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闻不断的国内乳品行业,最近又添一乌龙事件,不过这次的主角不是行业内的企业,而是一家非营利机构。湖南省信用建设促进会在获悉美赞臣等洋品牌婴儿配方奶粉添加香兰素的信息后,委托湖南省品牌信誉调查中心进行调查,并在长沙市多家超市随机购买了美赞臣、雅培、惠氏等洋品牌的婴儿配方奶粉(1阶段),送到湖南农业大学营养与食品安全检测中心进行检验。检测结果是三个洋品牌的送检样品都含有香兰素,虽则含量不等,而国家禁止婴儿配方(1阶段)添加任何香料。随后,湖南红网发布了题为《美赞臣等1阶段奶粉违禁“添香”危害婴儿肝肾》的报道。对此,三家乳企迅速作出反应,先后向媒体否认有在1阶段奶粉中添加香料,美赞臣还紧急发布公告予以否认。 面对企业的否认,湖南信促会和担任检测的湖南农业大学营养与食品安全检测中心还没有回应,中心所在的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负责人已公开承认检测有误,并向三家乳企表示道歉。对此乌龙事件,网上调侃为“自己奶粉品牌做不好,却抹黑洋品牌”,其言虽过,但不乏值得深思之处。 一段时间来,中国乳业风波不断,从安徽阜阳出现“大头奶粉”开始,中间经过“三聚氰胺奶粉”大规模爆发的高潮,近年来,国内乳业三巨头又先后发生蒙牛的“黄曲霉素超标”、伊利的奶粉含汞量超标、光明的牛奶混入碱水。守不住质量大门的中国乳业,眼睁睁看着国际洋品牌在国内高端奶粉市场攻城略地,如入无人之境,只能徒唤奈何。正值尴尬之际,又冒出湖南信促会打假洋品牌却打成了自己的信用乌龙,活生生地将中国乳业的信用问题,扩大和提升为中国信用建设的问题。此情此景,让国人整个儿地“情何以堪”。 湖南信促会以信用建设为己任,这在信用严重缺失的当下,不失为一种担当,如果真能收到实效,可以称得上功德无量。但根据《食品安全信息公布管理办法》,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政府或有关部门授权,不得发布食品安全信息,而作为非营利机构的湖南信促会,却在没有搞清楚自己是否具有发布相关食品安全信息资格的情况下,随便发布对于企业来说近乎致命的错误信息,且至今仍在逃避推诿之中,未见任何承担责任的表示,难免让人怀疑乌龙事件是否别有隐情。如此表现不只触及不实信息的法律责任,更涉及 “建设信用的机构该有什么信用”、“监督别人的人该受什么监督”的信用建设的元问题。中国社会缺乏信用已然可怕,信用建设本身不讲信用则更可怕。
![信用卡发生过逾期 “信用乌龙”为何发生?](http://img.413yy.cn/images/a/06020206/020610424253492683.jpeg)
如果说湖南信促会信用崩塌是因为不受法律规范,任意而行,那么接受其委托,对洋品牌奶粉进行检测的湖南农业大学营养与食品安全检测中心,则是因为不受科学规范,随意抽样,随意检测,随意公布,导致最后同样信用全无,只能公开道歉。质量检测是一门技术活,讲究严格遵守科学规范,从抽样到检测方法,都有明确细致的规定。同时,因为检测结果一旦发表,影响重大,还必须遵守法律的程序性要求。其中有两条非常重要,一是接受检测的样品必须被生产企业确认为自己的产品;二是检测结果出来后,在公布之前,必须告知生产企业,听取解释,以消除可能发生的失误。实际情况是,湖南农业大学营养与食品安全检测中心把两条都忽视了。仅凭这一点,不要说中心确实失误了,就是没有失误,真的检测出香兰素,中心也无法证明被检测的样品就是三家企业的产品,一旦造成影响,同样有可能被企业起诉,因为“程序不当”。 信用问题是高速发展的中国最大软肋之一,湖南信促会的乌龙给这条软肋又深深地刺进了一刀,它证明,在因为不受规范或缺乏规范而信用缺失的地方,如果不先把规范建设好,却迫不及待地搞什么信用建设,最后只能是事倍功半,欲速而不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