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命稻草 英文 李宁的救命稻草在哪?



     经历品牌重塑阵痛的李宁体育用品有限公司(02331.HK,下称“李宁”)2012年一直动荡不安。

  2011年净利润同比陡降65%至3.86亿元让不少投资者瞠目结舌,即便年初获得素有“企业医生”之称的私募基金TPG入股,李宁近期的表现及变革雄心也未给予投资者信心。

  两年前,为改善业务,解决同质化问题,李宁率先创新。从现在的成效看,李宁的试错仍有一段路需要探索,尤其是在国内中端耐用消费品消费紧缩、消费升级通道被堵、李宁内部管理混乱未解及前狼后虎的竞争激烈环境下,率先转型带来的阵痛将持续加剧。

  受销售疲软、营销成本上升、授权品牌减值亏损和可转换债券利息的影响,李宁2012年的利润将进一步受到冲击。

  李宁的遭遇只是整个运动品牌行业的缩影,中国运动品牌行业2004年以来平均增长30%的高速增长期已渐入尾声,一线城市开始出现饱和的迹象,全行业的整合大幕已拉开。市场担心本土运动品牌通过新开门店增厚业绩的路径碰到了“天花板”,以李宁为代表的本土运动品牌如果不改变多年一成不变的发展套路,必将走入死胡同。然而,突破方法的缺失却造成了李宁为代表的本土企业的集体迷茫。至少,李宁现在还未找到它的“救命稻草”。

  李宁CEO张志勇将2012年定为调整年,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希望在2012的调整之年让大家看到李宁的复苏。为应对经济环境的挑战,李宁仍将专注于“聚焦核心业务,提高运营效率”为主的策略。

  业内人士指出,作为本土行业中的“老大”,面临粗放经营、成本上升、库存增大等一系列问题,李宁需要全面摆脱之前的单靠规模扩大的粗放式经营,宁可减少门店数量,也要让品牌的运作更加精细化与科学化。

  业绩颓势难扭

 救命稻草 英文 李宁的救命稻草在哪?
  6月11日,李宁发布公告称,2012年新产品订货会订单金额较去年为高单位数百分比的下降,其中鞋类产品的订货额出现双位数跌幅。服装方面,订货额跌幅逾20%,其平均零售价及订货量,跌幅均为低单位数且逾20%。其中第四季订货数据不仅没有起色,定单金额更由第三季的高单位数跌幅,进一步倒退至高双位数跌幅。

  同时,李宁发出盈警,预期今年上半年及全年盈利将出现较大幅度下降,原因包括:(一)根据订货会的结果,预计今年销售收入将有可能录得负增长;(二)集团最新赞助CBA 的合约金额,将令品牌营销及推广费用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三)Lotto(乐途)特许权业务的无形资产减值;(四)支付可换股债券利息因素。

  公告发布后,李宁股价连续两日走跌,累计下跌10.86%,刷新了2006年以来的低位。

  同日,李宁签订关于成为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装备赞助商的合作备忘录,协议覆盖2012/2013至2016/2017五个赛季。从安踏(2020.HK)手中接过CBA的接力棒,主要是从品牌打造方面出发。李宁指出,CBA联赛已具备重要的商业价值和品牌价值,从长远来看,此项赞助是一个重要的战略选择。

  对此,市场却普遍不看好。国泰君安认为,李宁赞助了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费用不菲,品牌宣传推广费用将大幅上升。而2012年第四季度订单价值下降接近20%,远低于预期。由于零售气氛疲弱和国际品牌今年开始加入价格战,零售渠道的去库存比市场预期慢。鉴于李宁目前的财务状况,赞助CBA并不是物有所值,其盈利能力或将再度恶化。

  从李宁2011年的业绩看,其盈利能力确实让人担忧。2008~2010年,其净利润分别为7.21亿元、9.45亿元、11.08亿元,盈利稳步增长,但2011年净利润却大幅跳水至3.86亿元,同比陡降65%。

  尽管李宁去年实现营业收入89.29亿元,依旧位居行业第一,但仅仅比安踏领先2500万元,行业“一哥”地位岌岌可危。更甚的是,营收超过安踏的李宁去年净利润只有3.86亿元,远远低于安踏的17.3亿元,也不及五大体育品牌倒数第二的匹克(1968.HK)净利7.8亿元的一半。

  2011年,在营收小幅下降5.8%的情况下,李宁的成本未得到有效控制,经销成本和行政开支分别同比2010年上涨15.8%和16%,至29.1 亿元和7.17 亿元;其中广告开支占收入比率增长2.5 个百分点,至17.6%。这一升一降导致李宁净利润仅为3.86亿元。

