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神话学 《心理学的50大奥秘》 引言 心理神话学的宽广世界



      “相异相吸。”

 “孩子不打不成器。”

 “亲密生轻蔑。”

 “人多保险。”

 以前你或许多次听过以上四条谚语,而且,感觉它们就像我们有生活、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一样是不证自明的。我们的老师和父母让我们确信,这些老话是正确的,我们的直觉和生活体验证实它们是至理名言。

 然而,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通常理解的这四句谚语大部分或全部是错误的。在浪漫关系中,相反性并不产生吸引;正好相反,我们更倾向于被那些与我们人格、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相似的人所吸引(见神话27)。不使用惩罚并不必然会糟蹋了孩子,而且,体罚经常难以在孩子们身上显现出积极的效果(第4章的其他神话)。亲密通常会让人产生愉快的感觉,而不是蔑视;与新颖的事物比起来,我们经常更喜欢我们熟悉的事物(第6章的其他神话)。最后,人越多往往越危险,而不是越多越保险(见神话28)。在紧急事件中,如果只有一个旁观者的话,我们多半能获救,如果有一大群人在旁边,他们则往往只会观望。

大众心理学工业

 从大众心理学工业中,你肯定能“学到”一大堆其他“事实”。这一工业囊括了有关日常人类行为信息的庞大网络,包括电视节目、广播的电话交谈节目、好莱坞电影、自助书籍、报纸杂志、通俗小报和网站。例如,大众心理学工业告诉我们:

 ·我们只用了我们大脑10%的能量;

 ·我们的记忆像录像带或录音机一样工作;

 ·如果我们发怒了,把怒气直接发泄出来比闷在心里要好;

 ·大多数在性方面受过虐待的儿童长大以后他们自己会变为施虐者;

 ·精神分裂症患者有“分离的”人格;

 ·在月圆之夜,人们会倾向于行为怪异。

 然而,我们从本书获悉,所有这六项“事实”实际上都是错的。尽管大众心理学工业可能是有关人类本质信息的重要来源,但它至少包含了与正确信息同样多的错误信息。因为这个错误信息的巨大整体包括了误解、都市传奇和心理学方面的荒诞故事,所以,我们将它称为心理神话学。令人惊讶的是,没有通俗图书用上几页纸来揭穿心理神话。也没有其他的渠道来给读者们提供科学思维的工具,这些工具可以用于区分大众心理学中事实和虚构的成分。结果是,许多人──甚至是科班出身的心理学专业的学生──知道相当数量关于人类行为的正确知识,而对于哪些内容是错的却所知不多。

 在我们更深入地探讨之前,有必要说两句安慰的话。因为你在一个非常好的工厂里,所以,如果你相信所有我们罗列在书里的神话都是真的,也没必要觉得惭愧。调查显示,一般人口中的大多数,也包括心理学专业初学者都相信这些神话和其他的心理学神话,甚至某些心理学教授也相信这些。

 如果你仍然对你的“心理学智商”感到一丝的不安,你应该知道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Aristotle),作为最聪明的人他可以说是独步地球、无人不知,即便如此,他曾认为情感来源于心脏,而不是大脑,他也认为女性的智力不如男性。他甚至相信女性的牙齿数目比男性少!亚里士多德的巨大错误提醒我们,在心理神话学中,高智商并不会免于受到错误信念的影响。的确,本书的核心主题是如果我们不用正确的知识武装自己,我们都可能会成为错误的心理学信息的受害者。这一点在今天和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都是正确的。

 的确,在19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颅相学”意义的心理学曾经风行于欧洲和美国。颅相学家相信某些心理能力,例如作诗的能力、关爱儿童、颜色偏好和宗教信仰等,都有相应的特定的脑区,颅相学家能够通过测量颅骨隆起的形状来推测人们的人格特质(他们错误地认为扩张的脑区会在颅骨上形成凹陷)。据推测,颅相学家精确测定的心理能力范围是27~43个。颅相学“会客厅”允许好奇的顾客们前往测量他们发源于多个部位的颅骨和人格,这引出了目前仍然流行的一句话“检查一下某人的脑筋。”然而,在广泛的社会科学印证下,颅相学被证明是惊人的心理神话学,就像研究最后表明的那样,被颅相学家所认定的对大脑区域的损坏几乎从未准确地观测到那些心理功能的缺失。尽管颅相学现在已经过时,但其他心理神话学实例的影子还依然存在。

 在本书中,我们将帮助你在大众心理学中区分事实与谬误,给你提供一套破除神话的技巧,用于科学地评估心理学的说法。我们不仅要捣毁流毒甚广的大众心理学神话,还要解释在每个知识领域中什么被证实是正确的。我们希望让各位感受到,有关人类行为的、有实证研究证实的说法与错误的说法同样有趣,但前者比后者更令人惊叹。

