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猫》前16场售罄,预计61场10万观众:全球音乐剧市场重心



     洛依德·韦伯作曲的《猫》是迄今为止最为成功的音乐剧,也是在伦敦西区及纽约百老汇上演时间最长的音乐剧,并且直至今日仍在上演。而国内的观众,在去年欣赏完同样经典的《妈妈咪呀!》中文版后,即将再次领略由原班人马打造的中文版《猫》的魅力。

  在漫长的时间里,音乐剧都被认为是一种西方艺术形式。而音乐剧真正开始占领中国市场,是在2002年引进原版《悲惨世界》之后。随后的2004年,最具知名度的音乐剧《猫》登陆人民大会堂;2007 年,《妈妈咪呀!》英文版在上海、北京、台北进行了为期八周的巡演。而《42街》、《音乐之声》、《狮子王》、《发胶星梦》、《巴黎圣母院》等大批国外经典音乐剧更是在近年内走遍国内一线城市—动辄近千元的票价,阻碍不了国内观众的热情。

  2011年,中文版《妈妈咪呀!》的推出被业内人士称为中国音乐剧“元年”的同时,也意味着近10年国外经典音乐剧在华的培育,开始在中国土壤上生根发芽。而此次的中文版《猫》,则是这片土地上发出的第二朵芽。

  麦金托什未完成的事业

  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与韦伯合作,成功推出《猫》、《悲惨世界》、《歌剧魅影》等风靡全球音乐剧的金牌制作人卡梅隆·麦金托什是最早将音乐剧的“种子”埋入中国土壤的人。不过,他首先带来的并非让其声名鹊起的《猫》,而是《悲惨世界》。而随后失败的《悲惨世界》中文版制作经历,也让麦金托什的中国淘金路早早夭折。

  作为国内首部引进的原版经典音乐剧,《悲惨世界》的版权谈判经历了整整3年。而直到2002年6月22日首演前夕,在世界各地成功推广多部音乐剧的麦金托什依然还在担忧中国市场的承受力。他曾对当时采访他的新华社记者表示“我们没什么好害怕的,最糟糕的事情不过是观众不喜欢我们”,并以此解释迟迟未答应演出的原因。

  但《悲惨世界》的票房让麦金托什出乎意料。上海16天21场的演出,35000张票一售而空。7月7日最后一场,破例售出60张站票,全国各地,甚至包括港澳台观众也专程来到上海观看。1200万元的票房收入,让麦金托什看到了商机。

  据当时参与《悲惨世界》剧本翻译并参与引进工作的费元洪(也是音乐剧《猫》的剧本翻译)在其博文中回忆,《悲惨世界》首演结束后,麦金托什走进上海大剧院艺术总监钱世锦的办公室,说道:“钱先生,我们要合作的不是21场,而是21年。”

  3年后,麦金托什带着他的创作团队重返上海,其目的是联合上海大剧院成立音乐剧制作公司,旨在制作中文版本的世界经典音乐剧。一行6人中,麦金托什本人和联合总裁尼克?阿洛特(Nick Alott)主攻商业;其余4人则是英国音乐剧界艺术创造中响当当的名字:特雷沃·杰克森(Trevor Jackson)—选角总指导/副制作人,玛丽·哈蒙德(Mary Hammond)—伦敦皇家音乐学院音乐戏剧系主任,斯蒂夫·布鲁克(Steve Brooker)—《悲惨世界》音乐总监,还有劳伦斯·科内尔(Laurence Connor)—助理艺术指导。

  2006年,最终转与中演公司合作的麦金托什,将制作中文版《悲惨世界》推上日程,而中文版《猫》、《妈妈咪呀》、《西贡小姐》等也在他的计划之列。在经过多次新闻发布会,以及声势浩大的全国选角后,中文版《悲惨世界》最终流产。

  据当时参与《悲惨世界》中文版制作的田元告诉时代周报记者,麦金托什对当时的中国音乐剧产业的错误估计,是彼时中文版《悲惨世界》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我们的产业,所属阶段与麦金托什所处的阶段是不一样的。首先他所需要的经营范围远远超出我们国家对于中外合资公司在文化领域所界定的经营范围。第二,麦金托什觉得剧院很重要,但是他总认为中国剧院条件与音乐剧的要求差距很大,所以他提出改建剧院。但是当时很多剧院刚刚建立,而我们这些演出公司是不参与剧院的投资、建设和设计的。”

  “打造东方百老汇”

 中文版《猫》前16场售罄,预计61场10万观众:全球音乐剧市场重心
  “从中国人角度而言,是非常理解‘饭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的’。但当时麦金托什拿西方很成熟的音乐剧平台来看待中国的初级平台,我们就有很多要素实现不了。”如今已经是国内最大音乐剧制作公司亚洲联创总经理,并担任中文版《妈妈咪呀》、《猫》制作人的田元对时代周报记者分析。

  “我老是跟我同事说:好事坏事是会有转变的。麦金托什要的东西,我们当时做不到,但三年五年都能做到。后来感觉其实这些事儿都不是坏事,两人不结婚也可以很好地在一起。这条路是选择对了就可以。” 某种意义上说,田元现如今所做的是在完成麦金托什未完成的事。

  2007年,英国“小星星”旗下的音乐剧《妈妈咪呀!》英文版在上海、北京、台北进行了为期八周的巡演,共16场,成本接近1700万元,最终盈利1800万元。接下来的两年时间,“小星星”开始了对《妈妈咪呀!》中文版的考察,而田元及其团队所在的国内引进公司—中国对外文化集团,也在全国展开了对中国音乐剧市场的调研。2009年2月,在伦敦的一家咖啡馆,田元带着一份厚厚的中国市场商业分析报告,交到了版权方手中,正式谈到了《妈妈咪呀!》中文版。双方一拍即合。