  而李宁的产品研发开支占比却维持2.6%的占比;存货金额高达11.33亿元,同比2010年大增40.6%;应收贸易款项则增加30%,至20.9 亿元;平均存货周转天数同比增加21 天,至73天,比周转速度最快的安踏几乎多出一倍;应收账周转天数亦扩大24 天,至76 天;负债对权益比率同比增长16.4个百分点至105.5%。这些都反映李宁在运营方面仍有很大的改善空间。

  凤凰重生需靠自救

  今年1月,私募基金TPG宣布入股李宁。TPG 投资在业内可谓战绩彪炳,其投资的项目经过TPG“改造”后,大都能改头换面,价值大增。达芙妮(0210.HK)就是其成功的代表作。

  2009 年5 月,TPG认购达芙妮可换股债券,TPG董事总经理马雪征亲自出任达芙妮执行董事,帮助达芙妮寻找新的管理层,更在改善供应链下工夫,降低成本及存货期,并重新市场定位,以提升毛利率。改造效果立竿见影,在TPG入股达芙妮的第二年,达芙妮的盈利水平上升了20%,存库周转天数减少,股价也大幅提升。TPG因此也被喻为“企业医生”。

  在引入TPG后,李宁决心优化组织结构及精简人员,改善净利率水平。2012年春节过后,李宁率先裁员,精简架构。据了解,裁员规模非常大,至少达到30%,有的部门甚至直接整个都拿掉,部分中高层也难以幸免。而优化计划将使人力资源成本占销售比例下调0.5个百分点。

  李宁表示,组织结构调整是持续进行策略变革的一部分,目标是希望能聚焦核心业务,提升运营效率,并改善净利率水平。对于前端的业务发展部门,如市场系统、销售和产品系统,在保证必要投入的同时,会进一步提高费用使用效益的控制;对非核心业务部门会进一步整合,对后勤职能部门将优化结构以提升效率及降低员工成本,将更多资源集中至核心业务上。

  此外,管理人员及职责安排将随组织架构的变化而进行调整,包括精简人员,但李宁强调策略发展方向不会因今次组织结构调整而有所改变。

  5月上旬,身兼李宁非执行董事的TPG合伙人兼董事总经理金珍君首次面对媒体表示,TPG短期会为李宁稳定库存、控制采购成本、改善现金流及保持管理团队的稳定性,中期约半年至一年内则会帮助李宁改善其销售平台,长期会改善李宁的营商模式。

  他指出,目前TPG已经开始着手重组工作,未来将借助海外成功品牌经验,帮助李宁度过体育行业整合期。但具体细节在与李宁管理层密切沟通后,将在数月后提交初步报告。

  李宁也表示,2012年的目标是清仓,而不是增加订单。它正在和TPG紧密配合,改善采购和供应链管理,削减费用,专注于强化核心品牌。

  市场期待TPG能利用其在零售行业的经验,再施展神奇之手,将面对经营困境的李宁改头换面。被视为“救兵”的TPG 也有认购李宁的可换股债券,并派董事入局,但“改造手术”是否顺利进行,李宁能否顺利“变身”?目前情况似乎并不如意,李宁的变革雄心并未给予投资者信心。

  有分析师表示,但TPG在入股达芙妮前,就知道这家公司品牌没问题,问题只出现在公司管治及供应链上,目标非常明确。但李宁品牌、存货等问题很多,李宁采用分销体系,TPG能控制的供应链比较短,达芙妮当时则多数为自营店,一个是像处理家务事,另一个是要连前前后后的邻居都搞定,这就很有难度。

  业内人士指出,TPG投资远水难解李宁近渴,走出困境还需靠李宁自身努力。而对李宁来说,品牌重新定位带来的阵痛还将持续加剧。

  2010年,为改善业务,李宁大刀阔斧进行了一系列品牌重塑、渠道整合,以及内部架构调整改革,推出新标志及宣传语,同时提升品牌定位,提高产品价格。

  新的品牌宣传语“Make the change”将目标消费群直指90后,而提价后的李宁,与耐克、阿迪达斯等国际一线品牌几乎实现了产品“零差价”。品牌重新定位后,李宁在产品设计风格上增加了更多亮丽的颜色,让产品更年轻化。不过,此举并未讨得90后的芳心。

  上海致本策划机构执行总经理兼策略总监田新利指出,李宁一路的调整与改变,以及其中的煎熬,都是正常的发展轨迹。但李宁品牌的忠实拥护者一直是年龄偏大的人群。不管李宁怎样定位,品牌本身的气质就是如此。所以“90后李宁”的改变,就更加和李宁品牌不合拍。李宁品牌的特殊性在于李宁既是一个名人,又是一个品牌。而如果我们看到有一天“90后耐克”,很少人会觉得突兀或者不匹配,根本原因是耐克品牌没有年龄的烙印,只有一种“just do it”的理念在和年轻人共鸣,当然也不会有“老”的印象了。