 这并不是说我们应该摒弃大众心理学工业告诉我们的一切。许多自助书籍鼓励我们为自己的错误负起责任,而不是归罪于他人,给我们的孩子营造一个温暖和适合成长的环境,适度饮食和有规律地锻炼,当我们消沉的时候,依靠朋友和其他社会支持资源。总体而言,尽管我们的老奶奶们也知道这些,这些都仍是明智的建议和提示。

 问题是大众心理学工业经常公然不顾科学证据地散布一些忠告和建议。例如,纵然“追随我们的内心”这样的建议可能会导致我们做出不好的人际交往决策,但一些受欢迎的脱口秀心理专家仍鼓励我们在浪漫关系中要始终坚持这一原则。广为人知的电视心理专家菲尔·麦格罗(Phil McGraw)博士在他的电视节目中使用多种波动描记器,或者叫“测谎仪”,以此来测定人际关系中的哪位伙伴在撒谎。就像我们在后面会了解到的那样(见神话23),科学研究表明,测谎仪的测验并不是完全可靠的测得真相的方法。

空想心理学

 就像人格理论家乔治·凯利(George Kelly)所指出的那样,我们都是空想心理学家。我们不停地试图去理解,是什么使得我们的朋友、家庭成员、恋人和陌生人彼此不同,我们努力想知道,他们做事情的动机。此外,心理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无法避免的一部分。无论是我们的浪漫关系、友谊、记忆缺失、情绪爆发、睡眠问题和考试成绩,还是适应困难,心理学始终伴随我们左右。大众媒体对我们的信息轰炸几乎总是建立在这些主题的基础上,包括大脑发展、养育、教育、性、智力测验、记忆、犯罪、吸毒、心理障碍、心理治疗和其他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主题。在大多数情况下,因为我们不具有评估它们所需的科学思维技巧,所以我们单凭一面之词就毫不怀疑地被动接受这些说法。正如神经科学神话终结者塞尔吉奥·德拉·萨拉(Sergio Della Sala)提醒我们的那样,“信徒的书籍丰富、一路热销”。

 说来惭愧,因为虽然有些大众心理学的观点得到了很好的科学论证,但还有许多观点并未如此。的确,许多日常心理学都包含了心理学家保罗·米尔(Paul Meehl)提出的“炉边归纳”现象,即假定我们的行为完全建立在直觉之上。心理学的历史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尽管我们的直觉在提出假设方面可能非常有用,这些假设需要通过使用严格的研究方法来予以检验,但直觉在判断这些假设是否正确的方面却存在着致命的缺陷。从更大的范围来看,这可能是由于进化使人类大脑能理解周围的世界,却很难理解我们自身。科学作家雅各布·布鲁诺斯基(Jacob Bronowski)称这个悖论为“自反性”。如果把事情搞砸了,我们总能找到对自己行为的合理化但错误的解释。结果是,即使在我们不理解什么引发了我们的某些举动,我们也能说服自己已经理解了。

心理科学和常识

 我们之所以很容易就被心理神话忽悠,就是因为它与我们的常识是一致的:符合我们好的预感、直觉和第一印象。的确,你可能听说过大多数心理学都“只是常识而已”。许多有名的权威同意让我们在评论某种说法的时候要相信常识。著名的广播脱口秀主持人丹尼斯·普拉格(Dennis Prager)喜欢告诉他的听众:“在世界上有两种研究,一种证实了我们的常识,另外一种是错误的。”大概许多大众都同意普拉格关于常识的观点:

 用你的常识。无论何时你听到“研究表明”这组词──自然科学之外──当你发现这些研究与常识是相对立的,要保持怀疑状态。我从未记得哪项研究与常识相悖。

 几个世纪以来,许多杰出的哲学家、科学家和科学作家都劝我们要相信常识。18世纪苏格兰哲学家托马斯·里德(Thomas Reid)指出,我们都是生来就具有常识方面的直觉的,这些直觉是到达世界根本真理的最好途径。更近一些,在《纽约时报》的社论中,有位著名的科学作家约翰·霍根(John Horgan),他提倡在评价科学理论,包括心理学的过程中,要回归常识。霍根认为,在物理学和其他当代科学领域中,存在过多的与常识相悖的理论,这种趋势令人担忧。此外,近几年来,内容上相信直觉和草率判断力量的热门书籍,甚至最畅销的书越来越多。大部分此类书籍承认在判断科学中有关说法的真实性时,常识是有局限性的,但又辩称,心理学家习惯于低估我们直觉的准确性。

