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法德和解 《时寒冰说:欧债真相警示中国》 第3章 法德从对抗到和解 第



      欧洲统一的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罗马主教利奥一世(440~461年在位),但他追求的是宗教的统一。公元8世纪末,法兰克国王查理大帝做了统一的尝试,他打败各族的“野蛮人”之后,在欧洲联合思想的指导下,和利奥三世合作,建立了基督教的罗马帝国。公元16世纪的查理五世和公元17世纪的路易十四,以及法国大革命中的拿破仑皇帝,都曾力求建立一个统一的欧洲政权。

 武力结成的同盟,并没有因共同的文化、共同的文明和利益结盟来得牢固。诚如塞缪尔亨廷顿所说:“在冷战后的世界中,国家日益根据文明来确定自己的利益。它们同具有相似或共同文化的国家合作或结盟,并常常同具有不同文化的国家发生冲突。”14

 18世纪,“美利坚合众国”在美洲大陆诞生以后,欧洲统一的思想空前高涨。法国的孔斯当、比舍、勒南,意大利的焦贝蒂、卡塔奥、马志尼,德国的康德、希尔德布兰德,英国的潘恩、霍布森、洛里默等哲学家、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都通过他们的著作表达了一个共同美好的愿望──建立“欧罗巴合众国”,实现欧洲统一。15

 一盘散沙的状态,给欧洲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深重的灾难。国家间的竞争和由此带来的战争逻辑,最终把欧洲诸国推入深渊。1914~1945年,除了中立的瑞士以外,欧洲其他国家无一例外的结局是:经济都崩溃掉了。仅仅30多年的时间,欧洲就从世界主人沦落为一个需要外部给予食物与保障的弱者。欧洲势力只能退回本土,放弃了自己的殖民地和对外扩张,退回到自己的根基上去,就像那些海外移民又重新回到自己的故国那样。欧洲在战争中承受了巨大的痛苦,却给足了美国快速发展和崛起的空间。

 可以想见的是,如果欧洲不走向一体化,就走不出战争的轮回,所有积累的财富都有可能重新在战火中毁于一旦。

 时势造英雄,也造就了高屋建瓴的思想家。他就是奥地利的理查德尼古拉斯·库登霍夫-卡勒基伯爵,20世纪欧洲统一思想的先驱,或者欧洲统一思想的第一个倡导者。库登霍夫-卡勒基的父亲是一位具有荷兰人和希腊人血统的奥匈帝国外交官,母亲是日本人,所以,在他的思维中“很少有民族的概念”。

 1923年,库登霍夫-卡勒基出版了著作《泛欧洲》。他认为,为了争取持久和平,避免受到敌人威胁,只有两种有效选择:不是把敌人消灭,就是争取走化敌为友之路;或者选择通过调节的办法达到和平的目的,或者下决心把敌人消灭干净后达到和平的目的,必须二者择一。库登霍夫–卡勒基的结论是:要使欧洲摆脱战火,拯救欧洲的办法,就是要把从波兰到葡萄牙的所有欧洲国家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统一成一个联邦国家。该书在成为一种号召的同时,也起到了纲领性文件的作用。

 库登霍夫-卡勒基的著作,迅速被翻译成欧洲各主要语言流传开来。第二年即1924年,就已有许多人签名支持他,其中包括大名鼎鼎的爱因斯坦、弗洛伊德等全欧洲著名的科学家、思想家。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欧洲再次饱受战火蹂躏,许多人开始认识到在悲剧发生以前,库登霍夫-卡勒基就已经明确发出预言。16

 曾与库登霍夫-卡勒基交谈过的英国政治家丘吉尔,重新提出了欧洲统一的思想。他说:“在欧洲大路上不设立任何边界……在这辽阔的领域无论走到哪里,都会真实地感到‘我在这里很自由自在,我也是这个国家的一个公民。’让我们合到一块儿来吧。”17

 1946年9月19日,丘吉尔在苏黎世大学发表演讲时说:“如果我们要把欧洲从民穷财尽、彻底垮台的深渊中拯救出来,就必须对建立欧洲大家庭树立新的信心……我们必须创建一个类似欧洲合众国那样的联合组织。”

 但是,要把欧洲统一起来,必须由两个核心国家共同完成──法国和德国。库登霍夫-卡勒基早在1923年,就已把法德和解视为打开西欧统一大门的钥匙。这是真正的远见卓识。事实上,欧洲一体化与法德关系的发展始终联系在一起,或者说,欧洲一体化进程是建立在法德和解基础之上的。

