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土壤 稻盛和夫式领导的中国土壤



     中国有很多人对稻盛和夫没有从本质上认知。如果没有稻盛和夫的修炼,没有稻盛和夫的文化理念,而去学习稻盛和夫的强势领导风格,去学习稻盛和夫的管理方式,是不大会成功的。我认为,我们要学习稻盛和夫,必须认真研究稻盛和夫的思想,先认真修炼自己。

  稻盛哲学的五个贡献

  在管理思想与实践上,我认为,稻盛和夫的经营哲学和经营方法有五个贡献。

  第一,在某种意义上,稻盛和夫颠覆了西方企业家最大限度攫取利润的经营哲学。在管理思想上,稻盛和夫认为,人最关键的问题在于认识和解决一个问题:“作为人,何谓正确?”西方管理思想认为,企业经营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攫取利润,员工只是服务于这个目的。而稻盛和夫认为,员工不是服务于企业实践的工具,而是企业经营的目的,颠覆了西方关于企业员工关系的论述。

  第二,稻盛和夫认识到,在智商、能力和思维模式中,思维模式最为重要。无论一个人有多少能力,也无论他在工作中付出多大努力,一个人的思维理念、价值观、工作态度、人生态度,以及基本素质和品德,决定了他能否对企业做出贡献,能否给企业经营带来价值。在他的人生哲学公式“人生、工作结果=思维模式×能力×努力”中,思维模式分值是从负100到正100。也就是说,如果思维模式不正确,员工对企业带来的作用就是负面的。

  第三,稻盛和夫把工作本身当做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要真正地修炼成一个有用的人,就去全心全意工作,去付出努力。只要努力工作,只要坚持自己的所作所为,事业上一定能取得成就。我认为,这种执著、敬业、全心投入的思想,也是稻盛和夫在管理思想上巨大的贡献。

  第四,稻盛和夫认为,要想真正把企业经营好,一定要敬天爱人,同时要有利他经营的观念。敬天爱人是指,规规矩矩做人,不要把自己看得太大;而利他经营是指,在工作中尽量去帮助别人,不要把所有精力都放在营销自己上面。这样一来,最终你获得的,也许是你意想不到的。稻盛在工作中,在实践中,在社会交往中对很多合作伙伴,甚至竞争对手,在不同时间、不同阶段提供了不同的帮助,整个社会、企业和公共人士对他所做出的回报也是显而易见的。

  第五,稻盛和夫把积极的经营思想和管理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作为人,何谓正确”是形而上的一种观念,而他的阿米巴经营又把权力下放到基层,给各个小团队充分的财务权和人事权。这两者的紧密结合,产生了稻盛和夫在管理上的巨大成就。

  对于中国企业而言,稻盛和夫的思想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他特别讲究企业经营中短期、长期业绩的平衡,在经营过程中注重方法、注重充分发挥人的作用,在经营中利他经营,敬天爱人。这些都值得我们的企业认真地反思,去做符合社会利益,也符合全人类事业和全人类利益的事情。这样,中国企业会在思想、在行为、在价值上受到尊重,不仅仅在中国受到尊重,在世界上也会受到尊重。

  稻盛和德鲁克的异同

  德鲁克和稻盛和夫都值得中国企业学习和借鉴。上世纪30年代,德鲁克移居到美国之后,提出了一系列管理学理念,特别是从社会、人文角度,对整个企业管理提出了许多观点。德鲁克提出,“不仅要正确地做事,更要做正确的事,在事和人上,人比事还重要”,同时也提出,一个企业一定要有组织系统,要能做到目标导向,绩效评估,企业的理论十分重要,但是管理的根本在于实践。从这两点上来讲,我认为,德鲁克和稻盛和夫的观点是相通的。

  他们的差异点在什么地方呢?稻盛和夫更符合东方人的文化心理和需求,因为在某种意义上,他是一位现代企业的圣人。稻盛和夫修身养性,严格要求自己;在东方,包括日本和中国,这种领导方式更能够影响到追随者。希特勒上台时,德国企业盛行武断专横的制度体系。德鲁克对此深恶痛绝。他镇静、理性,冷眼看世界,在《经济人的终结》和《工业人的未来》等几本书中提出了他自己的担忧,特别是在组织建设、法制、制度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理念。

  在某种意义上讲,德鲁克更注重制度建设,更注重理性地建立企业体系;而稻盛和夫可能更加注重生命之道,经营之道,君子之道。如果把德鲁克强调的体系、制度与稻盛和夫推崇的文化价值结合在一起,中国企业可能会受益良多:从人制到法制,再到心制,中国的企业就会变得相当强大。稻盛和夫是一位伟人,但是他的思想和行为一定要在制度体系下才能发挥作用。我们在学习稻盛和夫精神理念的同时,也要认真地思考德鲁克的理性分析。

  如何学习稻盛和夫?