 然而,诚如法国作家伏尔泰(Voltaire)所说“常识不那么平常”。与丹尼斯·普拉格相反,心理研究有时颠覆了常识的正确性。的确,本书的首要目的之一在于当评判心理学方面的说法时,让你不信任你的常识。在一般情况下,当决定某种科学论述是否正确的时候,你应该参照研究证据,而不是你的直觉。研究表明,草率判断在对人们问卷调查和预测我们的喜好与厌恶方面经常是有帮助的,但当评估或断定某种心理学理论的正确性时,它们是普遍不准确的。很快我们就能看到缘由。

 当然,不是所有大众心理学(有时叫“常识心理学”)的说法都是错误的。许多人相信,幸福的员工比不幸福的员工在工作方面做得更出色,心理学研究表明这个说法是正确的。然而一次又一次地,科学家,包括心理科学家发现我们不能总是相信我们的常识。在某种程度上,那是因为直觉本身会欺骗我们。

 例如,好几个世纪的时间里,人们不光认为地球是平的──毕竟,当我们走在上面的时候,它看起来的确是平的,还认为太阳围绕地球转动。实际上,后者这个“事实”对每个人都仿佛是显而易见的。毕竟,当我们牢牢地站在大地上,每天都看见太阳在天空中划一个大弧。但在这个例子中,观察者的眼睛骗了自己。就像科学历史学家丹尼尔·布尔斯廷(Daniel Boorstin)指出的:

 没有什么比地球是平的和静止不动的,我们是宇宙的中心更明显了。当代西方科学从否认这一常识性公理出发……常识,每日生活的基础,可能再也无法起到掌控世界的作用了。

 让我们看看另一个例子。在图0-1中,你看见一个选自迈克尔·麦克洛斯基研究中使用的图形。麦克洛斯基让大学生预测出了封闭螺旋管道的小球会沿着哪条路线前进。大约一半的本科生的估计是错误的,即认为小球在出了螺旋后会继续以螺旋形的路线前进,也就是图0-1中的右图(事实上,在出了螺旋之后,小球会沿直线的方向前进,如左图所示)。这些学生在做出回答的时候,有代表性地启动了他们的常识性的、类似于“动量”的概念(例如“小球开始的时候是以固定的路线运行,所以它会继续以同样的路线运行”)。通过这种作答,他们好像把小球当成某个人,就像一位在冰上溜冰的人,从起点开始旋转,并保持这种旋转的状态。在这个案例中,他们的直觉骗了他们。

图0-1 迈克尔·麦克洛斯基(Michael McCloskey)研究中用的图形。出了螺旋管道之后小球会走哪条路线?

 资料来源:McClosky,1983.

 在图0-2中我们看另外一个有趣的例子。该图显示了“谢巴德的桌子”,是认知心理学家罗杰·谢巴德(Roger Shepard)带给我们的。认真看一下图中的这两个桌子,问问你自己哪个桌子的桌面面积比较大。一眼看去,答案似乎很明显。

图0-2 谢巴德的桌子。这两个桌子看起来一样大,还是有所区别?

 资料来源:Shepard,1990.

 然而信不信由你,两个桌子的表面积一样大(如果你不相信我们,把这页复印一份,然后将两个图剪下来,互相叠加比较一下)。正如我们不应总是相信我们的眼睛那样,我们不应总相信我们的直觉。总之,眼见为实,但是,眼睛看到的不总是正确的。

 谢巴德的桌子给我们提供了强有力的视错觉──欺骗我们视觉系统的图像。而在本书的其他部分,我们将会身处于各种各样认知错觉(欺骗我们推理过程的信念)的交叉路口。因为心理神话在能愚弄我们这一点上与视错觉相像,所以我们可以将它们视为认知错觉。

我们为何要关注

 为何知道心理神话是重要的?至少有以下三个原因。

 (1)心理神话会带来伤害。例如,陪审团成员如果错误地相信,记忆的工作机制像录像机一样,他们可能会坚信目击者不准确的证词,并以此为基础,做出有罪判定(见神话11)。此外,父母如果错误地相信,惩罚通常是永久有效的改变行为的手段,他们可能会在孩子做出任何不当行为的情况下实施体罚,最后却发现,他们孩子的不当行为有增无减。

 (2)心理神话可导致间接伤害。即使是本身无害的错误信念也可能造成严重的间接伤害。经济学家使用“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这个词来描述人们追求无效的解决方案可能丧失掉获得迫切需要帮助的机会。例如,错误地相信潜意识自助磁带是有效减肥方式的人,可能会在无效的方案中投入大笔的时间、金钱和努力,他们可能也会错过真正有效的科学减肥课程。

 (3)接受心理神话可能会使我们在其他领域阻碍批判性思维。正如天文学家卡尔·沙根(Carl Sagan)指出的那样,如果我们在某一科学知识领域,比如心理学,无法区分虚构和现实,我们可能在当代社会的其他生命攸关的领域也无法分辨事实与谎言。这些领域包括遗传工程、干细胞研究、全球变暖、污染、犯罪预防、学校教育、日托和人口过剩等,这里提到的只是略见一斑而已。结果是,我们可能发现自己任由政策制定者摆布,他们可能在科学和技术方面做出了不明智甚至是危险的决策。

心理神话的十个来源:你破除的迷信装备

 心理神话和错误概念是如何产生的?

