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味的同学聚会 变味的汇源
汇源果汁向一家名不见经传的饮料公司开火了。 8月6日,北京汇源饮料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汇源果汁)发布公告称已经向法院提出诉讼,要求结束与云南香格里拉卡瓦格博饮用水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卡瓦格博)的合约。
此前,汇源果汁子公司汇源饮用水有限公司与卡瓦格博签订了商标使用授权协议。但卡瓦格博在支付了相关费用后,却得知对方没有履行协议。 8月9日,原本是这场纠葛了数月的加盟纠纷双方对簿公堂的日子,却突发变故,卡瓦格博方面提出管辖权异议,致使汇源纠纷案推迟。 就在当日下午,卡瓦格博董事长祝强对《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表示:“开庭时间还未确定。”汇源果汁公关部的相关人员也表示具体的开庭日期还在确定中。 这是四年来汇源果汁少见的曝光时刻。自2008年,可口可乐以24亿美元收购汇源果汁失败后,后者就一蹶不振。除2011年4月,汇源果汁发行1.5亿美元可转债券以充实运营资金的消息外,它几乎淡出了公众的视野。 其业绩表现也不乐观。2011年汇源果汁财报显示,其总营收38.26亿元,但是撇除政府补贴外,仅赚3690万元。更严重的是,仅四年时间,汇源果汁的市值已经蒸发掉了八成左右。 最令人意外的恐怕并非这场官司本身。延伸的思考是,这家在港交所上市的国内饮料企业在内部管理上是不是到了令人冒汗的程度? 对簿公堂 与汇源果汁相比,成立于2008年1月2日的卡瓦格博无疑是饮料行业的新兵。根据公开资料显示,该公司注册资本128.45万美元,属于外商独资企业,号称是中国目前为止唯一一家生产天然小分子弱碱性瓶装高端水的企业。2008年,其还在北京成立了北京卡瓦格博营销策划有限公司。 但据祝强介绍,该公司的产品在投产后并没有打开销售局面。 事情还得从去年7月说起。彼时,祝强认识了汇源饮用水有限公司总经理朱胜彪。朱胜彪将汇源商标授权给卡瓦格博使用,合同日期从2011年7月15日至2014年12月31日。按照协议,祝强于2011年8月15日通过招商银行个人网上银行向朱胜彪个人账号汇款200万元,同时汇给中间人王树平个人100万元。2011年8月31日,汇源饮用水公司给卡瓦格博开具了200万元的收款收据。 在祝强给记者的一份盖有“北京汇源饮用水有限公司”公章的《商标作用授权书》上也证实了上述内容。在双方《合作协议》上显示,甲乙双方分别为北京汇源饮用水有限公司和云南香格里拉卡瓦格博饮用水有限公司。 在协议签订后,卡瓦格博开始引进设备筹备生产——汇源六分子水。 但到了今年,情况却急转直下。据祝强介绍,今年3月初,汇源六分子水在天津开始批量生产。其间,刚好汇源果汁召开全国销售年会,祝强想让汇源果汁内部人员了解一下他的新产品,但是却遭到了朱胜彪的拒绝。 祝强找到了汇源果汁的执行总裁周红卫,但周红卫告诉他,汇源从来没有授权给朱胜彪生产瓶装水,只是让他生产桶装水,并说会向董事长汇报这件事。随后,汇源果汁发布了对外澄清公告。公告显示:尽管合作协议列明双方共同发展汇源品牌的饮用水业务,但并未就任何汇源商标的特许使用权达成协议。同时,云南卡瓦格博并未按合作协议履行若干付款责任,因此,汇源饮用水有权终止协议而无须对云南卡瓦格博做出任何赔偿。根据法律顾问的意见,汇源饮用水因云南卡瓦格博违反合约而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要求终止合作协议。诉讼目前仍在审理中。董事会认为,诉讼结果不会对集团的财务及经营状况造成重大影响。 显然这让祝强十分不满。他认为,《合作协议》中并没有约定获得使用汇源品牌需要汇源果汁授权。汇源饮用水公司只是汇源果汁旗下生产桶装水的一个子公司,并不是汇源商标的所有人,却以授权生产的方式收费,涉嫌商标授权欺诈。 截至发稿前,案件仍没有最新进展。 管理问题 即便如此,这个案件关键点还是比较清晰的。祝强表示之所以和朱胜彪签订合同,就是因为对方曾明确表示,朱胜彪是汇源大老板朱新礼的侄子,“搞得定”。 