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迷局 电视剧 透视收视幻象背后之迷局



     有人说,电视剧、新闻和综艺类节目是拉动电视收视的三驾马车。但在经历过一轮又一轮的“限令”洗礼后,却使整个电视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以往被人们津津乐道的电视剧,如今许多人是通过网络就可以随时随地收看、收藏,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电视不再是收看电视剧的首选了。而综艺节目也随着一系列的“限令”逐渐化为非主流,剩下新闻节目独自支撑电视的收视率已经显得“力不从心”。由此,引发出“未来的电视产业格局将发生怎样变化”这一命题。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播出,收获好评一片,无论是收视率还是网络的点击率都在步步攀升,甚至是淘宝网上的卖家(专卖这些食材)都成了赢家。相反,有的以娱乐节目和电视剧为支撑的电视台由曾经的名列前茅,变成如今收视节节下滑,境况不容乐观。于是,有人认为纪录片将从“冷”变“热”,电视剧则从“热”变“冷”。电视的产业格局将发生巨大变动。然而,作为专业的媒体人,我们依然要站在客观的角度来评判这一现象。

  透视背后之本质

  央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一枝独秀,让人们似乎看到了收视的希望,而央视纪录频道的市场份额或许由此在上升,但透过这些纷繁的表象,我们能看出什么呢?

  我们知道,纪录片的评判并不是单一以收视率作为标准的,而是以影响力作为评价的标准。用央视纪录频道自己的话说,央视纪录频道是以“高端的媒体属性、高质的频道受众、高度的传播覆盖”成为品牌传播的平台。中央电视台开办纪录频道是央视走向“国际大台”“世界媒体”的重要标志,更是用纪录片创新电视外宣传模式的一次突破。因此,我们清楚地看到,影响力、传播力、品牌效应才是纪录片的追求所在。一部纪录片即使收视率不太高,也不表明其受欢迎程度不高。因为纪录片的特性导致它与其他节目类型的评价标准不可能一致,观众构成中,纪录片是以高端、高知人群为主。

  电视节目类型的历史转换是一种常态。电视节目的几种类型,此消彼长、此盛彼衰是电视这一娱乐方式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没有哪一种节目形态会是“常胜将军”。因此,不必惊呼哪种节目类型要取代另一种,也不必一窝蜂去做同一种节目类型。纪录片作为传统节目类型的一种,从未火爆过,也从未消失过,它只是众多节目类型的一种存在形式。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为何火爆?现在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能够吸引大批观众,与节目的选题和新颖的表现手法密不可分。以往的纪录片更多地采用深沉的调子,说服教育人的模式呈现在观众面前,而《舌尖上的中国》则另辟蹊径,真实展现各地特色美食,  并加入当地的人文、情感元素,使得整部片子不仅具有推介美食的功能,更有唤起游子思乡情的感召力。法国“纪录片之光”纪录片节主席伊夫. 让诺认为,纪录片的核心在于两方面,一个是真实,纪录片的内容首先是真实的。往往为了拍摄一部片子,追踪人物和事件要3年甚至5年以上。第二是抓住故事,叙述方式与故事一样重要。纪录片研讨专家孙剑英说得好,一定要带着人性的关怀去做纪录片,只要你把你的真情实感表达出来,你就成功了, 这就是纪录片的灵魂。

  一个成功的案例,有很多的因素,有偶然也有必然在里面。《舌尖上的中国》真实地展现中国各地美食,小到一个辣椒,大到一盘菜,没有造作,为了拍摄到人物的真实情感流露,要一直跟拍很久,随时抓拍到精彩瞬间。因此,单一地将一部纪录片的火爆归结为纪录片本身获胜,未免过于偏颇。当然,这或许是一个信号,以此告诉电视媒体人,哪些东西能够吸引观众,并且比较容易获得关注和认同。然而,不能就此推断出纪录片“热”了,其他节目“冷”了,甚至被取代了。笔者认为这是两个概念。

 生死迷局 电视剧 透视收视幻象背后之迷局
  电视产业格局变化不大

  前面说到,拉动电视收视的三驾马车是否还能继续跑下去。笔者认为,总体来看,这三驾马车还是要继续作为主力跑下去。只是有的节目形式会发生一些改变或者调整。比如电视剧方面,未来的发展是自制剧独播剧为主,有实力的电视台会选择自己投资或者合资来拍摄电视剧。当然还可以同其他几个实力相当的电视台合力购买或者投资拍摄电视剧,以降低市场风险。这些都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