 我们会向你介绍,主要有哪10种方法让我们为貌似合理,但却是错误的心理学说法所愚弄。从根本上我们应认识到,面对这10种错误的来源,我们都是脆弱的,我们不时地被它们欺骗。

 想学会科学思维,就需要我们意识到这些错误的源泉在哪里,以及如何避免被它们所蒙骗。好的科学家面对这些错误根源的时候,同平常人一样也容易上当受骗。但是,好的科学家有一套保护措施,叫做“科学方法”用来保护自己免受其害。科学方法是一个工具箱,设计出来使得科学家免于愚弄自己。如果你知道了这10种主要的心理神话学的源头,在对人类本质理解方面,你就不太可能跌入容易接受的各种错误说法的陷阱之中。

 因为我们会在全书定期地涉及这10个错误根源,所以要对它们仔细留意。此外,在日常生活中,你能利用这些错误形成的原因评估常识心理学的大量命题,可以把它们作为终生的“神话破除工具箱”。

 1.口耳相传

 许多不正确的大众心理学信念是通过口头交流的方式代代相传的。例如,因为短语“相异相吸”易于让人记住,人们倾向于把它传给别人。许多都市传奇也是经过相同的方式流传的。例如,你可能听说过生活在纽约城市排水系统中短吻鳄的故事,或有关好意却愚蠢的妇女将自己湿漉漉的狮子狗放在微波炉中烘干,结果发生爆炸了的故事。很多年来,本书第一作者转述了一个听过多次的故事,说的是一位妇女,她本以为自己买的是一只宠物吉娃娃,没料到几周后兽医告诉她说它其实是一只巨大的老鼠。尽管这些故事可能是来自丰富晚餐的桌边闲谈,但它们却一点都不比本书中介绍的心理学神话更真实。

 一种说法重复多次并不会变成正确的。但是即便它不是正确的,因为我们有可能混淆说法的熟悉性和正确性,因此,这个重复的过程会引导我们把它当成正确的来接受。广告中反复告诉我们“八位牙医中,有七位被调查时认为亮闪牌牙膏(Brightshine Toothpaste)比所有其他品牌都好!”这正是残酷地利用了这一原理。另外,研究发现,听一个人表达某观点(“乔·史密斯是总统的最佳人选!”)十遍和听十个人表达同一观点一遍都能使我们觉得这个观点得到普遍接受。耳听经常为实,特别是当我们一遍又一遍地听到某个陈述。

 比较神话学 《心理学的50大奥秘》 引言 心理神话学的宽广世界
 2.追求轻松回答和权宜之计的愿望

 让我们来面对现实:每日的生活是不容易的,即使对我们之中适应最好的来说也是这样。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努力想找办法去减肥、睡眠充足、考试得高分、喜爱工作和找到可以托付终身的浪漫伴侣。用不着惊讶,我们选取的是做出简单承诺的技术,这种技术带来快速和无痛的行为改变。例如,虽然研究表明大部分人在时尚减肥结束后的几年之内体重会全面恢复,但时尚减肥还是照样大规模流行起来。同样流行的是快速阅读课程。许多此类课程承诺将人们的阅读速度由原来区区每分钟100或200字增加到每分钟10000~25000字。然而研究者发现,如果不降低人们的理解程度,这些课程无法提升人们的阅读速度。另外,这些课程广告中声称的大部分阅读速度都超过了人类眼球的最高阅读速度,即每分钟约300字。给聪明人的一句话:如果某件事听起来太好了,以至于不太可能是真的,这件事大概就是假的。

 3.选择性知觉和记忆

 就像我们已经发现的,我们很少严格按着现实本身去获得感知。我们是通过自己的一组扭曲透镜去看现实世界。这些透镜是被我们的偏见和期望所扭曲的,而偏见和期望则引导我们将世界解释成与既存观念相一致。然而,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满怀喜悦地未曾意识到,这些信念影响着我们的感知。心理学家李罗斯(Lee Ross)和其他人将我们看待世界的这种错误假设命名为天真实在论(Naive Realism)。天真实在论不仅使我们更容易轻信心理神话,而且在最开始就让我们无法将神话辨认清楚。

