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CPI重回“2时代”,未来一段时期CPI指数仍将处在低位,这也预示着中国的年度物价调控目标已经进入安全的港湾。 7月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2%。这也是从2011年7月份开始步入下行通道的CPI,在今年6月创下29个月来的新低。 其中,食品价格上涨3.8%,非食品价格上涨1.4%。上半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3.3%。 业内人士认为,未来一段时期CPI指数仍将处在低位,这也预示着中国的年度物价调控目标已经进入安全的港湾,同时也为下一步经济政策调控及价格改革打开了窗口。 食品价格仍是主推手 7月9日当天,陕西和西安上半年CPI数据也同时出炉。 国家统计局陕西调查总队发布数据显示,6月份,陕西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月环比下降0.8%,同比上涨2.2%。上半年,陕西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累计上涨3.6%,涨幅较去年同期回落2个百分点。 在CPI统计权重中,食品类约占1/3,食品价格影响CPI总水平约为2%,其中蔬菜影响CPI总水平达0.7%。 陕西调查总队分析认为,上半年,受天气异常,成品油涨价,流通运输成本增加,以及市场鲜活类食品供需矛盾等因素影响,价格不断走高,带动食品价格持续高位。食品价格上涨7.2%,涨幅虽然较上年同期回落4.6个百分点,但仍是总水平上涨的主要因素,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2.4个百分点,对价格总水平的影响达67%。 此外,猪肉价格的持续下降也拉低了CPI涨幅,记者从陕西省物价局了解到,生猪和猪肉价格在去年创历史新高后,今年上半年因受存栏量大幅增加、猪肉需求量减少等因素影响,全省猪肉价格连续五个月下降,猪粮比价已跌破6∶1的盈亏平衡点。 而作为生猪养殖饲料之一的玉米价格却平稳上涨,涨幅明显增大。上半年陕西省监测的13个县(区)统计,猪粮比价低于6:1盈亏平衡点的就有9个。 此外,国家统计局西安调查队数据显示,上半年,西安市场物价同比上涨3.5%,涨幅逐月回落。 上半年,西安CPI累计上涨,涨幅比上年同期缩小1.7个百分点。据了解,纳入统计的八大类商品及服务价格同比“七升一降”,其中,食品价格同比上涨7.8%,涨幅居八大类之首,仍是CPI上涨主推手,影响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约2.5个百分点。 西安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涨幅高于全国,低于全省。上半年,西安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涨幅比全国水平(103.3)高0.2个百分点,比全省水平(103.6)低0.1个百分点。 同时,统计人士表示,翘尾因素是推动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上半年,在西安居民消费价格3.5%的涨幅中,翘尾因素影响约为2.7个百分点,占77.1%,新涨价因素约为0.8个百分点,占22.9%。 未来将在持续探底中震荡 目前陕西省猪肉价格出现止跌回升。7月11日,记者从陕西省物价局了解到,日前陕西省猪肉价格止跌回升,鲜猪肉(剔骨后腿肉)全省平均销售价每500克11.81元,猪粮比价为6.0:1。 不过,陕西省物价局相关负责人认为,上半年猪粮比价不断下降,管理层对此高度重视,作出抓紧生猪收储工作的重要批示,并出台了一些具体措施。目前我省生猪、猪肉价格已出现止跌企稳迹象。预计短期内生猪和猪肉价格仍将在低位徘徊,国庆节前后将逐步回升。 据了解,国家发改委联合财政部、农业部、商务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检总局等六部门在今年5月出台《缓解生猪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调控预案》。为防止猪肉价格上涨过快增加了两条调控线,即猪粮比6:1和8.5:1,在这两条线之外国家调控将启动。肉禽价格处于调整周期内也注定CPI在6月份的回调只是下滑路程中一个小站,短期内还难以止跌。 “由于食品价格在CPI中所占权重较大,而受气候转暖及猪肉生产周期影响,未来食品价格仍将保持下行趋势。”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宝通说,目前CPI环比的谷底尚未出现。 