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了这个文章标题,大家肯定以为笔者已经看过3D电影《画皮2》了,不然怎么来做评论呢?某个伟人也说过: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所以,对于《画皮2》电影本身的评论,笔者也的确是无从评起。 在笔者孩提时代,在同龄人中也算比较胆大的,但看了老电影(那时候的新电影)《画皮》之后,晚上睡觉也会觉得害怕。那是我第一次看到这么恐怖的电影,也第一次知道蒲松龄和《聊斋》。笔者很奇怪,现在竟然拍了2部投资较大的《画皮》,票房竟然还都很好,这样看来,说不定今后还会有《画皮3》呢。笔者不禁这样联想:这拍电影的导演是不是也和笔者有同样的童年心理投射行为,所以希望通过自己的唯美演绎,来重新定义自己的童年记忆。 借此主要还是想妄加评论下中国电影:中国主流电影徒有繁荣的表象,经常去炒历史题材的冷饭,从来不去画当代社会之皮,而那些坚持艺术宗旨、渴求反映当代中国社会现实的电影人早已经被边缘化。所以在笔者眼中,中国没有可以尊敬的电影导演,更谈不上伟大。很多朋友在网上看了印度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之后,赞誉声一片,都认为拍得精彩过瘾,同时认为中国导演拍不出这样的电影。中国文化艺术等思想意识领域的严管的确是主要因素,但中国文艺工作者没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一味热衷于蝇营狗苟,丧失了一个文艺工作者作为知识分子的社会良知和责任,更让人民看不到希望。 最后说一个很早之前的读书心得故事:笔者在初中的时候,读了很多武侠小说,其中主要是金庸、古龙、梁羽生的书,当读到金庸的《笑傲江湖》、《鹿鼎记》的时候,笔者惊奇地发现很多情节都是影射中国文化大革命和伟大领袖的,而金庸写这2部小说的时间也正好是中国文革时期,笔者当时想:幸好金庸那时候是在香港,不然早被革命小将挫骨扬灰了。后来笔者发现,自己这个发现从来没有被人提起过,研究金庸小说的文章也没有提到过(可能是笔者孤陋寡闻),在公开发表的媒体上也没有看到过,金庸本人好像也没有说起过。金庸写的情节是巧合么,还是别人没有想到笔者所想到的?笔者自认为不是这样的聪明人。至于原因,大家都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