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组织都有存在的理由,都有其价值观,因此价值观型领导适合所有的组织。但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变得有知识,知识型组织更需要价值观型领导。因为知识员工的特点是:稀缺、工作的场所不固定、灵活性大。由于有知识,因此具有高度的智慧,这使得再完美的制度也有鞭长莫及的地方。在制度约束不到的地方,只有价值观能起作用。基于价值观的领导关系会得到积极的回应,将人们凝聚在价值观周围和共同愿景之下,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作用,实现他们的人生价值,所以在知识型企业里实施基于价值观的领导方式更有效。基于价值观的领导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领导者注入价值观领导者的价值观要反映四类主要利益相关人的要求:顾客、员工、股东、社会。领导者向组织注入价值观,为企业价值观和企业文化定下了基调,为企业经营和管理阐明了基本原则。领导者往往通过为企业成员描绘组织愿景来表达自己的价值追求,愿景中包含的价值观通常要与下属内心的价值与动机相吻合。价值观共鸣引起下属的动机与情感由领导者倡导的价值观与下属的认知和向往相一致时,会引起下属的动机与情感,激发其自我牺牲、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这对于整个组织绩效有很强烈的影响。共同价值观的形成杰出领导人的价值灌输能够产生以下结果:提供一种富有挑战的和有益的工作环境、提供专业性的发展机会、避免严格的控制与监督措施、奉行公平和正直、输出高质量的服务与产品、尊重组织成员与顾客、重视组织所处环境。当价值取向一旦被下属认同时,会引起下属的自我牺牲与努力及高度的责任感、组织的凝聚力。在这样的组织中,组织成员会改变自己的价值观,同领导者和群体的价值观达成一致,从而实现价值观共享。对共同价值观的强化

组织的优秀价值观和价值体系可能是前任领导者灌输到组织成员中的,也可能是由现任领导者与组织成员共同建立的。领导者要通过各种形式对企业核心价值进行强化,成为后人能够习得的传统,继续传递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