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质押 东凌粮油融资百折不挠 大股东质押五成股权



     日前,广州东凌粮油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东凌粮油”)今年4月份申请的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已经通过证监会的审核,正在等待书面核准通知。但其实早在去年9月,东凌粮油就已经提出要非公开发行股票,这次只是基于上次的调整。

  2009年,东凌粮油借壳上市,仅两年后,东凌粮油净利润便出现较大亏损,业绩持续下滑,且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与此同时,东凌粮油的大股东质押了其五成以上的股权。危局之下,一再融资,也备受质疑。

  上市即再融资

  去年9月,东凌粮油提出借壳上市后的首次再融资计划,打算以不低于19.53元/股的价格向不超过10名对象非公开发行股票不超过3030万股,募集不超过5.92亿元用于新建一条1000吨/天大豆油精炼生产线和一条1000吨/天棕榈油分提生产线的食用油综合加工等项目。

  同时,公司计划将其中1.7亿元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占募资总额的比例高达29%。

  而在当时,东凌粮油2011年半年报业绩净利润亏损7546.59万元,且截至 2011 年 6 月 30 日,公司未经审计的资产负债率为 92.59%,银行债务规模巨大。

  此后,东凌粮油股价一路走低,很快就跌破了增发价格,股价最低时只有11.4元/股,增发价与二级市场价格严重倒挂。于是,公司不得不对增发价格进行调整。

  今年4月11日,东凌粮油修正了此前的非公开发行股票方案,将不超过19.53元/股的拟发行价调整至13.22元/股,拟发行股票上限也由3030万股上调至4478万股,以维持5.92亿元的募集资金总额不变,且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的数额也不变,仍然为1.7亿元。

  为什么东凌粮油在借壳上市后两年内就要再融资了呢?而且又为什么上次非公开发行没能顺利进行,以至于要把19.53元/股的拟发行价调低到13.22元/股呢?

  东凌粮油证代吴利芳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是1998年上市,2009年进行资产重组,资产优化了,但是资产肯定是有融资需求才上市的。”至于非公开发行股票的修正,吴利芳并未给予详细答复,只说“修正案是根据证监会的反馈意见做的” 。

  中信建设证券农林牧渔行业分析师黄付生则在其于2011年9月16日发布的研报中如此评价东凌粮油的再融资事件,“公司所处的行业是资本密集型,每年需向银行融资 40 多亿元,资产负债率超过 92%,资金紧张,但资金的周转速度较快。公司借壳上市两年多,上半年行业不景气,亏损严重情况下终于进行了非公开增发,公司增发融资实现快速的外延式扩张。”

  借壳业绩不振

  2009年10月,广州冷机以截至2008年3月31日公司全部的资产及负债,置换控股股东东凌实业持有的广州植之元油脂实业有限公司(简称“植之元公司”)100%股权,完成借壳上市。其中置出资产54024.74万元,置入资产42848.11万元,资产置换差额为11176.63 万元,由东凌实业以现金的方式向广州冷机支付。

  2011年,东凌粮油便出现净利润亏损1.88亿元,比广州冷机2008年6258.74万元的净利润亏损还多1.25亿元。往后,2012年第一季度再次亏损1818万元。按理说,东凌粮油借壳上市应该是要优化上市才对,为什么到了2011年就出现亏损了呢?

  东凌粮油证代吴利芳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我们进行重组之后,2009年是赚了两个亿,2010年也是两个亿左右,只是去年比较特殊,一直是成本倒挂,我们是亏了的,但并不是一直都不好。”吴利芳解释,2011年的亏损主要是因为去年的成本很高,价格限制很严,豆粕市场不是很旺,所以基本上都是成本倒挂。

  不仅业绩持续下滑,东凌粮油还面临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的难题。2009至2011年,东凌粮油负债总额分别为19.61亿元、39.50亿元和35.06亿元,资产负债率分别高达86.54%、88.66%和91.73%。

  对此,吴利芳表示,“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融资,这个行业是资金密集型的,我们每年的营业成本,采购金额都有60多亿元,我们的营业成本有90%多都是来自采购成本。”吴利芳8月6日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东凌粮油将会扭亏为盈,“我们明天就要开董事会了,8月9日就公布半年公告。”

  根据东凌粮油此前公布的2012 年半年度业绩预告,东凌粮油今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将实现约340万元的盈利,与上年同期相比扭亏为盈,原因是“经营环境改善以及豆粕需求复苏,压榨毛利好转。”

  大股东质押五成股权

  东凌粮油的控股股东广州东凌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东凌实业”)目前直接持有东凌粮油 60.5%的股份,其于2007年1 月25日将所持东凌粮油法人股3552 万股(占东凌粮油总股本的16%)质押给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分行,此后多次出现股权质押。