曾有媒体报道,汇源果汁董事长朱新礼在通过资本市场做大后,并没有给创业者和职业经理人留出空间,而是让数量众多的亲戚直接介入到管理层。长时间以来,朱新礼的儿女、兄弟、女婿等亲属均在汇源出任要职。朱新礼的女儿朱圣琴多年主管汇源的广告业务、现任汇源果汁副总裁,女婿高勇曾是汇源果汁副总裁,胞弟朱新德曾是汇源果汁总经理。 这样的管理结构并没有给汇源果汁带来什么好运。 1994年朱新礼将水果罐头厂总部搬至北京市顺义县,创建北京汇源果汁饮料有限公司。此时国内的果汁产业几乎一片空片,在这广阔的天地中,汇源飞速成长。 2000年汇源以23%的市场份额高居果汁产业榜首,这引起了新疆德隆系的注意。2001年3月,双方组建“北京汇源”。德隆的到来将汇源带入疯狂扩张的时期。两年间,汇源先后引进11条PET生产线,每条斥资约1.5亿元,而当时国内PET生产线(包括汇源)一共仅有14条。 2007年2月,汇源果汁成功登陆香港联交所,首日其股票大涨66%。2008年9月,汇源果汁宣布与可口可乐达成并购协议,汇源的出售总价高达196亿港元,而朱新礼个人将获得74亿港元。 收购最后被中国商务部根据反垄断法叫停,这给了朱新礼重重一击。此时的汇源已经开始露出下滑苗头。根据2008年报显示,汇源当年总收入为28.197亿元,同比增长6.2%,净利润为8890万元,同比猛降86.1%。而2009年半年报也显示,汇源只实现销售收入8.79亿元,同比下降32.0%;净利润仅为6674.4万元,同比下降81.8%。 而收购失败的可口可乐并没有放弃进入中国的果汁行业,反而加速战略扩张,如今在国内的果汁市场,双方的市场份额已经相差无几。 收购失败的后遗症仍在继续,2010年上半年汇源净利润亏损7224.7万元,是该公司上市以来的首次亏损。随后汇源销售代表减员大约4000人,裁员幅度约为30%。这也是汇源果汁5年来半年报首次出现亏损,而在刚过去的2011年,汇源果汁的利润仅有可怜的3690万元。 朱新礼和他的汇源果汁还能找回到过去的节奏吗?真正的困难或许在于,其一直无法摆脱自己高浓度果汁饮料商的身份,也没有一款真正能够冲击市场的独门利器产品。目前汇源果汁在消费覆盖面更广的低浓度果汁方面行业排名已经由第四下滑至第六,而原有的支柱产品中高浓度果汁市场已经基本饱和。 更大的隐忧还是在于,汇源果汁迟迟未能解决的管理问题。这次与卡瓦格博的官司已让汇源果汁的红灯再次亮起。接下来,就看怎么做了。
更多阅读
数字营销的战略转变 营销战略脱靶的汇源
汇源曾一度风光无两。 1992年创立,2000年便以23%的市场份额雄踞果汁产业榜首,2001年与德隆组建北京汇源,之后顺利地从德隆困局中脱身,2007年登陆香港联交所,汇源的明天似乎一直很美好,直到那起与可口可乐之间著名的并购案被驳回。
朱新礼 汇源 “出卖”汇源后再看朱新礼的五张脸(二)
“现在的汇源,已经没有职业经理人脱颖而出的机会和平台了,汇源是‘朱氏家族’上演独角戏的舞台,职业经理人都是跑龙套的。”汇源集团一位前任高管如是说。 多年以来,朱新礼忙于资本运作,无暇顾及公司治理,而当意识到家族式管理的危害时,
朱新礼 天津大学 “出卖”汇源后再看朱新礼的五张脸(一)
9月9日,刚刚雨后的北京顺义区北小营镇,经历了一轮全国性风暴中心的汇源总部,有些略显平静。在接待过几拨记者之后,又恢复了往日的常态,在车水马龙的喧闹中,细心的人会发现路边的树叶已经开始斑驳泛黄。 汇源集团新闻发言人曲冰对本刊记
吴育强:用五个月完成汇源八年的上市梦想
用五个月的时间完成汇源八年的上市梦想,北京汇源饮料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汇源)副总裁兼CFO吴育强成就了果汁行业中的空前案例。 2007年2月23日,在香港联交所开市仪式上,汇源管理层拿出自己的产品举杯相庆,汇源董事长朱新礼更是
待字闺中全文阅读 待字闺中的汇源
对汇源来说,相比于产业链上价值的萃取,资本市场亦是其炼造功力的又一重要而现实的场所 文/子昱 出售被否后,朱新礼正致力于再造汇源,一改在等待出售的6个月里加大上游基地投资,销售上处于守势的策略,实施进攻。从收购9家分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