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置在宇宙自然界的自然法则中, 世界上的一切其实都是中性的。也就是说不存在真正的:对与错,是与非,真和假,美与丑,当然也不会真正存在所谓的君子与小人。事无是非,思想使然!如果一切的一切一定要分出个真善美,恶丑假,那就必需我们去找出一个划分这些认识的标准。考虑一下,这个标准应该是什么呢?笔者认为只能是一个字,那就是所谓的“利”。《货殖列传序》中曾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此言得之!终极来说,利己是目的,利他是手段,此乃人的两面性的根源。 一语道破天机!在宏观世界里有让万事万物趋于平衡稳定状态的万有引力,在分子原子等微观世界里则存在着能量最低原理,摸不准原理等定律,所有的这一切宇宙自然规律的核心包括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其实就是一切物体趋同于本身状态的最稳定状态,其实就是利己状态。世界是运动的,运动是绝对的,运动是趋于稳定平衡状态的。人是由客观的、运动的微观粒子构成的。是以,由客观的分子、原子等趋于自身平衡状态的基本粒子构成的人也必然是利己为主导的。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义,人性本善。孔子认为:君子言于义,而小人计其功。典型代表就是孔孟、董方舒、程朱以及西方文艺复兴时代的一些思想家,代表著作则为《论语》。法家的核心思想则是法治,人性本恶,讲求法、术、势。典型思想家代表就是荀子、韩非、以及意大利的马基雅维里,代表著作《韩非子》《君主论》。 事实上,自从人类社会诞生,国家的形成,古今中外、历朝历代的高明统治阶级实行的都是儒表法里的统御之术,也就是说王道、霸道的相互结合。无数的事实证明: 单纯的推广王道或者霸道必然物极必反,难以持久。然而,如何把握好王道和霸道的度则实在是非大智慧者所难为的事情。从“利”的角度来出发作为评价标准,辩证的思想来看待问题,历史的发展、生物的本能和客观物质的规律决定着人不可能是完全的本善或者本恶的,归根到底也就是一句话:是,非,是是非非,亦是亦非;真假,真真假假,半真半假。
![人性本无善恶 人性之本无善无恶](http://img.413yy.cn/images/a/06020206/020610460245256444.jpeg)
不从哲学、历史的渊源上寻求答案,西方人永远不会理解中国的人为何说:“做人难,难做人。”“做事情要先做人。”也永远难读懂中国的人情世故,善恶标准。 由是观之,郑板桥老先生的“难得糊涂”就不难理解了,作为伟人的毛主席晚年对即将离开自己身边工作10多年之久的卫士长李银桥所说的:“要夹着尾巴做人”也迎刃而解了。 由此来看,要想“慎独”,在这个世界是何其困难,何其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