  截至目前,质押股份数量已上升到11400万股,占东凌粮油总股本的51.35%。其中,2007年1 月25日的股权质押已于2009年2月3日在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深圳分公司办理完解除质押手续,但11400万股的质押仍未解除。不管怎样,大股东质押上市公司股权次数频繁且比重如此之大,隐患可见一斑。

  近年来,上市公司通过股权质押融资越来越普遍,质押股权甚至成为某些上市公司大股东套现及脱身的“快捷通道”。据统计,截至2008年12月31日,沪深两市1574家A股上市公司中有483家公司的控股股东有股权质押行为,占全部A股的30.69%,且大股东质押的股权往往占上市公司总股份很高的比例,足以形成对上市的绝对控制。

  有学术界人士认为,股权质押可能导致两种后果,第一便是大股东“二次圈钱”,因为如果大股东通过质押的股权取得所需资金后,有可能通过不公平关联交易抽取上市公司资金甚至掏空上市公司,从而使得上市公司及其中小股东从中受害。第二种可能是,如果大股东不能按期偿还债务,那么质押的股权将转变为冻结乃至被拍卖,进而产生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的风险。

  那么东凌粮油的控股股东东凌实业进行的多次股权质押其用途分别是什么?如果是用于向银行借款以达到融资的目的,那么融资额有多少?这些资金都拿来做何用途?

  有分析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大股东质押股权通常会将融资所得补充上市公司的资金缺口,但吴利芳否认了东凌实业向东凌粮油补充资金的可能,至于东凌实业股权质押所得资金的用途,她表示:“这我们管不了,因为股份本来是它(东凌实业)持有的,它是有权利去做质押的,这跟东凌粮油没有实质上的业务关系。”

  东凌粮油董秘石革燕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也未就此作出详细解释,“大股东质押融资是用于其自身业务需要,公司不清楚贷款金额及用途,未有告知上市公司的相关规定。”

  另外,时代周报记者在翻阅东凌粮油近年年报时注意到,2010年和2011年两年间,东凌粮油支付的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比收到的现金还多600多万元,这么多的资金都支付给了谁?是否涉及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进行资金占用?

  对此,吴利芳回应,“(这些现金)我们主要是(用来)采购大豆,支付给国外的采购商,我们一般采购的话,运回来要有一个运输期,一般是两个多月,从下订单到运输,然后到港,到公司基本上需要这么长时间。”石革燕则表示,“公司不存在大股东及其关联方对上市公司的资金占用。定期报告已有明确披露。”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3月,东凌粮油原董事长赖宁昌“因事务繁忙”辞去董事长一职,由原总经理侯勋田担任新董事长。从东凌粮油公开的资料来看,身兼多职的赖宁昌事务繁忙似乎在理,因为他在担任东凌粮油董事长的同时,还担任东凌实业董事长,东凌集团有限公司联席董事长、总裁,广州植之元油脂有限公司董事长,广州华南粮食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广州植之元油脂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吴利芳对时代周报记者回应说,“他(赖宁昌)一直是我们的董事,现在也还是,只不过因为我们很多会议,需要董事长召集,而他自己的工作比较繁忙,现在是发现他兼顾不了了(才更换)。”

 股权质押 东凌粮油融资百折不挠 大股东质押五成股权
  抛去股权质押及人事变动有可能暗含的隐忧不谈,东凌粮油现在缺乏流动资金是不争的事实,也因此再融资才变得如此重要。而再融资之后,东凌粮油将从大包装向中包装食用油转变,并尝试做小包装,逐渐从压榨行业转向终端消费品领域。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57724.html

更多阅读

新昌大股东股权被摊薄传朱树豪儿子无心接手 朱树豪

据港媒报道,已故观澜湖大股东朱树豪旗下新昌营造(行情,资讯,评论)(00404)地皮交易惹来争议,上月28日公布收购交易,翌日复牌股价即急挫12.1%,其后反复下跌,昨日再跌13.6%至1.08元,半个月累积跌逾三成。  据香港《明报》报道,已故观澜湖大股东朱树

鹧鸪天  范成大 鹧鸪天 范成大 端午

鹧鸪天  范成大   嫩绿重重看得成,曲阑幽槛小红英。酴醿架上蜂儿闹,杨柳行间燕子轻。  春婉娩,客飘零,残花残酒片时清。一杯且买明朝事,送了斜阳月又生。  【注】 酴醿:一种观赏植物。

期限倒挂 金融租赁融资忙 期限倒挂风险日显

     市场资金“饥渴症”愈演愈烈,金融租赁已然成为眼下最赚钱的行当之一。  继华夏银行申报金融租赁方案获批之后,浙商银行等多家银行也瞄上了这块“肥肉”。然而,据《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金融租赁行业的快速扩张目前受制于资

声明:《股权质押 东凌粮油融资百折不挠 大股东质押五成股权》为网友帅气少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