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6月27日宣布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电信业8个重点领域,鼓励民资透过参股方式进入基础电信业市场。这是工信部作为主管机关,在打破电信长期为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及中国电信等三家央企垄断的问题首度表态,象征着为民资入电信“大饼”开绿灯。 工信部在官网上发布《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一步进入电信业的实施意见》(下称“意见”),使市场为之一振。长期以来,中国三大电信巨头垄断资源,导致国内争议不断,中国国家发改委并曾针对电信及金融等行业展开调查。 今年5月13日,国务院发布《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又称“新36条”)后,包括铁路、医疗、能源、水利、金融等部门,都陆续公布相关措施。 工信部的有关措施包括:引民资入移动通信转售业务、接入网业务试点;使用者驻地网业务;网路托管业务;增值电信业务;通信工程设计、施工、建设、运作维修;资讯网路系统集成,以及基站机房等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等。 此外,鼓励民间资本展开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试点,透过市场竞争促使服务提升和资费下降,为消费者更优质的服务。此外,意见也鼓励民间资本开展增值电信业务,支持民间资本投资网路领域,进一步明确对民间资本开放网路资料中心(IDC)和网路接入服务(ISP)业务的相关政策。 至于备受关注的基础电信营运领域,意见指出,鼓励民间资本以参股方式进入基础电信营运市场;同时鼓励基础电信企业在境内上市,通过降低上市公司的大陆国有股权比例,或增资扩股的方式引入民间资本。 2011年,中国电信业务收入9880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331亿元。尽管电信业营收逐年增长,但仍集中在央企上,民营电信企业的份额相当小。 链接 电信业进一步开放民资:喜中存忧 《人民邮电报》发表评论文章指出,鼓励民间资本以参股方式进入基础电信运营市场,将是一件比较复杂和艰难的事情,在国有电信运营商资本、市场和技术高度集中化的背景下,民营资本试水参股恐怕还有一定难度。但外资透过国内民营资本的间接渠道可能会由此打开缺口。
![工信部:电信业向民资开绿灯](http://img.413yy.cn/images/a/06020206/020610441591074448.jpeg)
从《实施意见》的内容可以看出,这是国家有史以来在电信领域对民营资本开放力度最大的一次。但是,市场的开放并非一个《实施意见》和一套政策就能一锤定音的。由于国有电信运营企业多年的集中运营和对资源的高度控制,民资的进入必须有配套的改革方案作为基础保障。 电信业对民营资本开放,不是简单的一套政策和文件就能真正实现的,必须率先加大国有电信运营体制改革力度,着实为民营资本的进入创造条件,并需要市场监管和法规体系的建立。加快《电信法》的完善和出台,是多元化竞争市场的重要前提。如果没有针对民间资本进入基础电信业的法律法规,《实施意见》很有可能在具体实施中面临各种阻力和障碍。没有法律的保障,开放也就没有足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自2009年电信重组后,中国移动被限制进入固网,但现在限制令已到期,我认为中国移动肯定会加大在固网上的投入,并会以融合业务创造更大的市场空间。因此,《实施意见》对中国移动带来的机遇明显大于挑战。 对市场来讲,属于非“正规军”的中国移动将浮出水面,这将会带来市场结构新一轮的波动。如何加强市场监管,防止竞争失控,将会面临新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