  田新利指出,20多年间,李宁品牌和李宁本人的关联度一直捆绑在一起,而没有强化塑造品牌的精神。品牌诉求对象改变后,品牌形象的反差引起了负作用:可能失去原有的“大龄青年”群体,更笼络不到小青年的心。这个问题从李宁目前的市场业绩便能略见一斑。

  不过也有分析人士指出,90后是未来的消费主体,品牌调整肯定不是一步就能到位的。现在坚持对市场进行培训,这种情况慢慢会好起来的。

  对于提升品牌定位,张志勇承认,90后李宁的创意点出现问题,需要修正。过往在进行品牌重塑时也转得太急,中低端产品种类削减得太快。他指出,这些产品虽然增长较慢,但仍在行业中占有最大市场份额。公司会在维持利润率的基础上,逐渐增加中低价产品的种类,部分产品将在第四季推出。

  有市场营销人士指出,李宁品牌已经被市场定了位了,基本是个无解之题。因为消费者早已把李宁认定是中档货,李宁要突破,就必须走高端路线,唯一的出路是建立新的高端品牌。

  该人士表示,李宁在市场上与耐克和阿迪达斯相比属弱势品牌,要想与耐克和阿迪达斯比,就必须具备一些惹人关注、惹人兴奋的热点。否则,在与耐克和阿迪达斯比拼中不可能有所作为。因此李宁当务之急是要集中精力,力争在产品开发上取得突破,要让产品具备或产生一些市场的关注点和兴奋点。这是李宁提升市场地位的根本出路,也是李宁所有市场策略之根基。

  国内运动品牌市场渐渐萎缩

  特别要注意的是,李宁如今面对的外部形势极为复杂。早几年,在消费升级东风及资本市场的催化下,本土运动品牌掀起了轰轰烈烈的造牌运动,以加盟连锁的方式疯狂圈地,并获得了高速增长。但他们的运营模式几乎相同,跟随效应被发挥得淋漓尽致,由此产生的同质化现象也十分严重。

  在人们的印象中,本土运动品牌的崛起跟大手笔的资源投入、塑造品牌的强烈渴望、山寨式模仿的本能是密不可分的,如草莽一般。而上市后被资本鞭打着的各大本土运动品牌为抢占市场,也只能一股脑儿地往前冲,无暇顾及粗犷式管理的弊病。

  正是上市后过度扩张分销网路、产品同质化严重、管理过于粗犷以及宏观环境不容乐观等因素的重压,使得运动品牌市场从2011年初便疲态渐生。实际上李宁从2010年中起便开始走下坡路,当时安踏等其他品牌业绩仍佳。近年来随着行业存货问题涌现及价格战硝烟渐浓,其他品牌也难以独善其身。安踏、匹克股价纷纷滑落至低点,有业内人士甚至大呼:本土运动品牌到了最危险时刻。

  和李宁一样陷入泥潭的安踏,2012年第四季度订单额同比去年出现低双位数百分比的跌幅,全年订货会合计订单额则出现高单位数百分比的跌幅。

  匹克也难逃同等命运。2012年第四季度订货会,其鞋类产品和服装类产品下降幅度均为20%至30%,其鞋服平均批发价格与去年持平。匹克预计今年底,门店数将减至7000家,减少幅度在10%左右。由此可见中国运动用品市场之疲软。

  咨询机构Research In China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运动用品市场规模为1247亿元,较前一年增长16.32%,而2007及2008时增长率达到约35%,市场增速明显变缓。央行6月19日公布的报告显示,第2季居民未来收入信心指数创下1999年以来的新低。国家统计局官员日前也披露,2011年城镇家庭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较2010年上升0.6个百分点,达36.3%,说明平均家庭收入没有改善。

  通过前几年的深度挖掘,二三级市场运动用品类消费潜力已基本被挖掘出来,市场迎来整合阶段和消费升级的阶段。中国运动用品的消费者,有相当一部分是从中低端产品的消费开始的。随着消费者的消费能力不断提升,他希望得到更高的消费体验。但眼下,通胀压力和经济大环境的不乐观显然影响了消费者的消费热情。

  除了订单减少,本土运动品牌还有一个共同的敌人:高库存。库存大的原因不外乎两个,一则是销售预估过于乐观,二则是终端销售低于预期,从而导致库存积压。这似乎成了运动品牌日子不好过的最典型的佐证。

  业内人士指出,在集体陷入高库存困局的压力下,竞争加剧,行业整体订单成长下降,加上营销、原材料、劳动力、仓储等成本费用上涨,盈利受到挑战,行业正处于调整期。整体而言,需要三至五年时间消化、重整。

