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减不减库存,考核KPI主导的只是责任范围,以结果为导向,但库存控制没有结果,只有后果。而安全存量管理则只是控制库存的一种手段,绝非利器。真正的利器在于以日常数据为导向的周转率和动销率。具体计算方式如下: 商品周转率=(月度售出商品的成本 / 月度平均库存总值)×100% 商品周转天数=360×周转率 商品周转次数=360/周转天数 商品动销率=动销品种数 /仓库总品种数×100% 商品周转率越高,商品给公司带来的利润就越高;商品的动销率越高,滞销产品就越少。一个关注商品价值变化,一个关注存放价值变化。 目前很多企业并不知道周转率代表商品的周转次数所带来的供应链效率,该效率决定资金流转的价值。100元的商品一年周转12次,价值就是1200元,周转4次,那么该商品的价值就只有400元;动销率代表商品的销售状态,该状态不是决定销售业绩,而是决定销售层面的价值。好卖的商品大家都能卖,把不好卖(滞销)的商品卖好才是销售人员价值所在。 当商品的周转天数达到30天周转一次,动销率在85%~90%之间,那么我们的供应链一定是健康的。反之商品存放的成本会越来越高,仓储面积需求会越来越大。 所以企业仓库有多少万平米其实对企业而言并没有任何值得放在嘴里炫耀的资本。真正值得炫耀的只有两个数据:周转天数和动销率在什么水平,其他一切皆为浮云而已。 尤其动销率不但对减不减库存至关重要,更体现供应链管制的水平。 但也别以为库存动销率越高越好。当我们的动销率高于90%时,意味着我们90%的商品都是畅销。但其实这却只是表面繁荣而已,紧接着问题就会出现:运营该主推哪些商品,该让哪些畅销商品更加畅销,该打造哪些商品为爆销款……最需要考量的,是你的供应链节奏行不行?
![时时彩平刷才是王道 周转率和动销率才是王道](http://img.413yy.cn/images/a/06020206/020610363699334915.jpeg)
因为在中国的制造环境和运输环境下,做到零库存和准时制JIT对大众企业而言,在未来10年都仅仅只是一个梦想而已。 同时也不能被动销率的百分比所迷惑,只看数据的表面,不透过表面找到问题的实质。商品的畅销、平销、滞销,有时绝对不仅仅是市场需求问题,也不仅仅是商品质量问题、过季问题、构造问题。有可能是销售策略,也有可能是销售推广力度问题等。这种误导案例数不胜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