  制作《妈妈咪呀!》中文版的亚洲联创公司,是2010年由中国对外文化集团与上海东方传媒集团、韩国CJ集团联手成立。自去年8月首演后,中文版《妈妈咪呀!》在北京、上海、广州、西安等地巡演了190场,观众已经超过13万,票房达8500万元,“基本达到盈亏持平”。而今年8月后,将开始第二轮巡演。

  亚洲联创今年的重头戏,是推出中文版《猫》。虽然曾与《猫》的版权方之一麦金托什有着不解之缘,中文版《猫》的版权合作却是韦伯的“真正好”公司。

  “版权构成是非常复杂的。版权池子中有多种版权人,比如原始的作曲家、作者、导演、灯光设计、音响设计、服装设计、舞美布景设计,原来的制作人,都是原始池子中的一人。如果版权给到新的,比如中文版,就要跟所有版权持有人做谈判。所有人的比例要重新做设计。”田元解释说,“《猫》做完原始版本后,麦金托什是版权池子中收版权费的一部分,但版权是放在韦伯的真正好公司。所以《猫》的合作伙伴是韦伯的真正好公司。”

  前期投入4000万的中文版《猫》,依然延续《妈妈咪呀!》的制作模式—原班制作团队+中国演员。自开票以来,一直稳居各大票务网站戏剧类的销售三甲。目前,正在销售的前32场演出票半数售罄,票房收入逾千万。

  “第一轮开票两周,票房收入接近80%,前16场几乎没票了,第二轮票房接近40%,原计划到正式开演之前才开第三轮票,但今天我跟同事讨论,要不要把第三轮也就是第五第六周的票提前开。上海大剧院一场差不多1400人,做61场,将近十万观众。”

  不过制作人田元并不希望大家过多地关注具体某个项目。“我们把三家公司整合在一起,肯定不只是为了推出《妈妈咪呀!》或者《猫》,如果只是推出这一两个项目,中演公司本身也可以做。但如果从产业角度来说,我们希望能够整合更多资源、更多资金,所以成立了亚洲联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田元说。

  “音乐剧未来的市场重心都在东移,东移主要就是看中国。在亚洲,韩国和日本音乐剧市场已经非常强劲。对西方版权人而言,越来越大的市场就是华语市场。”和当年的麦金托什一样,田元的计划里还有中文版《悲惨世界》、《歌剧魅影》、《狮子王》、《女巫》……

  在田元看来,现阶段就是要用中文版把整个音乐剧市场做起来,把中国音乐剧产业做起来。“把西方的百老汇搬进来,打造东方百老汇有什么不好?”《猫》的演员有三分之一是国外回来的——中国音乐剧演员之所以出国,是因为国内没有他们的空间。他们作为中国培养出来的优秀音乐剧演员,在中国找不到舞台。“我们有个演员在百老汇里演戏,作为亚洲人只能获得亚洲的角色,空间非常小。知道《猫》之后,他辞了在新西兰的工作回来,因为他终于有空间了,我们给那么多中国优秀音乐剧人提供就业的机会,是特别好的。”

  田元做了个亚洲联创“打造中国百老汇”的计划,一方面打算推出国外音乐剧的中文版,与票房超过十亿的世界超级经典超级品牌音乐剧的版权公司多合作,把这些作品陆陆续续变成中文版。另一方面也在做非完全复制方式,看到国外好的产品,音乐好、剧本好、结构好,拿过来一些,加上中国的故事和元素,重新再去制作。同时做新作品的研发。“亚洲联创是完全商业化的公司,我做的每一台作品,最后如何体验出商业价值和市场认可度。所以对产品而言,我先要做研发,这个要到2013年年中,我才能判断要不要把它发展成为一个产品,进行市场推广,但是现在已经开始启动这方面的工作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57852.html

更多阅读

暗夜主宰者----中文版《猫》音乐剧观后感 音乐剧猫的观后感

话说《猫》这部音乐剧来自伦敦西区,已经是30年来的经典,现在又幻化为中文,漂洋过海来到重庆大剧院。《猫》这部音乐剧构思新奇,背景是夜晚的垃圾场,出自根据老妈的超级偶像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艾略特的诗集----《老负鼠的猫经》。灯光渐

教学设计欣赏《回忆》音乐剧《猫》选曲 如何欣赏音乐剧

教学内容:欣赏《回忆》音乐剧《猫》选曲课型:欣赏课执教人:任玲年级:八年级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目标:1.了解音乐剧,体验感受音乐作品,使学生对其产生兴趣,并予以关注。2.在反复聆听、感受、模唱的过程中,体会音乐作品的意境。3.学生

音乐剧《猫》的艺术魅力 中国书法的艺术魅力

音乐剧《猫》的艺术魅力去年岁末,观看了中文版的音乐剧《猫》,被它精彩的剧情打动了、被它优美的音乐打动了、被它的炫丽的舞蹈打动了、被它逼真的服装打动了、被它奇幻的舞美打动了,和杰里科猫族们度过一个愉快的夜晚。《猫》不愧是

郑振铎《猫》一课教学反思 郑振铎猫的教学反思

作者:李晓英发布会员:管理员1版权:原创发表日期:2010-7-5阅读:231次郑振铎先生的《猫》是—篇寓意深刻、感情真挚的散文,文章运用朴素的文字,生动传神地记叙了三只猫的故事。学习本文时,重点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体会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注

声明:《中文版《猫》前16场售罄,预计61场10万观众:全球音乐剧市场重心》为网友纠缠不休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