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入》制度釜底抽薪:进口葡萄酒将遭灭顶之灾?
2012年7月1日,国家工信部制定的《葡萄酒行业准入条件》开始施行。对除特种葡萄酒生产企业之外的新建企业和酒庄,《准入条件》在企业规模、原料保障、工艺与装备、质量安全等方面设置了硬性条件。 业内专家称,《准入条件》的出台,抬高了葡萄酒企业的门槛,会对葡萄酒行业产生一定影响,尤其是对进口葡萄酒商的影响更为明显。近年来,进口葡萄酒行业增长速度很快,但涌入中国市场的进口葡萄酒,其实并非全部为原瓶进口,其中有近1/3的产品为大包装进口至国内后再进行分装,即通常所称的“国内灌装”产品。据悉,一些为进口酒商提供“灌装”业务的葡萄酒灌装厂,规模仅有一二百千升,这与《准入条件》的规定相差甚远。基于此,《准入条件》实施后,这些为进口酒商提供灌装业务的小规模的灌装生产企业将遭灭顶之灾——如果《准入条件》能够得到强力推行,这些小规模的灌装企业将会被清退出市场。而此举对于长期经营在国内进行灌装的所谓“进口葡萄酒”的酒商们来说,恰似是遭遇了一场“釜底抽薪”式的危机。 葡萄酒行业准入条件划定 根据《准入条件》规定,葡萄酒生产是指以鲜葡萄、葡萄汁或葡萄酒原酒为原料,经酿造、灌装等工艺生产葡萄酒产品的过程。其中,葡萄酒原酒生产是指以鲜葡萄或葡萄汁为原料,经发酵生产含有一定酒精度的葡萄酒原酒的过程;酒庄酒生产是指具有与其生产相匹配的可控、稳定的酿酒葡萄种植园,且具备生产优质葡萄酒的酿造、灌装、陈酿等全过程生产设备与质量控制条件的葡萄酒生产形式。 《准入条件》就企业(项目)布局与规模、原料保障、工艺与装备、质量安全、节能降耗与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及劳动者权益保障、监督与管理等方面作了详细说明。 在企业规模方面,以鲜葡萄或葡萄汁为原料生产葡萄酒产品(不包括葡萄酒原酒)的新建企业,其年生产能力应不低于1000千升;新建葡萄酒原酒生产企业,其年生产能力应不低于3000千升;以购入葡萄酒原酒(包括进口葡萄酒原酒)为原料生产葡萄酒产品的新建和改扩建企业,其年生产能力应不低于2000千升;新建酒庄酒生产企业,其年生产能力应不低于75千升。同时,鼓励现有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合理整合资源,采取措施改造升级,实现规模经济。 原料保障方面,葡萄酒生产企业应具有与其生产能力相适应且可控、稳定的原料保障能力,并能出具相关证明。原料应符合食品安全相关标准并具备可追溯性。另外,企业原料保障能力应不低于生产能力的50%。其中,葡萄酒原酒及特种葡萄酒生产企业原料保障能力应不低于其生产能力的70%;酒庄酒生产企业自有的酿酒葡萄原料保障能力应不低于其生产能力的70%。 为加强监督与管理,《准入条件》规定,新建和改扩建葡萄酒生产企业要在省级投资或工业管理部门备案,项目建设必须符合本准入条件。对不符合准入条件的新建和改扩建企业,相关部门不予备案,也不予办理土地使用手续、生产许可证等。新建和改扩建企业投产前,要经省级工业、投资、土地、安全监管等行政部门按照本准入条件及相关规定进行检查。经检查不符合本准入条件的,不得投入试生产。 进口酒之“灌装酒”或被踢出局 2005年,我国开始下调葡萄酒进口关税,进口瓶装葡萄酒关税由43%降到14%,进口散装葡萄酒关税更是下降到10%。因此,2005年被业界称做是中国葡萄酒行业的分水岭。自此,中国葡萄酒市场的消费量开始骤增,直至2011年中国葡萄酒消费额达450亿元,跃升为世界第五大葡萄酒消费国。 与此同时,由于进口门槛降低后,大量进口酒进入中国,进口葡萄酒市场一路高歌猛进,年平均涨幅均在30%以上。有数据显示,就在进口葡萄酒大幅降价,市场受挫的2012年,预计增长也将达30%左右。以至于造成我国进口葡萄酒行业,至今还未脱离以投机为特征的初级市场阶段。
与进口葡萄酒增长相伴的是,进口葡萄酒贸易商数量同步急速增加。其间,手携资本的各类商家,甚至演艺界、体育界明星以及社会名流也纷纷开始涉猎葡萄酒生意,加入到了进口葡萄酒的“投机者”行列。据统计,国内的红酒代理商已经从三年前的800家,增加到了如今的4000余家。更有财力雄厚的国内买家一举拿下国外多个酒庄,以垄断市场,进口葡萄酒无形中沦为了投资品。 此前,国内市场销售的进口葡萄酒,其策源地和主产区主要集中在法国、意大利等传统葡萄酒生产国。然而在近几年里,部分新产区的葡萄酒产品也开始逐步进入中国内地市场,比如来自美国、澳大利亚、比利时等国家的产品。其中美国的葡萄酒王“笑鹰”进入中国更是引来了业内的关注。“笑鹰”是美国传统的奢华品牌,每年的产量仅两千多瓶,仅限会员制销售,很多时候都是有钱买不到的产品。 市场热度不减,需求剧增,导致各类灌装酒、勾兑酒层出不穷。