 1948年,欧洲联合拥护者大会在海牙召开,人们各抒己见,表达建立欧洲联盟的愿望。1948年4月16日,欧洲经济合作组织成立,其任务虽然主要是分配美国援助,但欧洲人从此走上了合作之路。18

 真正开启一体化征程的,是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建立。

 天才库登霍夫-卡勒基在他推行泛欧运动的过程中,阐明了德法两国煤炭、钢铁生产合为一体,形成“泛欧冶金工业”,并实行统一关税。这一理论深深启发、影响了许多人。法国人让莫内设想了一套方案──迄今为止欧洲一体化进程中最基础的文件,随后提交给了当时的法国外交部长罗伯特舒曼,后来该文件以“舒曼计划”的名称载入史册。

 “舒曼计划”的内容,包括建立一个能统一管理煤矿、铁矿、矿渣和钢等冶金资源的欧洲跨国机构。统一开发煤钢生产,不仅能使法国得到它所需要的矿产资源,建立起更广泛的经济联系,达到推动战后受损经济发展的目的,而且还能推进政治领域的合作,从而避免出现某个国家对另一个国家构成军事威胁的现象。

 “舒曼计划”首先取得了原西德外交部长阿登纳的赞同,随后又赢得了比利时、荷兰、卢森堡、意大利四国的支持。

 1952年,欧洲煤钢共同体(ECSC)正式成立,开创了欧洲一体化的历史新纪元。它打破了只有在国族──国家政府间开展合作的传统做法,在经济领域中进行广泛的联合,通过创建一个超国家机构来管理各国的煤钢生产和销售,其最终目的是建立一个欧洲政治联邦,推动欧洲统一。煤钢共同体的主要机构除了有一个具有超国家性质的高级决策机构外,还有一个议会和法院。在短短的几年后,这套组织系统就成为欧洲共同体下属的相应机构了。19

 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成立为什么具有如此重大的意义呢?

 二战后法德和解 《时寒冰说:欧债真相警示中国》 第3章 法德从对抗到和解 第
 法国和德国将煤钢产业置于一个共同机构管理以后,就自然产生了汇率、税收、薪金等其他问题上的共同管理问题,也包括“政治外溢”,向欧共体委员会这样的超国家行为体和成员国内的利益集团这样的次国家行为体施加额外的政治压力,推动一体化进一步前进。一体化符合它们的利益,久而久之,一体化就会形成跨国结盟和共同解决问题的局面。

 新功能主义具有很强的“专家治国论”倾向,认为超国家机构和个人发挥了最为关键的作用:“在合作的开始阶段,技术官僚们达成共识,应当继续推进一体化,扩大一体化的范围,授予共同体机构更多的权力,鼓励各种社会团体行动,支持加大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涉力度。国际机构的建立,也使得权力集中到超国家机构官员手中,他们的‘企业家精神’促进了一体化进一步向前发展。”20

 欧洲煤钢共同体是库登霍夫–卡勒基泛欧洲思想的实践,它的现实意义,在于通过经济合作扼杀战争的火苗,为欧洲营造一个和平发展的环境。因为煤炭和钢铁是当时支撑战争的两个最重要的部门,将这两个部门置于一个超国家机构以后,就可以阻止法国和德国之间再次爆发战争,所以欧洲安全是欧洲煤钢共同体的主要目标,部门市场一体化仅仅是手段。例如,1952~1953年, 关于欧洲政治联盟和欧洲防务共同体的建议都被提交给了法国议会,并且几乎都被接受。1957年的《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包含了希望政治一体化的迹象,因为其前言宣称要力争实现“一个日益紧密的欧洲人民之间的联盟”。21

 然而,相关国家在自身利益与全局利益之间的痛苦取舍,让欧洲一体化的过程充满了曲折和坎坷。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56785.html

更多阅读

点评《时寒冰说:经济大棋局我们怎么办》

前两天竟然发现包里还有100块钱书票,可能时间太长了,实在想不出来哪儿来的,所幸还没有过期!昨天就去书店买了几本书。女儿挑了两本,一本《IQ水果蔬菜贴纸》10.80元,另一本《智慧涂色》8.80元。我也挑了两本,一本《时寒冰说:经济大棋局,我

声明:《二战后法德和解 《时寒冰说:欧债真相警示中国》 第3章 法德从对抗到和解 第》为网友活好自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