 选择性知觉和记忆的一个显著例子是我们倾向于聚焦在“命中”上──难忘的并发事件,而不是聚焦在“漏掉”上──难忘的并发事件没有发生。要理解这一点,看一下图0-3,在这里你能看见我们所谓的“伟大的生命四格表”。日常生活的许多情节都能编排在如同这张表的四重表里。例如,我们来调查一下,是否月圆与精神病院入院率升高有关系,后者可以通过急诊科医生和护士的一般说明即可获得(见神话42)。为回答这一问题,我们需要调查表中的所有四个单元格情况。

图0-3 伟大的生命四格表。在多数情况下,我们倾向于注意A单元格过多,这会导致错觉性相关。

 A格包括月圆时精神病院入住的实例,B格包括月圆时没有精神病院入住的情况,C格包括非月圆时精神病院入住的实例,D格包括非月圆时没有精神病院入住的情况。使用完所有四个格后,才能计算月圆和精神病院入住人数之间的相关。相关就是在统计中表明两个变量关系有多密切的尺度(顺便提一下,“变量”是指任何变化的事物,像高度、头发颜色、智商或外向性等)。

 问题在于,在现实生活中,因为我们一般在某些单元格花的精力太多,而在另外一些格上花得不够,所以,我们在估计“伟大的生命四格表”的相关时,经常表现得一塌糊涂。特别是,研究显示,我们典型性地在A格上分配注意力过多,而在B格上分配的注意力根本不够。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A格通常比B格更有趣和更难忘。毕竟,当月圆和很多人入住精神病院一同出现的时候,更能证实我们的直觉经验,所以我们倾向于注意它,记住它,并把这些东西告诉别人。A格是一次“命中”──引人注目的并发事件。但当月圆和没有人入住精神病院一同出现时,我们很少注意或记住这种“期望之中却未实现的事情”。我们也不可能兴冲冲地跑到朋友那里,告诉他们“哇呜,有一个月圆之夜,猜猜发生什么了?什么都没发生!”B格是“漏掉”──引人注目的并发事件没有发生。

 我们的这种记住“命中”忘记“漏掉”的倾向经常导致一种值得注意的现象,称为“相关错觉”,也就是认为两种统计上无关联的事件实际上是相关的这一错误知觉。在月圆和精神病院入住之间假定的关联正是错觉相关典型案例之一。尽管很多人确信存在着这种关系,但研究表明其实并不存在。对月圆效应的信念是一个认知错觉。

 错觉相关可使我们“看见”各种各样并不存在的关系。例如,许多关节炎患者愣说他们的关节在下雨天比不下雨的时候更痛。然而,研究表明这是他们想象中虚构的感受。想来,有关节炎的人在“伟大的生命四格表”中过于关注A格──当下雨时他们关节疼痛这样的实例,导致他们知觉到了并不存在的相关。类似地,早期颅相学家“看见”了特定脑区损伤和某种心理能力缺损之间的紧密联系,但是他们大错特错了。

 另外一个可能的错觉相关的例子是对自闭症个案的知觉,自闭症是以严重的语言和社会能力缺陷为标志的重度精神障碍,人们认为与病发前注射了汞基的疫苗有关(见神话41)。尽管成千上万的自闭症患儿父母都相信这种关联,但为数众多认真设计的研究发现,在汞基疫苗接触和自闭症发病之间根本没有任何关系。很可能是这些父母们在四格表的A格上分配的注意力过多。这是可以理解的,只要是这些父母们试图去发现某物,例如疫苗可以解释他们孩子的自闭症,他们自身就几乎可以不受谴责。此外,这些父母可能为自闭症初始状态的相关事实愚弄了──经常是2岁后的不久,在这个年龄碰巧多数孩子都要注射疫苗。

 4.从相关推理到因果

 如果两个事物统计上同时出现(也就是,如果两个事物“相关”),进而,他们在因果上也必定彼此关联,这一推论虽然吸引人,但却是错误的。就像心理学家喜欢讲的那样,“相关不意味着因果关系”。所以,如果变量A和变量B是相关的,可能有三种解释:(a)A可能导致了B,(b)B可能引起了A,(c)第三个变量C,可能引起了A和B。这最后一种可能性称之为“第三变量问题”,因为C作为第三变量,可能导致了变量A和B之间的关系。问题在于,做研究的人可能从来没测量过变量C;事实上,他们可能压根连C的存在都不知道。

 让我们举一个具体的例子。非常多的研究显示,童年期的身体虐待经历会让个体在成年期有可能变成有暴力倾向的怪人。许多研究揭示了这种统计上的相关,意味着童年期身体虐待导致日后的身体攻击行为;实际上,这种解释被称为“暴力循环”假设。在这种情况下,研究者假定儿童期的身体虐待(A)引起了成年阶段的暴力行为(B)。但是,这种解释一定正确吗?

