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燃气控股有限公司(0384.HK)陆续曝光的治理丑闻,引发了市场对天价独董的强烈质疑。 由中国燃气大股东、前董事总经理刘明辉(2010年因涉嫌职务侵占罪被捕)提名的黄倩如、赵玉华、毛二万三名独董,对其从项目转手倒卖、工程承揽、材料供应等环节非法攫取上市公司利益,涉及财务造假等行为背离操守长期纵容,且均已违规“超龄服役”。似乎作为“交换”,除了高额固定酬金外,三位独董从2009年至今已行使及未行使的公司股票期权获利空间,按照市值测算,均已超过1000万港元,这在香港证券市场上绝无仅有。值得一提的是,黄倩如自2011年3月董事会上罢免原董事局正副主席后,还出任公司董事局主席一职。 独董的独立性与专业履职效率一直备受关注。中国燃气的例子提醒人们,选聘环节的缺失、责权利的配置失衡、外部监督的薄弱,使得独董的违规成本过低,在超额激励诱惑下,其履职中的监督权容易蜕变成寻租权。中国独董制度运行至今,有着太多需要总结、反思的地方。可喜的是,关于独董选聘,有关部门已经有了一些新的思路。然而,如何均衡激励与责任,真正激发独董高效、诚信履职?如何强化追责,防止独立董事变成内部董事,回归独董治理防火墙的角色定位?这些显然还需要曲折的摸索。 主持人: 本刊记者 陈捷

讨论嘉宾: 胡汝银|上海证券交易所首席经济学家、资本市场研究所所长 荘瑞豪|美国科尔尼公司全球合伙人、科尔尼大中华区总裁 高明华|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 钱卫清|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