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在6月8日和7月6日不足一月内连续两次降息后,楼市购房热情明显提振。“如果以100万贷款,20年付清为例,两次降息后月还贷成本减少近300元。这确实是我们考虑买房的动力之一。”一位购房人士讲到,这是降息影响的一个缩影。 除了月还贷成本的变化外,降息更主要的是对楼市走向的预期产生了重大影响。降息等带来的“调控放松”传言,以及开发商取消优惠、调价等倒逼购房人赶紧出手,而由此带来的成交量的增长又进一步促使更多的人赶紧买房、更多的开发商收回价格等优惠。 整体而言,近几个月来,楼市成交日益升温,我国楼市已走出低谷,但暴涨还是小概率事件。 近期楼升温 以恒大为例,其二季度销售267.7亿元,占全年任务近三分之一。7月初,恒大位于启东的海上威尼斯项目开盘,销售超过2500套,回款超过20亿元。在此趋势下,业内预测恒大等多个开发商在未来几个月可能上调全年销售目标。北京、上海、厦门、杭州等地土地交易也再现活跃,开发商拿地溢价率不断创出新高,例如前不久北京新诞生个万柳地王等。 日前,消失已久的排队购房现象又开始重现,“日光盘”在各地频频上演。不仅如此,6月份房价9个月后首次止跌回升,国家统计局7月18日公布的6月份70个大中城市房价数据显示,新房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由此前的6个增至25个,二手房环比上涨城市数量由18个增至31个。从这一系列的数字中,我们不难从侧面嗅到楼市已逐渐升温的气息。

暴涨概率小 纵然经过两次降息,楼市日趋回暖,但我们不要低估了政府调控楼市的决心和能力。住房问题始终是民生问题,现已关系到国家大计。中央地方房企和老百姓的楼市博弈愈演愈烈,这是对政府自身决心和能力的重要考验。一旦把握不当,便可能对市场自身运行、政府公信力都形成负面效应。 近段时间以来楼市不断升温,对于这种一路看涨的投资热情,国务院及有关部门负责人近期的接连表态,再次向市场传递出“调控不放松”的明确信号。譬如7月7日,温家宝总理在江苏常州调研时强调,要防止变相放松购房政策,毫不动摇地继续推进房地产市场各项调控工作,促进房价合理回归,决不能让房价反弹。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前不久珠海市住建局决定松绑调控之后,仅仅几个小时又急忙改口否认,而佛山和河南的楼市松绑政策也是“一日游”。 对地方政府和房地产企业来讲,国家宏观调控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也将步入相对平稳的增长区间,指望依靠房价暴涨赚“快钱”的时代已经过去,降低对房地产的依赖、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 综合考虑近期国家不断出台的的政策和双降息等因素的影响,总体而言,我国楼市已走出低谷,但暴涨还是小概率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