在中国进口葡萄酒市场,各类葡萄酒品牌不下几千种,几乎囊括了全世界所有葡萄酒生产国的知名品牌。部分中小型商家,也不排除有大型企业,从一些以经营灌装葡萄酒为主要业务的机构手上购入葡萄酒浆,然后经集中灌瓶后销售。更有甚者,为了提高利润而采用“勾兑”的手法生产葡萄酒,这样一来,10吨葡萄酒原浆液就能勾兑出30吨葡萄酒,其间的暴利程度可见一斑,并且,这些商家还同时从年份、成分和概念上进行造假,以欺骗消费者为手段来达到销售目的。部分商家灌装勾兑葡萄酒的行为,严重影响了进口葡萄酒行业的形象,影响其向健康良性方向发展。因此,许多小厂商必将会不断地被淘汰出局。 进口葡萄酒市场将由“乱”到“治” 据了解,葡萄的生产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都存在不稳定性。葡萄酒生产不是一个速成行业,国外的庄园是通过世代努力建立而成的,从某种意义上说,种葡萄是“靠天吃饭”的行业,而葡萄酒的质量则取决于葡萄的质量。葡萄酒的产量同样受葡萄产量的限制,并不是任何时候、任何年份想生产多少就能生产多少。而在中国市场上,个别商家为了追求短期利益,几乎天天上演着各种“神话式”的谎言。 在进口葡萄酒消费市场出现大热的同时,伴随出现的“小、散、乱”和灌装、勾兑等问题,已经引起行业的普遍重视。目前进口葡萄酒市场有三大乱象:第一是盲目引进,第二是盲目开店,第三是盲目推广。对不少进口葡萄酒经销商来说,但凡是国门之外的,只管跑马圈地,或以“拿来主义”的心态先占到再说。 在销售上,葡萄酒进入大型超市的渠道基本上已经被买断,一个新品牌要进入商超渠道,需要缴纳高额进店费以及诸多不合理费用,尽管进口葡萄酒市场仍处于新兴阶段,但在商朝渠道的拓展上,面对进店等费用时也不例外。在葡萄酒行业竞争中处于起步阶段的企业,在市场上已无法与长城、张裕和王朝竞争,进商场和超市又缴不起高额的进店费,于是走上了“傍名牌”之路。而酒店和夜场的葡萄酒更可怕,葡萄酒行业的质量和价格都没有明确的标准,致使假货泛滥、李鬼横行。 俗话说,没有大乱就没有大治,进口葡萄酒行业已到了洗牌阶段。随着市场化杠杆的调节,进口葡萄酒市场已经进入一个理性调整时期。今年,《葡萄酒行业准入条件》的及时实施,对除特种葡萄酒生产企业之外的新建企业和酒庄,设置了规模、原料保障能力等硬性门槛。这也是国内与葡萄酒行业相关的首例规定,标志着葡萄酒市场步入“法治”阶段的开始。虽然业内人士指出,这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从大方向对葡萄酒生产企业进行了规范;另一方面,却无形中将小规模的正当企业也挤在门外。规范国内葡萄酒市场,不仅需要有法可依,而且还需要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不过,《准入条件》的出现,意味着灌装企业终将出局。
更多阅读
向《健康报》投稿的五大“秘诀” 健康报投稿邮箱
向《健康报》投稿的五大“秘诀”【文】梅松政自从2012年3月28日《健康报》“中医周刊”栏目刊用了我的首篇作品后,我的作品就时常被《健康报》刊用。截止目前,我已有120多篇作品分别刊载在《健康报》及其旗下的《村医导刊》、《中国
转载:与薛法根老师商榷《狐假虎威》一文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
读薛法根老师《重论阅读教学四个环节》有感(《小学语文教师》2009增刊)余金元读《小学语文教师》2009增刊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教学艺术专辑后收获颇丰,不时被薛法根老师对教育教学的真知灼见所惊叹,诚如于永正老师所言:中国终于有
转载 好看《生死线》,可惜露太少 生死线电视剧全集
原文地址:好看《生死线》,可惜露太少作者:陈雨欣李晨演了许多影片,我认为最经典的就是《生死线》里的龙文章。何谓经典?就是舍我其谁!是呀,实在想不出,除了李晨,谁还能把龙文章演得这么鲜活?特别是跟龙妈的对戏,让我感同身受,无数次落泪。彻
《东方》:“黄鹭”的原型是谁?
电视剧《东方》是部好作品,可圈可点之处不少,如果有时间,可以经常拿出来,咀嚼回味一番。这几天在家休息,又特意找出来,看了其中的一小段,关于“黄鹭”的那段戏。剧中所描述的黄鹭,是我党地下情报人员。重庆解放前夕,从香港被派往重庆,和打入敌
《愚公移山》最早出自哪位圣人笔下?_作家 愚公移山出自
《愚公移山》的故事最早出自列子笔下。两千多年以来,《列子》书中的“愚公移山”、“杞人忧天”、“丢斧疑邻”等寓言故事一直为后人津津乐道。列子,即列御寇,战国时期道家名士,郑州市中牟县人。列子家境贫寒,酷爱读书学习。曾师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