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9日零时起,汽油、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530元和510元,调价后北京、上海等地油价重回“7元时代”(据《新京报》)。
虽然这次油价下调是2009年以来国内成品油价格最大幅下调,也是现行成品油定价机制实施以来国内油价首次“两连跌”,但似乎未能给广大司机带来“欧夜”的欢呼声。 一方面,此前多家分析机构预测,国内成品油价格此次降幅可能高达600元每吨,有机构甚至预测降幅高达700元每吨,但是最终的结果并未达到市场预期。对此,多家媒体认为油价降幅“缩水”了。 另一方面,降价后能顺利加到油才令人踏实,但是央视采访了一些货车司机,他们总结说,每次降价都“喜忧参半”,甚至降得越厉害就越担心,担心什么呢?担心降价之后“油荒”会接踵而至。 针对市场上关于此次调价时点滞后的质疑,业内人士分析,这是受我国现行成品油定价机制所限。此外有专家认为,油价下调开启了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的有利时机。种种说法,都意味着大家正在翘首期盼呼之欲出的新定价机制。据报道,有人测算油价推迟调整一天,石油企业就能多赚4亿左右,不知道旧的、不合理的成品油定价机制迟迟难以作废,又会让他们多赚多少钱? 据新华社报道,广东油气商会油品部部长姚达明表示,缩短调价周期应是当务之急。“周期过长使得成品油价格反应迟滞,同时导致市场炒作、囤油等套利行为增加。”他还认为,新成品油定价机制如果制定好了就该及时推出,新机制不需要完美无缺,可以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笔者认为,现在不妨立即把新成品油定价机制的草案公布出来并征求意见。不完善没关系,公众可以帮忙完善,关键是别再拖下去。 不过话说回来,定价机制恐怕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即便价格合理了,货车司机的担心究竟会不会变成现实呢?要想让我们对油价说“欧夜”的同时不再担心油荒,关于放开原油进口市场的问题,也可以和新的定价机制一起征求意见。近来,还有一条关于石油企业的新闻引发广泛关注,那就是“网曝中石化普通秘书月薪3万,底薪5000元,奖金超1万”。据报道,中石化已经回应称“天价秘书”的工资条是伪造的,此事纯属虚构。 其实,大家更想知道的不是某一个具体的人收入多少,而是想知道石化企业的经营成本、人力成本究竟占比多少,想知道他们小金库里存的钱究竟够买多少瓶茅台。既然央企是“全民所有”,那么相关的数据是不是应该向全民公布,作为我们讨论成品油定价机制的一个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