 中国土壤 稻盛和夫式领导的中国土壤
  企业家要从自己做起。中国的一些企业家特别希望自己能够成为稻盛,希望自己能够用稻盛的理念武装自己,对下属、对环境、对企业产生巨大的影响力。但是,稻盛思想在中国实际上遇到了很大的挑战。德鲁克作为一位“旁观者”,仅是对企业家提出建议;而稻盛和夫则要求企业家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行重新审视和深度反思。企业老板如果真的想学习稻盛和夫,核心的问题是要从自己做起,敬爱上天,严格要求自己。很多企业家希望下属按照稻盛和夫的行为举止去做事,但自己不去严格的要求自己,是不可能取得稻盛和夫那样的成功的。

  稻盛哲学的落地需要配合阿米巴。在关注稻盛和夫的领导风格时,我们必须看到,稻盛和夫也在进行着阿米巴经营。阿米巴的核心,就是每一个阿米巴的经营者都要具备稻盛的思想和行为理念。阿米巴经营有制度约束、有目标导向、有整体业绩所带来的惩罚措施等等。当阿米巴经营实体有了稻盛理念指导后,稻盛思想在中国才有落地的可能性。只宣传稻盛的思想,不去建设阿米巴制度,在组织形态上进行变革,稻盛思想就不可能落地。

  企业家要敢于挑战大环境。有人认为,中日企业在文化和制度上有很大的差别。稻盛的经营哲学和经营方法需要企业成员之间相互信任,但是中国的大环境缺乏这种信任的氛围。要实现稻盛思想,在中国确实不容易,因为到处都会有不诚信、不透明的现象。员工把社会的很多思想从家庭、从社会带到企业中,给企业推行敬天爱人、利他经营,带来很大挑战。但是,企业家特别是第一把手,如果真的从内心里认同稻盛的思想,这种学习一定会产生出效果。

  稻盛对中国教育的启示

  以员工为本,去创造客户。在中国商学院发展的这20年里,以股东利益为目标的西方管理体系确实给中国企业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稻盛和夫以员工为本的理念,颠覆了西方企业管理理念,也给中国商学院教育带来了一些启示。而德鲁克认为企业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创造客户,强调企业给社会带来价值,我认为两者都很重要。以员工为本,以创造客户为目标,我认为,这是一种趋势。当你真正重视员工,对员工进行人力资本投入时,你的企业更能够关注顾客、为顾客创造价值时,那么,企业可以做得更好。

  企业培训保障日本制造。稻盛曾经表达了一种担忧:日本的富裕使年轻人不再喜欢选择理工科,更多的人选择了金融等专业,这将不利于日本制造。在德国,我看到,德国工程师受到极大的尊重,很多年轻人会选择理工科,这种文化是很重要的。但是讨论这个问题,我们也要看到他们国家竞争优势的所在。我认为,与中国相比,日本是经营大国,是有着工匠人文传统的国家。对日本而言,年轻人更多地选择金融专业,可能会对日本制造带来不利影响。但是,进入到大公司后,日本企业的在职培训会对员工的行为举止产生重要影响。不管年轻人是否选择理工科,进入企业之后,企业的文化氛围和培训会使年轻人的思想、行为举止乃至职业造成很大的影响,也会使他们不断地去继承“日本制造”。从这一点上来说,年轻人的选择或许影响并没有那么严重。

  中国学生需要提高文史哲修养。在中国大学中我们看到,很多人还信奉“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理念,在中国大学学理工科的人还是很多的。但是,中国现在学商的人越来越多,学文史哲的人反而不多,这可能会影响中国未来的发展。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人均GDP3500-4000美金的时代,这意味着中国社会正在从GDP时代向文明社会转型。在转型过程中,如果很少有人真正懂得文史哲,很少有人真正能够对社会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深度的思考和反思,很少有人能够认真地思考我们的经济基础应该伴随的上层建筑的话,那么中国社会不可能实现从硬件向软件的转型,从经济文明到社会文明的转型,从经济繁荣到政治繁荣的转型。因此,我认为,中国的情况和日本不一样,我更期望,无论是学理工科还是金融、商科学生,都更加认真地去攻读文史哲,更多地关注社会、历史、文化、政治现象,对中国经济、社会所面临的诸方面挑战更加敏感,中国社会才能在经济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宽敞。而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中国社会的政治社会、文化、教育、卫生等方面才能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档次。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60143.html

更多阅读

《活法》-稻盛和夫--txt书下载 活法2 稻盛和夫 下载

“吾等定此血盟不为私利私欲,但求团结一致,为社会、为世人成就事业。特此聚合诸位同志,血印为誓。”——稻盛和夫上面的话,是稻盛和夫先生在创业之初的重誓,当时仅有8人。而四十多年后,稻盛和夫成为迄今为止世界上唯一一位一生缔造2个世界

《活法2》读后感 稻盛和夫活法读后感

读《活法2》有感稻盛和夫在《活法》一书中,把自己的创业心得,更确切地说是健康、积极地一种生活态度一点一滴剖析出来,文字中透露出一位智者对当下人焦虑、盲目生活的殷殷劝告。(通俗的概括“做人”、“做事”、“做大事”

稻盛和夫的阿米巴经营理念 稻盛和夫经营理念

稻盛和夫亲述:1959年,我在几位朋友的好心帮助下成立了京瓷公司,而且在1984年成立了第二电电公司,也就是现在的KDDI。这两家公司至今为止一直保持了高收益,取得了持续发展,其原因就在于采取了基于牢固的经营哲学和精细的部门独立核算管理、

声明:《中国土壤 稻盛和夫式领导的中国土壤》为网友我是牛鲜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