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服务平台 在为民服务中谋求物质回报](http://img.413yy.cn/images/a/06020206/020610384540582373.jpeg)
近闻,厦大一名女博士在下基层调研中发微博抱怨条件太艰苦,称:1、毕业后不下基层!2、毕业后坚决不下基层!!3、毕业后死都不下基层!!!并要求:1、统战部配个好车送我们;2、航班返回厦门一切顺利!此博一发,立即博来众多非议,这是理所当然之事。 当然,辛辛苦苦,数十年寒窗苦读,不是为了更多的吃尽苦中苦,而是为了苦尽甘来,享受各方面更好的物质待遇,可以理解。但更好的物质条件从何而来?更好的社会发展从何而来?这是一个循环发展的过程,理论要用来指导科学实践,科学实践推动社会发展,社会发展再推动理论的进步。我们要学会在为人民服务中谋求物质回报。 我相信,甭说是闽北山区的原国家级贫困县政和县,即使是中国最贫穷的地方,目前的生活水平也一定是比改革开放前有所提高和改善,这就是社会发展进步推动的结果,没有社会的发展进步,何来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 我们知道,在1999年以前,考上大学是多么不容易,有多少莘莘学子,十年寒窗,一朝归田,不得不回到基层,回到那一亩三分薄田里挥洒青春和汗水,耕耘土地和体力,享受疲惫和困顿。大学扩招以后,每年数百万的毕业生涌向城市和农村,经济更加发展了,生活更加富足了,国家更加强盛了,这是社会发展的结果,这是科学实践的结果,这是改革开放的结果。 理论不用以指导实践,理论就无法创造社会价值。社会价值的创造,一定是在劳动,是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从远古的刀耕火种,到现代的科学种田,所创造的价值又何止十倍百倍。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实践的进步就能够事半功倍,失去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实践的进步只能是事倍功半,但事物的发展总是向前的,人类的发展也总是进步的,只是速度的快慢不同罢了。 不为人民服务,就得不到物质回报。无论是企业,亦或是政府,谁不是在为人民服务。企业生产产品,最终还是为人民所用,从而得到回报;政府主持社会秩序,调节社会矛盾,从而得到社会回报,这是不变的规律。 当然,中国之大,发展总不平衡;人口之多,良莠总有不齐。人人都想往高处走,社会也总是在向前看,但没有低处,何来高处,没有历史,何来当今?历史无法改变,但低处总可以填平,甚至是填高。愚公移山是一锹一锹的移,如今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或许可以一下搬走一整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