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这组讨论的话题叫“模式?管理?战略”。模式是商业模式,通俗地说,就是做生意的方法。我们找到好的做生意的方法,然后用特定的管理模式把它固化下来,形成核心竞争力;战略则高于这两个纬度。我对战略的定义:战略是利用未来的趋势去赢。 今年5月我去台湾,看到这么一个数据,台湾人均GDP两万美金,全球排在20位,可台湾人每年花在白酒上的钱人均只有一百元人民币;大陆人均GDP不到五千美金,可每年花在白酒上的钱是人均三百元人民币,今年有可能超过四百元。我们所有的讨论,都需要一个前提条件,这个前提条件是产业演变的逻辑、企业成长的逻辑和产业演变的逻辑。比如说,酒仙网的郝鸿峰会不会成为行业的霸主?我也不知道,因为这个产业正在发生变化;就如京东出现的时候,国美、苏宁都很有压力,这是行业成长带来的压力。 我有一个判断,如果发生政改,白酒行业将会陷入极大的危机之中。为什么?台湾和我们的文化同根同源,但是在白酒消费上却相差了十倍、十二倍,这背后有深层的成长逻辑。就是白酒的增长是在中国国情下发生的,如果我们离开这个国情,去讨论白酒的增长,用一般消费者意义的增长逻辑,很难得出真正的结论。在企业演变的逻辑下面,再去探讨企业成长的逻辑,再去探讨商业模式的创新和管理模式的创新才有意义。
![顶天立地 模式与管理需要战略来顶天立地](http://img.413yy.cn/images/a/06020206/020610382994610434.jpeg)
从企业、行业到产业,再往上看,是宏观经济,宏观经济的背后,又是政治,政治的背后,用更加宏观的视野看,是东西方两千年文化的交织过程。如果企业家不能基于宏观的视野,对整个行业和产业未来的演变可能的走向做出判断,所有的模式有可能没有意义;如果模式不能基于企业自身的文化、人力资源,以及区域特点展开的话,也没有生命力。模式与管理的探讨,需要贯穿始终的战略来“顶天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