨国银行把这个业务拿回来,这就要看总行的战略。1960年代因为欧洲美元的兴起,那时美国本土利率有管制,所以美元流出美国境外,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跨国企业在发展中国家扩充,美国银行就跟着跨国企业在海外扩充。


  对中国银行而言,现在是最好的时期,但要清楚国际化的目的是什么,即在本土跨国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去服务它们。另外,国际结算不仅可以服务大企业,还可以结算小企业,并发展成一种特色,在这方面占有一席之地。


  如果你的客户比较集中在某个国家或地区,则要在那边设分行。举一个例子,有几个银行到台湾设分行了,市场那么小,为什么还要去台湾设分行?他们的目的是希望能够取得台湾客户的资讯,如果不去的话就取不到那边的资讯,将来这些台湾客户到大陆发展的时候,就很难把他们服务得非常好。


  李仁杰:中国金融企业如何国际化,可以从三个方面去考虑,首先应该从经营理念、管理水平、人才建设等方面做到国际化。第二,中国这么多银行,是不是都要走出国门?我个人认为最终可能只是少部分银行走出国门。要不要走出国门一定要根据自身的能力、客户服务的需求、自己的发展战略相结合,切忌一哄而上,切忌图一时的痛快。第三,如果要走出国门,一定要考虑到哪个地方发展比较有优势,比如说兴业银行如果要走出国门,不会到美国、欧洲去,到欧美市场有什么优势?没有。可能首先考虑的区域是中国香港、台湾以及东南亚,这些区域无论是从华人的文化、企业的关联度及银行内部的管理结构看,都是比较适合的。

 2017金融业发展趋势 中国金融业国际化是必然趋势


  邱运平:总体上我有一个基本的判断,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步伐是比较快的,金融业的国际化有点在追赶的情况。要国际化,目标模式还是比较重要的,即根据企业自身的实力,希望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全球的金融机构可以分成几个大类:一类叫真正的全球银行,可能只有花旗和汇丰。第二类叫国际性银行,为了服务客户,整体的战略布局上有比较显著的国际性布局。第三类叫区域性银行,比如说有的银行在亚太区或者北美区。银行在国际化过程中想做到什么程度,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你选择的这个目标模式,有对应的美好前景,也有对应的风险。比如说短期内很多国家出现一些风险概率非常高的事,如果在各个国家都有不小的生意,就意味着业务部门一年到头都要处理各个国家发生的风险,银行有没有一套这样的管理体系去管理的业务,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去哪里设分行也是蛮有意思,我认为中资机构去香港是不错的选择,香港各种资产比较集中,在香港建立一定的实体,可以锻炼人才,也可以接触各方面的、优质的专业资源。


  赢周刊:请预测未来十年金融业的格局。


  利明献:中国金融业会像中国经济一样先要度过两年的“软着陆”。我相信中国经济是“软着陆”,利率的增长率会下降,主管机关对基本市值的要求,对银行业的发展有蛮大的限制,尤其在规模和利润上面,基本上会和中国经济一样是“软着陆”的状态。


  未来十年差异化的经营策略会比较明显,甚至不排除有银行业之间整合的情况,政策方面会越来越开放,外资银行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应该也会逐步增加。


  李仁杰:中国金融的国际化是必然趋势。除此之外我个人认为,中国金融的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比例在调整,今后间接融资的比例会下降。中国金融业经营的综合化也是必然的趋势,因为随着国际化,中国的金融业也是循序渐进的综合化。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银行业要做好几个准备,客户的结构要调整,过去依靠大企业、大客户,今后要以零售客户、中小客户为主要核心客户;就服务的手段而言,要通过科技赋予传统的服务新的内容;业务的范围领域更加广泛,除了传统的业务以外,资产管理业务、财富管理业务都可能是未来发展新兴的业务。


  邱运平:十年后人民币一定会变成最重要的国际货币,不是“最重要”起码也是之一,这个是可以确定的。外资银行目前在国内的发展,还只能说是初始的投资阶段,中国市场非常大,但最终哪个机构能在中国获得巨大的成功,现在去判断还为时过早,十年后大体就能看清楚了。同样的,在其它行业比如说汽车行业,最早来的不见得是最成功的,迟一点来的也不见得是不成功的。在这个过程中,战略的确定、实施与团队的培养、运用,是决定最终的胜负的关键。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62373.html

更多阅读

2017白酒发展趋势 2013年中国白酒产业发展趋势之一二三

2012年的中国白酒市场在国家三令五申中,并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市场的继续和行业发生的危机,让白酒产业成为了2012年最具争议的行业,面对资本市场的一路高歌和高端市场累禁不止的疯狂,市场出现的各种不稳定因素也不断曝光,从古井贡的酒精

2017零售业发展趋势 零售业掀起自有品牌之强势竞争

在国内市场上,除了沃尔玛、家乐福、乐购以及卜蜂莲花等外资零售巨头在PB业务领域展开了激烈的巷战之外,以华润万家、新一佳、人人乐等本土零售企业在PB业务领域也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遭遇战。    拥有卖场门店数量在全国排名第一

声明:《2017金融业发展趋势 中国金融业国际化是必然趋势》为网友香草味丶布丁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