 当然,在这种情况下,因为B出现在A之后,所以,B不能引发A。逻辑的基本原理是,原因出现在后果之前。然而,我们并未排除存在第三变量的可能性,即C解释A和B。在本例中一个可能的第三变量是暴力行为的遗传倾向。可能大多数对他们的孩子实施身体虐待的父母都有暴力行为的遗传倾向,他们将这种基因传递给他们的孩子。事实上,的确有很好的研究证实,暴力行为部分地受到基因的影响。这种遗传倾向(C)可能导致儿童期身体虐待历史(A)与日后个体的攻击性行为(B),而A和B之间因果上没有关联。顺便提一下,在这个例子中,可能还有其他潜在的变量C(你能想出来一个吗?)

 关键之处在于,当两个变量相关时,我们不应非得假设它们之间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这样容易带来相互矛盾的解释。

 5.“后发者因之而发”推理

 拉丁语中,“后发者因之而发”的意思是“这个之后发生,所以是因为这个”。我们中的许多人容易做出这样的推论,即因为A在B前面,所以A引起了B。例如,实际上所有的连环杀手在童年阶段都吃粮食,这并不意味着吃粮食制品会让人在成年阶段变成连环杀手(或甚至“粮食杀手”──我们无法抗拒双关语)。或一些人服用中草药后抑郁症状马上有所缓解,并不意味着中草药导致或有助于缓解他们的抑郁。这些人不服用中草药其抑郁症状也可能会缓解,他们在服药的同时,可能采取了其他有效的干预措施(比如与治疗师或有支持作用的朋友交谈)。或者中草药的使用激发了患者的希望,导致了心理学家所谓的“安慰剂效应”,即干预效果仅仅产生于情况好转的期望。

 即便是受过专业训练的科学家也容易陷入“后发者因之而发”的推理模式中去。在《医学假说》(Medical Hypotheses)杂志上,弗兰斯马克(Flensmark)撰文写道,在西方世界,鞋子出现于大约1000年前,紧接着第一个精神分裂症个案出现。从这一发现出发,他指出,在导致精神分裂症方面,鞋子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鞋子的出现可能与此无关,而像现代化程度的提升或带来压力的生活环境的增加等因素可能对于精神分裂症的出现起到更直接的作用。

 6.基于有偏样本的推论

 在媒体和日常生活的多数情况下,我们经常接触到从整个人口中非随机地,或心理学家称之为“有偏地”选取的样本。例如,根据电视节目的描述,大约75%的心理疾病患者个体具有暴力倾向,而实际上研究发现,重度心理疾病个体的暴力倾向比率是低于这个比率的(见神话43)。这种带有误解的媒体信息可能会助长人们的错误印象,认为多数患有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曾被称为“躁狂抑郁症”)的个体在身体上是危险的。

 因为精神治疗师大部分时间内都是与不具有代表性的个体组成的人群在一起,这些个体也就是在精神治疗中的个体,所以,治疗师尤其可能倾向于犯这个推论错误。这里有一个例子,许多精神治疗师相信靠个体自己的力量戒烟极其困难。然而研究发现,许多(如果不是大多数)烟民在没有正式心理干预的情况下成功戒烟。大概精神治疗师容易出现统计学家帕特丽夏(Patricia)和雅各布·科恩(Jacob Cohen)命名的“临床错觉”,即临床从业人员倾向于高估心理问题的长期性,原因在于他们接触到的多为需要长期治疗的样本。也就是说,因为治疗烟瘾的医生们倾向于只看到那些无法靠自己戒烟的个体──此外,这些前来求助的烟民想必第一步不是来找医生帮助──这些医生倾向于高估在没有治疗的情况下戒烟的难度。

 7.代表性推理

 我们经常在两个事物彼此间表面相似的基础上评估其相似性。因为我们使用两个事物之间能代表彼此的程度来估计它们有多相似,所以,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代表性启发式。顺便提一句,启发式,是指心理捷径或使用简单有效方法的心理倾向。

 在多数时间内,代表性启发式,同其他启发式一样给我们带来好处。如果我们走在大街上,看见一个蒙面的人拿着枪跑出银行,我们可能会尽快离开大街。这是因为这个人代表着(类似于)我们以前在电视和电影中看过的银行劫匪。当然,这可能是他在搞恶作剧,或他是一位好莱坞动作片的演员,正在那里拍电影,但我们宁愿安全也不愿事后后悔当初没躲开。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依赖于心理捷径,这样做我们大概是聪明的。