张宝通说,经济回升情况(取决于政策力度)决定物价何时回升,目前工业增加值同比周期项仍处于下跌区间,未来物价能否回升取决于刺激政策对增长的实际带动程度。 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说,目前粮食价格保持基本稳定,生猪价格明显走低,随着天气转暖,蔬菜价格连续出现较大幅度回落,而工业品中,汽油、柴油、钢材、煤炭等主要生产资料价格都低于去年同期,他判断这种价格回落趋势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从7月11日起,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420元和400元。成品油与经济生活关系密切,在许多终端用油行业,如运输、物流、快递行业等行业,油价下行有助于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企业盈利能力。 分析人士指出,此次油价下调有助于进一步稳定物价,使交通运输、化工化纤、农业、汽车等行业直接受益,有利于经济企稳回暖。有分析认为,油价下调将带动7月CPI下降0.01个百分点。 为价改创造空间 6月份CPI数据跌至2.2%,创出29个月的新低,这使得一度汹涌的通胀反弹风险,正在渐渐消失。 而央行已经在过去一个月的时间内两次降息,显现物价的回落水平已经让央行官员们稍微放松对于CPI的警惕。 “毕竟,稳增长是第一位的,而没有增长就没有稳定。”张宝通认为,年内将有进一步的宽松政策出台,以保证经济增速在8%左右,“外部需求越疲软,政府刺激内需的政策越强”。 中邮证券策略分析师程毅敏认为,CPI下行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通胀的货币基础大打折扣,虽然总量膨胀依旧。由于前两年持续的货币紧缩,货币扩张速度已经显著放缓,M2增速从20%的高增长滑落至13%附近,M1增速更是从两位数跌至如今的3.5%。二是GDP增速持续走低,社会总需求在萎缩,由此导致供求关系发生逆转,多数行业产能过剩严重。三是美元近几个月连续走高,使得全球大宗商品价格进入下跌周期,输入性通胀压力大大减轻。 同时,程毅敏说,过去两年,是中国经济政策整体上偏紧的时期,实施严厉的货币紧缩、压缩投资式宏观调控,效果也十分明显,实体经济收缩效应显著,通货紧缩风险已经蕴含其间。 程毅敏称,央行一个月内连续两次降息、一周内多次逆回购,发改委加快项目审批,都预示着中国经济重回“放”的路径。尤其是最近的CPI连跌,更将加快中国经济整体上重回保增长的路径。 此外,从目前用电量数据、急跌的煤炭价格来看,经济下行趋势已然明显。 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高级统计师杨永善对经济下行感受真切,他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我最近在宝鸡凤翔、咸阳的兴平、渭南等地深入企业调研,这些企业目前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库存持续增加,企业资金链紧张。” 同时杨永善说,在出口、消费、投资这“三驾马车”中,目前看只有投资可以在短时间内提振经济增长,但对于投资杨永善仍有一丝担忧。他说,“投资就像是给庄稼施肥,短时间的确会助推庄稼成长,但持续性有待检验。” 杨永善认为,目前企业存在以下问题,一来产能过剩十分严重,过往的投资重点领域,都处于去库存化阶段;二来国企效率愈发低下,民营经济十分萎靡,不管是民企还是国企,创新能力普遍有限。
![2016cpi涨幅 CPI涨幅创29月新低未来预判仍低位徘徊](http://img.413yy.cn/images/a/06020206/020610424066847369.jpeg)
他表示,只有加快推进市场化改革,推进制度性变革红利建设,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这才能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此外,CPI的涨幅下降,也为下一步价格改革奠定了基础。 早在去年下半年物价回落窗口打开后,国家适时加快了公用事业价格的改革。 今年3月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在沈阳召开,国家发改委表示居民阶梯电价要在今年上半年推出后,全国各地进入了一轮密集的电价改革方案的听证中。从7月1日开始,除西藏和新疆外,全国29个省区市已经正式实施阶梯电价。 在以上全国性改革案例之外,长沙、广州等地相继上调了水价。6月29日,发改委副主任杜鹰表示,水价改革仍不到位,将继续推动水价上浮。此外,广东、广西及安徽部分城市还上调了天然气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