  为帮助经销商清理存货,李宁去年主动向经销商回收部分旧库存,并积极拓展工厂店、折扣店的建设及加强网络平台的销售,开拓渠道进行货品清理,加快终端存货周转。为避免产生新的存货压力,李宁主动与经销商沟通,以控制订单安排。

  张志勇指出,去年斥资3.1 亿元向分销商回购存货,预期今年的回购规模将大幅少于去年水平,但2012 年首要任务仍是清理存货。同时加快增加工场店及折扣店,年内新增合共200 间,令总店铺数目增至8450 间,期望今年底完成清理库存至合理水平,其他运动品牌也纷纷想方设法清理库存。

  国际品牌强攻二三线城市

  另外,在本土品牌自顾不暇之际,国际品牌开始向前者的主力战场——二三线城市磨刀霍霍。实际上早在2010年,耐克中国公司和阿迪达斯中国公司相继发布了其未来的5年规划,均表示未来5年将加大二、三级市场的新增店铺,并推出价位段更贴近二、三级市场的产品与之呼应。目前国内品牌来自二、三线城市的收入占比70%~80%,国际品牌不断下沉,由此引发的对二、三级城市市场渠道争夺战将越来越激烈,本土品牌所面临的压力也就越大。

  张志勇坦言本土品牌缺乏自主创新能力,较难与国际品牌竞争,李宁未来将积极寻求自身的定位,今年会继续投放营业额约2.5%作研发资金。

  有业内人士指出,本土品牌留强汰弱的擂台赛正要开打,而在这场淘汰战中,行业将由多品牌共存全国市场转向少数品牌共存全国市场,部分品牌成为区域品牌或细分品牌,甚至有的品牌将转向为产业链的某个局端分工,综合性的全国型运动用品企业或将缩小到2~3家。

  链接

  本土品牌清库存及抗国际品牌的策略

  李宁: 将致力清理零售端的库存水准,控制新开门店的速度,并关闭效率不佳的门店。希望零售端的目标可以达到平均76折。短期将在国际品牌尚未进入前,巩固现有市场;中长期将注重品牌创新及区隔,找到自己的定位。

  匹克: 将进一步优化、调整零售网点结构,开大店,关小店,进一步提升零售网点的平均销售面积,并继续以中国二、三线城市为拓展零售网点的重点。

  安踏:今年门店扩张将放缓,计划新增220家门店,较上一年的229家减少。在控制库存上,采取更具弹性的补单安排,调整尚未生产付运的订单。

  361度:来自国际品牌的竞争加剧,将持续优化品牌形象,并透过创新研发来确保产品品质。2012年开店数调整为600间,去年为602间。

  中国动向:关闭分布不合理而盈利状况欠佳的门店,优化销售渠道的布局,有效改善整体销售效率及经销商的盈利状况并利用网上销售,加速消化库存。

  特步:今年开店重点将不放在新增门店,而是优化现有门店,期以增加同店销售。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60878.html

更多阅读

真正的南海观音在哪? 南海观音开光灵异事件

“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渡人舟”的观音信仰在中华民族可谓妇孺皆知,影响深远。 观音菩萨在佛教里是代表慈悲的,主要在西方极乐世界协助阿弥陀佛接度往生,在娑婆世界,即现实世界帮助释迦牟尼佛推行教化。一、普陀山南海观音   普陀山

垃圾填埋的真正问题在哪? 陈家林垃圾填埋场

垃圾填埋的真正问题在哪?被忽略的垃圾填埋处理问题2011-12-25主讲人:岳东北(清华大学)岳老师科研的主要方向是北京市的垃圾填埋处理,以及欧美国家垃圾填埋的研究。他今天主要讲解的话题是“中国生活垃圾填埋问题与对策探讨。”岳老师

李宁的择抉:专业与时尚

     就目前来看李宁仍然囿于从自身看问题、找问题,而忽略了从市场,从消费者的角度看问题、找问题和解决问题。  关于李宁的问题本人还是那个态度,还是那句话,李宁的问题不是什么专业问题、技术问题、质量问题、产品问题,而是市场

救命稻草 英文 李宁的救命稻草在哪?

     经历品牌重塑阵痛的李宁体育用品有限公司(02331.HK,下称“李宁”)2012年一直动荡不安。  2011年净利润同比陡降65%至3.86亿元让不少投资者瞠目结舌,即便年初获得素有“企业医生”之称的私募基金TPG入股,李宁近期的表现及变革

抉择与决择 李宁的择抉专业与时尚

就目前来看李宁仍然囿于从自身看问题、找问题,而忽略了从市场,从消费者的角度看问题、找问题和解决问题。关于李宁的问题本人还是那个态度,还是那句话,李宁的问题不是什么专业问题、技术问题、质量问题、产品问题,而是市场、是广大消费

声明:《救命稻草 英文 李宁的救命稻草在哪?》为网友冷都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