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构建具有职业学校特色的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评价体系,促进中等职业教育的深远发展,通过对湖北省黄石地区8所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教师、专业课教师以及教学管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各校公共基础课教师的教学及其评价情况。 一、调研对象 本次问卷调查以黄石地区的湖北省机械工业学校、湖北城市职业学校等8所中等职业学校的公共基础课教师、专业课教师以及教学管理人员为对象,共发放问卷210份,回收183份,回收率87.2%。 二、调研方法及内容 1.方法 采用无记名问卷方式进行调研,分学校进行,8所学校问卷内容一致。 2.内容 要求教师根据自己在教学中的实际情况,如实选择相应的选项。本次问卷主要分为四个要素:(1)教学方法手段要素,5,6,8,9,10,11,16题;(2)教学过程要素,2,3,7题;(3)教学评价要素,12,13,14题;(4)其它要素,1,4,15题(调查问卷略)。 三、调研结果及分析 (上面从左到右分别为图1、图2、图3、图4) 图1反应调研对象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手段应用的看法。90%的调研对象认为教学手段的应用在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很重要,8.5%的教师认为教学手段的应用不是很重要,1.5%的教师认为教学手段的应用一点不重要。
![中职学生评价体系 中职学校公共基础课教学评价教师调研报告](http://img.413yy.cn/images/a/06020206/020610404711212309.jpeg)
图2表明在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课堂氛围的情况。20%的调研对象认为在公共基础课程课堂氛围活跃,30%的调研对象认为在公共基础课程课堂氛围枯燥无味,50%的调研对象认为在公共基础课程课堂氛围一般。说明公共基础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了大量教学手段,但不能提起学生的兴趣,不能将学生带到我们并不是很感兴趣的公共基础课程中来。 图3说明对学生的评价侧重点。64.2%的调研对象认为公共基础课程应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的评价,31.4%的调研对象认为公共基础课程应注重对学生知识能力的评价,仅有4.4%的调研对象认为公共基础课程应注重对学生作业评价。 图4说明学校对公共基础课程的重视层度。只有20%的调研对象认为学校是重视公共基础课程,10%认为一点不重视,70%认为学校不是很重视。 四、对策 调研显示:①公共基础课程教师的教学方法运用,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好公共基础课程有较大帮助;②活跃的课堂氛围对可以很大层度上帮助学生集中学习的注意力;③公共基础课程教师应在学习和交流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鼓励;④公共基础课程教师应该适当掌握所教授班级的专业课知识;⑤学生学习态度对提高公共基础课程成绩有很大影响。 结合问卷调研体现的四个要素,对公共基础课程教师提出如下建议: (1)教学方法手段要素方面,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公共基础课程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 (2)教学过程要素方面,一是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结合生活中息息相关的例子进行预习;二是摒弃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教学过程,通过精心设计问题,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研究的热情,鼓励学生参与其中。 (3)教学评价要素方面,注重能力的评价。公共基础课程教学缺乏有力的外部评价机制,如等级证书。要建立一套适合自己的公共基础课程评价机制,对待不同的专业,评价的要求也不同,根据专业的要求决定考试或者考查,主要在于应用能力培养。 (4)其它要素方面,一是要求学校更加重视公共基础课程的发展,努力提供相应的教学设施。二是选用针对学校的公共基础课程教材,要求教材具有通用性和系统性,突出各专业要求,不同专业选取不同教材。三是师生关系融洽,不要让学生感觉教师高高在上,遥不可及。 [1]刘胜益.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教学)[J].20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