 然而,当不该用捷径时,我们也使用这种办法。不是所有外形相似的东西表面上就相互关联,所以,有时代表性启发式会让我们误入歧途。在这一点上,常识是正确的:我们不能总是通过封面来评判一本书。实际上,许多心理神话的出现可能是缘于代表性的不当使用。例如,有些笔迹学家(笔迹分析人士)声称,那些字母之间相隔较远的书法作品的作者有着强烈的人际距离需要,或者那些把“t”和“f”写得像鞭子的人有可能是虐待狂。在这里,笔迹学家假定两个事物外表上相像就代表统计上相关。然而,压根就没有一项研究支持这种说法(见神话36)。

 另外一个例子来自人物肖像绘画,很多临床心理学家使用这种方法来检测来访者的人格类型和心理障碍。人物肖像绘画任务,像此前的画人测验一样,让人们以自己想要的任何方式画一幅人体肖像。一些使用该项测验的临床医生说,来访者画的人像有大眼睛的属于偏执狂,画的人像有大脑袋的是自恋人格(自我中心),而画的人像带着一条长长的领带,则说明该来访者内心被性完全占据(长领带意味着对弗洛伊德学说中所谓“男性性器官象征”的喜爱)。所有这些说法都是建立在具体人像绘画“符号”与具体心理性格的表面相似性的基础上。然而研究没有给这些假想的相关性提供支持。

 8.误导性的电影和媒体刻画

 许多心理现象,特别是心理疾病及其治疗,在影视和新闻媒体中经常被不准确地刻画。媒体多半会将这种现象描绘为比事实更具有轰动性的现象。例如,一些当代电影拍摄了电休克疗法,被非正式地称为“休克疗法”,人们认为这种疗法是对身体残酷甚至危险的疗法。在某些情况下,例如在1999年恐怖电影《猛鬼屋》(House on Haunted Hill)中,被绑起来送到电休克机器上的个体体验到了可怕的痉挛。尽管电休克疗法一度有些危险,但在过去几十年中技术不断升级,比如对肌肉放松的管理,已经使得这种方法不会比麻醉引起更多身体危害。此外,使用当代新型电休克疗法的患者不会体验到显著的电机痉挛。

 再举一例,许多好莱坞电影将自闭症患者刻画为具有高度专门化的智慧技能的人。在1988年奥斯卡获奖影片《雨人》(Rain Main)中(见图0-4),达斯丁·霍夫曼(Dustin Hoffman)饰演了一位患有“学者症候群”自闭症成年人。该症状的特点是有出色的心理能力,例如“日历计算”(给定任何年份和日期,说出是星期几的能力)、极大数字的乘除运算和碎片化知识记忆,如所有活跃的大联盟垒球运动员的击球率。然而,最多10%的自闭症成年人是天才(见神话41)。

图0-4 电影刻画患有自闭症的个体,就像这个1988年奥斯卡获奖影片《雨人》,由达斯丁·霍夫曼(左侧)主演,电影经常将自闭症患者描述为具有出色心理能力的个体。然而只有大约10%的自闭症患者是某个方面的天才。

 资料来源:Photos12/Alamy.

 9.事实的夸张

 一些心理神话不是完全错的。而是,它们夸张地描述了包含事实的说法。例如,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没有发挥自己全部的智能潜力,这一说法几乎肯定是对的。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中的大多数都只用了10%的大脑能力,但很多人都错误地相信这一点(见神话1)。此外,在浪漫关系的双方之间,一些兴趣和人格特质方面的差异能给这种关系增添趣味,这大概是对的。那是因为和一个在任何方面都对你俯首帖耳的人共同生活虽然和谐,但却会令人绝望地无聊。然而这一事实并不意味着“相反相吸”(神话27)。还有其他神话包含了对小差异的夸大其词。例如尽管男女两性倾向于在交流方式方面略有差异,一些大众心理学家,特别是约翰·格雷(John Gray),把这个事实放大,声称“男人来自火星”和“女人来自金星”(见神话29)。

 10.术语混乱

 一些心理学术语自身会带来错误的推理。例如,“精神分裂症”一词,瑞士精神病学家尤金·布洛伊勒(Eugen Bleuler)在20世纪早期创造了这个词,字面意思为“分裂的精神”。结果是,许多人错误地相信,患有精神分裂症的人拥有不止一种人格(见神话39)。事实上,我们在日常语言中频繁听到“精神分裂的”一词,用来描述人们在同一问题上有两种心态的情况(“我对我的女友感到非常精神分裂;她的身体很吸引我,但她在为人方面的怪癖烦死我了”)。所以,与一种完全不同的、称为“多重人格障碍”(今天叫“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的疾病相比,很多人会混淆精神分裂的含义,对于这一点不用感到惊讶,因为前者才是指在同一个体身上出现不止一种人格的现象。事实上,精神分裂症患者只拥有一种破损的人格。其实,布罗伊勒使用“精神分裂症”一词的用意是用来描述个体痛苦于心理功能分裂这样一种事实,例如在思维和情感方面,他们的思维与情感不能相一致。虽然如此,在大众心理学的世界里,布罗伊勒最初提出的更准确的理解很大程度上已经被抛弃了。在当代文化中,关于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深蒂固的误导性刻板印象是,患者在不同的场合表现得像两个截然不同的人。