  面对网络挤压,电视收视市场压力很大。传播方式发生着革命性变化,收视时间的碎片化,多屏媒体竞争的复杂化,都使得电视收视市场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但并不表明电视媒体就此走向衰退,电视的受众依然客观存在,可能某些收视时间或者某些人群被新媒体挤走,但是还是会有一部分固定的人群、选择合适的时间来观看电视节目。电视媒体必须重新审视自我,抓住契机,完成转型。应该说,电视媒体的生存策略在于拿什么以及怎么样和网络争,和网络拼。

  1. 政策性变化对电视媒体的影响具有决定性意义。各种针对电视媒体的法律、法规、政策调整等等,都会对电视媒体产生一系列蝴蝶效应,甚至有的节目形式被淘汰、转型等。而网络的自由度相对较为宽松,在电视上或许不适合的,在网络上可能大火一把。所以,各种政策的合力,对电视收视的变化,对电视节目类型的导向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少电视台为了应对各种政策和法令,不得不放弃自己的强项,挖掘其他市场需求。比如“限娱令“一出台,许多以此为支柱的电视台就要重新调整节目方向,即使前面投入很大都必须做出重大改变。所以,这些客观的因素,是电视台无法回避也是必须面对的问题。

  2. 电视媒体的未来发展是内容为王。在未来的电视产业格局中,电视媒体在与新媒体的竞争中,不能仅仅是播出者的角色,而是以制作节目为主。电视媒体拥有专业的团队和一流的制作设备,几十年的专业积累和行业信誉,都是其他新媒体所不能比拟的。正如CSM郑维东所言,如何成为新传媒产业链中更具主导优势的内容生产者,这是电视人的战略升级,也是无可回避的命运挑战。没错,电视人必须以电视内容为王才能在未来的媒体大战中站稳脚跟。

  3. 新闻节目依然是差异竞争的良药。电视媒体拥有自己的收视人群,但就目前来看,受众年龄呈两极化,或者年龄偏小的或者年龄偏大的,而中间年龄段的人群由于选择多屏媒介范围更广,对电视的依存度不高,所以电视媒体想立于不败,主打拳必须是新闻节目。

  对于省级地面频道以及地市级电视台来说,打好本土化这一“王牌”是重点中的重点。本土化新闻也是打好收视率大战的秘密武器。而对于省级卫视来说,除了本省新闻,还应该做有一定深度的新闻评论类和新闻调查类节目,这是电视台区别和战胜网络媒体的最好办法。我们知道,现在网络的很多新闻类节目是拿电视的直接播出的,从这个角度来说,电视台在未来与网络竞争中,要抓紧新闻节目来打这场争夺战。

  4. 体育节目的独家转播权争夺。

  如果说新闻类节目是综合频道的制胜法宝,那么体育节目则是专业体育频道的心脏。我们发现,有重大赛事时的收视率和平时差别会很大,独家转播和非独家转播的差别更大。电视台的体育节目独家转播权重要性不言而喻,与新媒体争夺独家转播权成为未来电视台争夺观众的关键所在。

  收视幻象,一变再变,但真相却只有一个,那就是,电视节目类型的此消彼长、此盛彼衰只是电视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表现,发展过程的循环。电视产业如果想在未来的媒体大战中站稳脚跟,就必须厘清主客观因素,打好“内容为王”战役,以此立于不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56277.html

更多阅读

生死谍恋 生死谍恋 电视剧

爱情是生活的调味剂,它总会为我们的枯燥生活平添几分色彩。自己很爱看谍战悬疑剧,在那动荡的战乱年代,人们都在为生存而绞尽脑汁,活下来是人们最大的幸运。但是无论是在什么样的年代,爱情永不会因为战争而消失。还记得印象最深刻的是《生

惊心动魄的生死暗战 生死暗战电视剧全集

——读沉石的长篇小说《谍杀》汪守德我国战争题材的文学创作,在追求作品思想艺术质量的同时,始终注重和强调在题材上的拓展。读到沉石的这部长篇小说,我便为之感到十分的惊异。敌我双方围绕谋杀或保卫八路军总部首长所进行的战,似乎是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岂因祸福避趋汁

【原创】HUA相见1842年(大清)一代抵外名臣,我国近代的第一位民族英雄林则徐作过一首七律诗,其中有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名句大意说的是:“只要对国家有利,即使牺牲自己生命也心甘情愿,绝不会因为自己可能受到祸害而躲开

评电视剧《温柔的背后》之路维中和宁远 宁远中和黑社会图片

作者:米立D电视剧《温柔的背后》第三个故事是有关叶景天和安琪的,叶的爱情背离正常思维偏执而莫名其妙,安是一个思想和肉体都混乱的女孩儿,这两个人物的普遍性和真实性都较低,所以不去评说。第四个故事讲路维中和宁远的,故事真实而惨痛评

声明:《生死迷局 电视剧 透视收视幻象背后之迷局》为网友三年约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