 再举一例,“催眠”一词来源于希腊语前缀“hypno”,指的是睡眠(其实,一些早期的催眠师认为催眠是一种睡眠的形式)。这一术语可能使得许多人,包括一些心理学家认为催眠是一种类似睡眠的状态。在电影中,催眠师经常试图通过告诉他的来访者“你正在睡觉”来将其引入催眠状态。然而事实上,因为催眠状态的人保持彻底的觉醒和能够完全意识到他们周围的环境,所以,催眠与睡眠在生理学上并无联系(见神话19)。

心理神话学的世界:前景如何

 在本书中,你将遇到在大众心理学世界中司空见惯的50个神话。这些神话分布于当代心理学的许多领域:大脑功能、知觉、发展、记忆、智力、学习、意识的变化状态、情感、人际行为、人格、心理疾病、法庭和心理治疗。你会了解每个神话的心理和社会起源、发现每个神话是如何塑造了社会大众有关人类本质方面的思维,并找出对于每个神话而言,科学研究有哪些对应的内容值得关注。在每个章节的最后,我们提供了一个其他心理学神话的清单,让大家在每个领域做持续的探索。在本书的后记中,我们提供了一些难以置信但是真实的心理学发现清单,这些发现看起来像虚构的,但其实是真实的,我们想以此来提醒你,与心理神话学相较而言,真实的心理学经常更加值得关注,也更令人难以相信。

 破除神话与风险同在。心理学家诺波特·施瓦茨(Norbert Schwarz)和他的同事指出,修正一个错误概念,如同“感冒疫苗的副作用,经常比感冒本身更严重”一样,有时甚至会产生事与愿违的结果,那就是日后让人们可能更加相信原来错误的概念。那是因为人们经常是记住了这个表述本身,而不是它的“否定表述”,也就是说,我们头脑中的小黄便签贴说“这个表述是错误的”。施瓦茨的工作提醒我们仅仅列出一份错误概念的清单是不够的,更关键的是去理解每个错误概念背后的原因。他的工作也启示我们,对我们来讲,理解什么是错的和什么是对的都很重要。将错误概念与真理连起来是揭穿错误概念最好的途径。那就是我们为何在书中不光花费笔墨解释这50个神话错误的原因,同时还展示了这50个神话与心理学的基础性真知有什么样的联系。

 幸运的是,至少还有一些值得乐观的理由。研究表明,随着心理学专业学生修完心理学全部的课程,他们接受如“人们只用了他们大脑能量的10%”这样心理学错误概念的人数在下降。这一研究也表明,这些错误概念在心理学专业学生中的接受程度低于在非心理学专业学生中。尽管这项研究只是相关研究──我们已经知道相关不总是意味着因果,至少它给了我们一丝希望的亮光,那就是教育可以降低人们对心理神话的信念。更重要的是,最近的控制实验发现,在普通心理学课堂或读物中明确地反驳错误概念,可以导致相信这些概念人数的大幅降低(最高可达53.7%)。

 如果我们能够成功完成使命,你应该在读完此书后不仅获得高的“心理学智商”,而且还能在大众心理学领域更好地理解并区分事实和虚构。可能最重要的是,读罢此书后,你应该获得批判性思维的工具,用以更好地评估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学说法。

 正如古生物学家和科学作家史蒂芬·杰·古尔德(Stephen Jay Gould)所指出的,“最错误的故事是我们认为知道的已经最好了,因此不需要再仔细检查和质疑”。在本书中,我们鼓励你永远不要单凭感觉接受心理学的故事,总是仔细检查和质疑那些你自以为你知道的最好的那些故事。

 闲言少叙,笔不前迟,让我们进入到令人惊奇而又非常有趣的心理神话学世界中吧!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62129.html

更多阅读

《乖乖女是大明星》里的所有歌曲 乖乖女是大明星完整版

日志原文:http://weixiaotianshi.blog.sohu.com/129863241.html如果我喜欢一部电影,就会看上N遍,而且N≥10。《乖乖女是大明星》这部电影我竟看了十遍以上,足以证明我很喜欢这部电影,想来为什么会如此喜欢这部电影呢,分析原因如下:一、这

声明:《比较神话学 《心理学的50大奥秘》 引言 心理神话学的宽广世界》为网友不能错的决定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